李桂明等
摘 要:有多種中獸藥口服液已被收錄進《中國獸藥典》,而且近年來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其一般要求藥液澄清無沉淀。但由于中藥組方多樣,工藝復雜,在生產、放置、運輸過程中均可能產生沉淀。從產生因素分析,一是原材料本身的因素,包括藥材的質量控制、藥材的運輸和藥物自身原因;二是理化因素,包括微粒的自然沉降、藥液溶解度的影響與化學反應的發(fā)生;三是微生物因素,原材料控制、設備清潔、人工操作均可能造成藥液污染。針對不同因素現(xiàn)在均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但是在去除沉淀的過程中是否保持了有效成分尚值得探究。
關鍵詞:中獸藥;口服液;沉淀
中草藥是傳統(tǒng)中醫(yī)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現(xiàn)代醫(yī)學體系中,利用天然提取物殺滅細菌,可避免濫用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問題;同時,利用其多效性在對抗病毒方面也取得一定進展,可彌補病毒變異時疫苗的束手無策。而中草藥湯劑因其穩(wěn)定性好、服用方便、有效成分集中,成為中醫(yī)最常用的方法。在獸藥方面,有多種口服液已被收錄進《中國獸藥典》,而且近年來已經成為研究熱點。但傳統(tǒng)中草藥有效成分提取均存在產品雜質多、易造成有效成分破壞等缺點,不能滿足中藥GMP 的要求[1]。盡管可以通過過濾和自然沉降來去除沉淀物,但是效果均不盡如意。西安一家公司已經將“關于去除天然植物提取液中絮狀沉淀的技術”作為生物領域的難題進行招標,但是仍然沒有解決的跡象。本文旨在分析中藥湯劑沉淀物的產生原因,結合現(xiàn)有技術對沉淀物的去除進行探討。
1 原材料因素及應對措施
1.1 藥材的質量控制 在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購買原材料時經常遭遇假貨,例如將金銀花、草紅花外表用淡蜜水淋濕, 拌以細砂, 滑石粉增重;通草摻假加入明礬、加重粉(硫酸鎂),與原材料一起賣至70元/kg。一方面給制藥企業(yè)造成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也造成成品沉淀增加,影響藥劑質量,所以正規(guī)的GMP企業(yè)必須按照相關規(guī)定檢驗原材料。
1.2 藥材的運輸環(huán)節(jié) 中藥材一般為根、莖、葉等干燥物質,包裝運輸時一般采取不同規(guī)格的編織袋,所以難以避免相互碰撞產生藥渣, 煎煮后可形成藥渣沉淀物。針對此種問題,一方面包裝材料最好選用集裝箱、塑料筐等定型物,以防止各袋之間的擠壓;另一方面在使用時提前篩選,在經濟可行的前提下廢棄使用粉末狀原材料。
1.3 藥材自身的原因 有些藥物需要使用其根部或地下果實用藥,而其生長環(huán)境又為壤土、粘土或沙土等特定土壤環(huán)境,導致原材料的灰塵、雜質及細小顆粒過多,凈化程度不夠。所以需要在煎煮前進行粗加工,用冷水迅速沖洗原材料,盡量避免帶來的后續(xù)加工問題。
2 理化因素及應對措施
2.1 藥液中微粒的自然沉降 中藥提取過程所用的溶媒多為水,且中藥成分極復雜,所以中藥材煎液易產生沉淀。湯劑從實質上來講,是溶液、膠體、混懸液和乳濁液的混合液。而膠體和混懸液靜置時都存在著粒子的沉降和聚結,乳濁液在條件改變時則容易發(fā)生乳析和破裂。同時,由于膠體、混懸液和乳濁液這些粒子各自所帶的電荷不同,也會相互吸引,靜置后導致大量沉淀析出[2]。這樣,我們就要加入一定量的電解質,破壞膠體的形成。
2.2 溶解度的影響 溫度對溶解度影響大,一般藥物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度變大,當溫度變化時,溶解度就會變化,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沉淀。此時要加入助溶劑來提高藥物的溶解度,助溶劑可與難溶性藥物形成絡和物、復合物、可溶性鹽。常用的助溶劑包括:①有機酸及其鹽類:苯甲酸、苯甲酸鈉、水楊酸、水楊酸鈉、對氨基苯甲酸等,如咖啡因與助溶劑苯甲酸鈉形成苯甲酸鈉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1.2;②酰胺類:烏拉坦、尿素、煙酰胺、乙酰胺等,如茶堿與助溶劑形成氨茶堿,溶解度由1:120增大到1:5。
2.3 發(fā)生化學反應 一種是部分藥物遇光自身發(fā)生分解反應,因為藥品的有效成分對光敏感,在可見光或紫外線下易降解,從而產生沉淀。針對此種因素要求藥品避光保存,長期使用時也避免光線照射;另一種是接觸空氣后反應,最常見的是縮合反應。比如鞣質類成分和空氣接觸后,在酶的作用下容易氧化、脫水、縮合為暗棕紅色或紅棕色的鞣紅而形成沉淀。因此在生產、保存此類藥物時,要避免與空氣接觸,還要殺滅酶活性保護有效成分。
3 微生物因素及應對措施
微生物污染的途徑可能產生在生產的各個途徑,比如藥液管道清洗不干凈、車間消毒時間不足導致空氣微生物沉降、操作器械受到微生物污染等。盡管有嚴格的GMP要求,但是仍然可能在某些環(huán)節(jié)造成此種污染,此時部分有效成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發(fā)生腐敗變質,導致藥物發(fā)生沉淀。
針對以上情況,可以在實際生產中加入適量的防腐劑,如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雙乙酸鈉等。而對于有特殊要求的藥物,可以選擇微生物絮凝劑( microbial flocculant)[3],簡稱MBF,是由微生物產生,可使水體中的懸浮顆粒、菌體細胞及膠體粒子凝聚、沉淀的一類次生代謝產物,主要含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質、纖維素和 DNA等物質,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無毒、無二次污染的水處理劑[4]。
4 結語
中藥口服液成分相當復雜,既含有完全溶解的強極性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化合物,又含有大量極性較小、難溶于水或不溶于水靠助溶或增溶的親脂性化合物,同時還含有大量分子團、微粒等[5]。其中有些藥物成分經水解、氧化、聚合等化學作用,逐漸變成不溶物析出;還有膠態(tài)成分或混懸微粒,經凝聚后也能產生較多的沉淀。盡管可以通過過濾等物理方法去除沉淀,但是沉淀物種是否損失了有效成分,導致藥效減弱;也可以通過化學反應方法或添加某些物質將沉淀物改變?yōu)橐簯B(tài),但是發(fā)生了反應的口服液是否維持原有配方的效用同樣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 程茂高,趙玉叢,王長林.現(xiàn)代分離技術在中草藥有效成分分離中的應用[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7,2:20-22.
[2] 王社利,安秀群.湯劑藥液中沉淀物的形成原因初探[J].中國藥師,2005.8(9):800-801.
[3] 樊艷春,林波.微生物絮凝劑絮凝機理研究進展[J]. 江西化工,2006,( 3): 1-4.
[4] 王蘭,唐靜,趙璇.微生物絮凝劑絮凝機理的研究方法[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5(3):482-488.
[5] 金國泰,李博,代龍.改善中藥口服液澄清度工藝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2 :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