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花
【摘 要】
寫作是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中重要的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之一,同時,它也是學生較難掌握的技能。歷年中考學生在書面表達這一塊的失分較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水平不高,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較差,從而影響英語成績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進行了多年的分析和總結,努力尋求適合初中生提高書面表達的方法和對策,從而為順利推進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支架 英語 寫作
支架(Scaffold)原指建筑行業(yè)中的腳手架。支架式教學是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基礎的一種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介于當前學生發(fā)展水平和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區(qū)域叫最近發(fā)展區(qū),支架就是學生試圖解決超過他們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教師所給與的支持和指導。支架式教學理論強調的是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架和學習支持,促使學生的認知能力沿著支架自由攀升,從而使學生掌握、建構、內化那些能使其從事更高認知活動的技能。近幾年筆者就根據(jù)支架理論不斷優(yōu)化寫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從而取得了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英語成績突飛猛進。以下是本文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一、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yǎng)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作文存在一種畏難情緒,這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克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樂于寫作。由于寫作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充分的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用英語遣詞造句、熟練掌握拼寫、標點等寫作基本功,而且還需要具備能以英語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合乎邏輯地表達思想的能力。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如何獲得這些知識和能力,為他們的寫作做好鋪墊和準備,激發(fā)潛在學習動力。首先,要求學生要積累詞匯、短語,收集優(yōu)美句子,背誦佳句名篇,培養(yǎng)語感。其次,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積極參加各類英語活動。例如“English Corner”“Buddy Club”等興趣小組,培養(yǎng)英語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要求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積累促進自己的寫作。眾所周知,閱讀是吸收,是積累;寫作是抒發(fā),是表達。只有經過長期地、持之以恒地積累才能有所收獲。所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由、主動、獨立地閱讀自己喜歡的中西方優(yōu)秀作品,而非被動地、被迫地、完成任務似的閱讀,這樣的閱讀過程便會成為充滿活力的生命過程。最后,開展英語寫作比賽。將優(yōu)秀佳作在班級宣傳園地和學校櫥窗進行展示和表揚,造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為學生搭建各類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產生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識的快樂,激發(fā)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潛能,培養(yǎng)寫作興趣。
二、重視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提高寫作水平
在中考閱卷中,閱卷教師通常對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緊扣主題、條理清楚、語言通順、過渡自然、長度適中的文章給予高分,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書面表達取得高分,教師就要在平時的寫作教學過程中重視寫作方法的指導與訓練,逐漸提高寫作水平。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常見的幾種文體和格式,討論主題,梳理要點,制定提綱,要有段落意識,分析寫作特點。其次,指導學生運用短語詞匯和常見的句式寫出符合英語語法和習慣的句子,平時要加強對五種簡單句的訓練,然后才對并列句、復合句進行適當訓練,使學生能夠應用銜接詞自然銜接上下文,提升文章的層次。最后,指導學生學會自我檢改,并幫助學生明確修改內容,例如:注意時態(tài)、句子結構、短語搭配、人稱和數(shù)的一致、單詞拼寫以及上下文邏輯等,同時要求學生定稿后要認真謄寫,書寫規(guī)范,并保持卷面整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寫作方法提出了具體的內容,學生在這個支架引導下既了解了文章的基本框架也明白了寫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為即將落筆提供了理論支撐,學生按照這些步驟為基本點便能順利完成英語寫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在寫作教學中建立多元化評價,激發(fā)寫作熱情
在寫作教學中建立多元化評價不僅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策略,而且
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寫作評價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客觀科學地指導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全面合理評價”的“生本”教學思想。這種“生本思想”的宗旨在于要改變傳統(tǒng)的行文教學評價方法,對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評價策略、評價做法進行改革,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差異,針對學生行文的發(fā)展進程,采用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掌握評價的主動權,從真正意義上關注學生發(fā)展,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開展多元化評價,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呢?具體有以下幾點做法:首先,開展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互評活動。學生互評改變了以前“學生寫教師改”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不足,取長補短,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寫作過程,調動其學習自主性與合作性,提高寫作水平,學生互評依賴于教師提供的評價標準和學生自己參與制定的評分細則,學生可以通過了解評分規(guī)則,更好地理解評價結果,并運用評價結果來改善自己的學習。在互評過程中評分標準就為學生搭建了工具支架,在這個工具幫助下,學生帶著挑剔的眼光互相挑毛病,帶著欣賞的眼光互相肯定,帶著責任感互相幫忙,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學生通過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其次,通過激勵性評語與學生交流溝通。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運用他們易理解、樂接受的語言寫出恰當?shù)脑u語,教師可用贊美之語肯定學生的長處,激發(fā)他們不斷前進的熱情,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學生的不足,力求突出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正確的寫作方向,激發(fā)其寫作熱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青少年好好學習的愿望?!薄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
初中學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力度,一系列支架的搭建能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寫作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技巧,通過尊重個性差異激發(fā)寫作熱情,提高寫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鄭士強.支架理論在指導英語寫作同伴互評中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08)
【2】候立新.激勵性評語在中學作文教學中的實施【J】.教育科學,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