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2個賽季,休斯敦火箭隊總共任命過四任主教練——從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到杰夫·范·甘迪,再到阿德爾曼——無一不是執(zhí)教經驗豐富,擁有完整戰(zhàn)術體系的準大師級人物。而在莫雷出任球隊的總經理后,火箭隊成為了一支擅長從數據分析中做文章的整體型球隊,但他們的前任主帥阿德爾曼和他的繼任者凱文·麥克海爾都不擅長此道。莫雷挑選這兩位主帥、尤其是執(zhí)教經驗并不算豐富的麥克海爾,其用意到底為何?
一位經驗不算豐富,卻很稱職的主教練
凱文·麥克海爾1994年在凱爾特人隊退役后,并沒有讓自己的生活遠離籃球。1995年,他成為了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電視評論員,同時還擔任球隊的特別助理及籃球運營總監(jiān)。他在森林狼干得兢兢業(yè)業(yè),直到2004-05賽季,因為球隊戰(zhàn)績不佳,當時的主教練菲利普·桑德斯被迫下課,麥克海爾臨危授命,出任了球隊的臨時主教練。
那是他的第一次主教練經歷,他帶領球隊打完了那個賽季剩下的比賽,帶隊期間取得了19勝12負的優(yōu)秀戰(zhàn)績,可球隊最終的戰(zhàn)績是44勝38負,遺憾地排在西部第九,未能打進當年的季后賽。麥克海爾隨即辭去主教練的職務,重新回歸管理層。在接受美國體育畫報的訪問時,他公開表示自己不會長期擔任某一支球隊的主教練,除非是在情況緊急的時候“友情出演”??稍谒麚闻R時主帥的短暫時光中,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執(zhí)教球隊的能力,作為奧爾巴赫一手培養(yǎng)的“凱爾特人體系”中的一員,他的人脈非常廣,而且十分善于處理與球員的關系。曾令很多教練感到頭痛的“瘋狗”馬克·馬德森就對麥克海爾俯首帖耳,他曾說:“麥克海爾是我所遇到過的主教練中,最善于與球員交流、激發(fā)球員斗志的一位,我覺得他是最好的教練。”
而當他在2008-09賽季初再度頂替惠特曼出任森林狼主帥時,他的球隊中已經沒有了加內特,取而代之的是凱文·勒夫這樣的年輕人。那個賽季他沒能上演神奇,25勝58負的戰(zhàn)績讓他遭到了球隊的解雇。但麥克海爾依然留在明尼蘇達,因為這里是他的榮耀之地——他曾經當選過明尼蘇達的“高中籃球先生”。
雖然戰(zhàn)績不佳,但當時森林狼隊的球員們都認定了麥克海爾就是那個能幫助球隊取得進步的主教練,他嚴肅認真、而又樂于傾聽,接受球員們的建議,他的下課讓讓當時的森林狼球員們感到十分不解,艾爾杰弗森和凱文勒夫甚至公開表示“這是個糟糕的選擇”。
但這位球員口中的好教練從此后再也沒有得到過任何球隊的青睞,而一直在管理層中發(fā)揮作用,直到三年前,休斯敦火箭隊才在麥克海爾與他的兩位前同事——菲利普·桑德斯和德文-凱西中,選擇了呼聲最低的麥克海爾在新賽季出任球隊的主教練。
那么,火箭隊到底需要麥克海爾的哪些特質?或者說,麥克海爾能給火箭隊帶來怎樣的改變?
首先,麥克海爾上任后并沒有像阿德爾曼或范·甘迪那樣固執(zhí),他給了火箭隊的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塔比特、帕特里克帕特森和喬丹希爾得到了更多的提點和出場時間,這對于有潛力卻始終得不到穩(wěn)定出場時間的年輕人來說,是個不錯的激勵。而且他的內線經驗將幫助火箭隊確定原本雜亂無章的進攻節(jié)奏,更加果斷地將球交到內線,利用斯科拉的內線進攻能力做文章,再配合外線的馬丁及康特尼李,打出一套新的“inside-out”戰(zhàn)術。最重要的是,麥克海爾的人際關系網對于善于“花小錢辦大事”的奠雷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莫雷的手腕和眼光一向是聯盟總經理中的翹楚,而他現在以詹姆斯·哈登和德懷特·霍華德為核心的發(fā)展策略也終于在一個賽季之后得到了體現。麥克海爾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霍華德的斗志,讓他不再在球場上抱著一份“玩”的態(tài)度,而哈登不欲居人下的野心則成了火箭最好的推動力。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也就不奇隆火箭隊會給麥克海爾一份四年的教練合同了,他的到來彌補了球隊的弱項進攻,也延續(xù)了球隊的強項防守,還可以幫助火箭打造長遠的未來,這一次,莫雷的算盤看上去又打對了。
一位經驗豐富、榮譽等身的球員
麥克海爾來到火箭,其實還有一個隱性的優(yōu)勢,那就是他的個人魅力。
當球員時,麥克海爾看似一直在拉里·伯德的名聲下打球.但實際上,他才是那支凱爾特人隊中對籃球理解最深刻的人。1980年的選秀大會開始前,奧爾巴赫就看中了在高中就是全美籃球明星的麥克海爾,他通過那筆著名的“王朝交易”用一個狀元簽和一個首輪非樂透簽,從勇士隊換來了羅伯特·帕里什和那一年的榜眼簽,最終在首輪第三位選中了麥克海爾,打造了80年代最著名的“王朝三角”。
四肢頎長的麥克海爾擁有一副“專為打籃球而生的好身材”。胡比·布朗說他“無法阻擋”,從高中起他就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總喜歡用身體上的優(yōu)勢背筐強打對手,但他當時的教練加里卻強迫他脫離這種單調的打法,讓他嘗試多種進攻方式,加深對比賽的理解。而剛加入凱爾特人時,他也被當做球隊的第六人來使用,在那個年代中,把一位攻擊能力超強的球員藏在板凳上,等到雙方陣容輪轉時再將其派上場給予對手致命打擊,這是種常見的做法,只是沒有一個人比麥克海爾做得更好。
麥克海爾在1984年和1985年兩次獲得“最佳第六人獎”,是NBA歷史上第一位蟬聯該獎項的球員。在1985-86賽季開賽之前凱爾特人將塞德里克·馬克斯維爾交易到了洛杉磯快船.麥克海爾正式成為球隊的首發(fā)大前鋒。而他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季后賽場均24.9分的表現幫助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奪得了又一次NBA總冠軍。在總決賽中,他們對陣休斯敦火箭隊,麥克海爾和帕里什在決賽中同休斯敦的雙塔哈基姆·奧拉朱旺和拉爾夫·桑普森打得不分伯仲,幫助波士頓在第六場獲得了勝利。
在他技術的巔峰期,麥克海爾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籃下移動為特色的低位進攻手段——這在NBA是前所未見的。麥克海爾具有一整套的進攻手段:帶球后轉身過人的夢幻腳步、頭肩部假動作、幅度較大的投籃假動作、小勾手、后仰投籃……這足以挫敗最好的防守隊員。任何不把麥克海爾當回事兒的家伙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他沒有固定的得分點.既可以從籃筐兩側投籃得分.也能在底線轉身擺脫對手,殺入籃下得分。
1994年退役時,麥克海爾獲得了三次NBA總冠軍,入選七次全明星陣容,并在1996年入選NBA50大巨星,1999年入選名人堂。
在凱爾特人的輝煌經歷是麥克海爾一生的成就所在,而當時他的那批隊友都成為了現在NBA中的管理中堅力量,他們也十分看好麥克海爾在火箭隊的執(zhí)教前景。丹尼·安吉和拉里·伯德就公開表示,“凱文對籃球的理解肯定在任何人之上,他將在休斯敦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但愿麥克海爾能在場內場外都發(fā)揮自己的力量,讓我們能見到一個激情重現的休斯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