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這次沒有笑,他嚼著口香糖,帶著耳機,瞇著眼睛對更衣室外震耳欲聾的聲音充耳不聞。他的隊友也都同樣沉默,沒有任何大賽前的激動?;钊鹘叹毑榭恕ご骼╟huck Daly)走進更衣室,問道:“小伙子,準備好手指戴戒指了嗎?”托馬斯站起來,回答:“我想,一切都該結束了?!铏C可以省下去底特律的機票了?!彪S后,活塞的球員們離開更衣室沖進開拓者的球館。
這個場景發(fā)生在1990年6月14日,NBA總決賽第五場前,地點是波特蘭。前四戰(zhàn)活塞3-1領先,但局面并不像他們預期的那樣簡單,即使活塞46-42領先結束上半場,但波特蘭人的防守讓他們的前11次投籃僅僅命中4次,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果然,下半場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主宰了比賽,他的隊友達克沃斯(Kevin Duckworth)和特里·波特(TerryPorter)也分別貢獻了21分。第四節(jié)開始后的兩分鐘,背水一戰(zhàn)的開拓者已經77-69反超了比分??雌饋?,波特蘭人根本不在乎去汽車城的機票,第六場在底特律的廝殺已經不可避免。但就如同活塞最終贏得總冠軍,托馬斯貢獻29分榮獲總決賽MVP被世人皆知一樣,維尼·約翰遜開始了力挽狂瀾的表演——前三節(jié)僅僅得到1分的他,在第四節(jié)結束前單節(jié)攻下了13分——包括最后1分鐘59秒拿到的5分,只手將比分追到90平。
加時賽?還是一擊致命?掌控權在托馬斯手中。最后一秒鐘,所有人都以為比賽將進入加時賽的時候,“刺客”啟動了!同步發(fā)動的還有無處不在的“微波”。在與做了隊友的一個擋拆后,維尼迅速擺脫防守,就在這電光石火的剎那,皮球送到了他的手中。隨后,他在右側底線15英尺左右距離起跳,橫向滑行的過程中舒展開身體……開拓者的球員幾乎都撲過來,包括比他飛得更高的“滑翔機”,但維尼·約翰遜仍然強行出手,整個波特蘭,無論是球迷還是球員,都不相信這球能夠投中。但一道美麗而完美的弧線過后,皮球空心入筐。波特蘭人仍沒法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因為他投籃的一刻,終場哨音幾乎同時響起,但從錄像分析來看維尼出手的時刻,計時器顯示還有0.07秒。92-90,活塞帶走了奧布萊恩杯。維尼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用一記絕殺直接為球隊贏得總冠軍的替補球員。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全盛時期的維尼從未獲得過聯(lián)盟任何一個獎項,這也許是NBA歷史上的疏忽之一。在活塞連續(xù)打入總決賽的三個賽季中,他從沒有缺席任何一場比賽。更為重要的是,他一次又一次把關鍵球送進籃筐的招數令對手叫苦不迭。這個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qū)、身高1.88米的后衛(wèi),13個賽季984場比賽中,僅有187場首發(fā),但是場均能夠拿到12.0分、3.2個籃板、3.3次助攻,外加兩枚總冠軍戒指。
雖然,因為當年總決賽上那記0.07秒的決殺,有人管維尼·約翰遜叫“007”或者“球場上的詹姆士邦德”,但他最著名的綽號仍然是“微波”。這個稱謂來自丹尼安吉(DannyAinge),因為安吉認為這個奇怪的家伙上場前幾乎不需要熱身的時間,而且一旦手燙起來簡直不可阻擋,無論那個角落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以至于維尼那種隨時能登場且不需要熱身就能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的特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NBA第六人所需素質的代名詞。
維尼。約翰遜確實像“微波”一樣無處不在:1994年2月5日,他的15號球衣在活塞退役:在活塞的歷史100大球員評選,列第11;此外,ESPN開展“籃球歷史最佳綽號”評選活動,“微波”穩(wěn)占歷史第三,僅次于“魔術師”與“人類電影精華”;2009年耐克公司限量發(fā)售了一款Delta Force Mid,紀念這位聯(lián)盟歷史上的超級替補。而在退役之后,他也選擇了像當年在球場上修補活塞的缺口一樣的工作——在汽車城修補汽車。他創(chuàng)辦了Piston Automotive公司,為汽車公司供應配件?,F在,他是總部位于密歇根州的Piston集團Redfora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