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問題也隨之增多。近些年來,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單親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變得緊迫起來。作為教師該如何正確引導?我認為只有走進這些孩子的心靈,關心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真正促進他們健康地發(fā)展。
離異對于成人來講,可能是一種痛苦,也可能是一種解脫,但是對于孩子而言,絕大部分會形成一種傷害。當然每個家庭具體的情況不同,孩子所受的負面影響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應該用心了解情況,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尤為重要的是在整個班級營造相互平等、尊重、和睦的氛圍,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讓他們真正理解父母,認識到單親家庭不是另類家庭,他們應該與正常孩子一樣陽光上進。這樣,就會有效避免諸多問題的出現(xiàn),甚至還可能形成更為上進、更加懂事的動力。
要走近單親學生。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猶如一個三角形,無論是哪一邊的斷裂,都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而年幼的孩子看待事情很容易將這一切的原因歸結(jié)于自己,認為都是自己不好,父母拋棄了自己,因而造成內(nèi)心的恐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更要走進他們可能孤獨、無助的內(nèi)心,力求讓學生信賴自己,與他們建立起真正平等的師生關系,像其朋友又高于朋友,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理解他們的行為和需要,尤其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家庭觀。面對家庭變故,要告訴他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經(jīng)歷都有值得珍惜的地方,差異是世界上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能以一種憐憫的目光和姿態(tài)看待他們,而要精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并努力解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和煩惱,用懇切的話語激勵他們,觸摸到他們的心靈世界,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同時,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讓他們參加各種有趣和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要走進單親家庭。家是一個人永遠最溫暖最安全的避風港,即使家是殘缺的,也一樣可以找到溫暖和創(chuàng)造溫暖。學生進入青少年時期,雖然主要活動場所已從家庭轉(zhuǎn)為學校,但他們在學校的人際關系、學業(yè)成就、對新情境的應對等等,無一不受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潛在或直接的影響。我們不光要走近學生,也要走近單親家庭,因為有些離了婚的家長對學校隱瞞家庭狀況的實情,致使學校錯失了第一時間走近孩子、幫助療傷的機會。中學時期是個體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個性初步定型,他們有獨立的思想,有時還有些偏激,我們要真正了解學生,就要了解他的家庭狀況,他在家里的表現(xiàn)等等,與孩子的監(jiān)護人加強溝通,協(xié)力合作,尋求恰當?shù)姆椒ㄅc策略,讓單親家庭的孩子與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更要與單親學生多“對話”。常言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庇行╇x婚的家庭給孩子造成了情感上的傷害,使得他們可能更加敏感、脆弱,有的甚至十分叛逆。因此與單親學生的平等對話也就顯得尤為必要。這種對話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側(cè)面的,他們的反應有時可能比較抵觸,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從小事做起,盡量維護他們的自尊,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是可以信任的知心朋友,是可以盡情傾訴的人。當我們用自己的真心真正觸摸到這些學生的心靈時,就會發(fā)覺:關鍵時刻,也許只是一個很小的善舉,一個激勵的眼神,一點似乎很不在意的關懷,卻拯救了一個家庭,一個人的人生。
(陳俊,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北區(qū)校維揚中學,225100)
責任編輯:宣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