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婧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它運用于日常的交流溝通當中,而我們的學生在學英語和用英語時,其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很多英語書面能力很強的學生會話能力卻很弱,他們會寫會讀但卻不敢說,因為他們擔心說的不正確或說不好而被別人嘲笑,所以干脆能不說就不說。小學生處于個人心理、生理成長的初期,相對于初中、高中階段的同學來說,其心理障礙和害羞感相對較小,從而更容易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主動開口說英語的習慣。另外,現(xiàn)在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大都來自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其具有的趣味性和親近性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所以,教師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對話習慣。
一、加強學生的英語詞匯儲備
總結多年來的日常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加強學生英語詞匯積累的有效途徑可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增加學生英語環(huán)境接觸范圍。平時鼓勵學生多閱讀英語美文,多聽英語新聞或廣播,多看英語播音的電視頻道和英語原聲的電影,從而極大地豐富他們的英語詞匯儲備量。其次,讓學生把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領域的詞匯分類學習,我們可以把英語詞匯分類為工業(yè)生產、日常生活、體育保健、醫(yī)療衛(wèi)生、學校教育等幾大門類,增強學生的專題性學習,強調語言與現(xiàn)實社會技能、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記住英語單詞。第三,鼓勵學生多了解、學習西方文化,體會英美式的思維方式。很多英語單詞和詞組在不同的語境下都有一詞多意和多詞一意的特點,這會給學生在學習和運用時造成一定的困難,如果平時讓我們的學生多學習西方文化, 比較中西方思維差異, 將極大地提高他們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納入的速度, 也能夠幫助他們把英語口語的表達更符合英語國家的習慣。
二、增強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親和力
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克服緊張心理、大膽開口說英語的有力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氣質都不盡相同,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教師要一視同仁,而且要更多地關注和幫助那些存在怕說英語、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給予他們更多地鼓勵和支持,要允許他們保留一些個人的情感特點,同時因材施教,幫助他們逐步增強學英語、說英語的信心。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都安排5~10分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學生的英語對話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輕松自如的環(huán)境進行英語交流,還可以根據(jù)當天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制造一個相似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然而,光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肯定達不到口語對話練習的最佳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對話的實踐機會。如,進行英語對話的游戲、比賽,組織安排英語類型的文娛節(jié)目等,多多營造英語對話的氛圍,多多鼓勵學生養(yǎng)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
四、注重英語口語訓練,讓學生說有用的英語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這個思想應該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始終,我們應該根據(jù)有用的原則來安排學生日常英語口語的訓練方法。所以,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日常的口語對話訓練時,應該更加貼近他們現(xiàn)實的學習和生活情境,比如可以選擇一些問候、天氣、指路、購物、邀請和介紹等經(jīng)??梢栽谏钪信龅降挠柧毲榫常⒔Y合教材內容重新組合,讓學生對英語能夠馬上學以致用,激發(fā)他們學英語、說英語的欲望。同時,作為教師也要更多的發(fā)揮在對話訓練中的作用,既要當好導演也要做好演員,盡可能保證對話訓練情境的真實自然,使學生在十分愉悅的的氛圍中逐步增強英語口語能力。
綜上,是筆者在幾年教學過程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培養(yǎng)學生英語對話能力較為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情況,所以簡單地用以上幾點來概括肯定存在不足,對此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xù)探索。小學生階段是接受教育的基礎階段,教師必須要不斷研究學生的心理、生理狀況,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真正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