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軍
說理性的文章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了,可避免冗長之贅,在空間上可突出主體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準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于作者展開論述,不致于出現(xiàn)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也有利于閱卷者在快速閱卷中把握你審題的準確度,按等計分。靚,即要精彩,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開頭精彩,就要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等導入話題。下面以同學們常見常用的正面立論性文章為例,結合2014年高考湖北卷(“山頂?shù)娘L景”)的滿分和高分優(yōu)秀作文,給大家介紹幾種開頭的方法。
1. 開門見山法。
這是議論文最常用的一種開頭方式。開篇就將文章的中心論點或議論的中心問題擺出來,然后下面逐層展開論證,不蔓不枝,主旨豁然。這種開頭,語言要非常精練,簡潔明了,使閱卷老師一望便知全文議論的重點。
如《登臨絕頂,始見云霞》的開頭:“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告訴我們:唯有登臨絕頂,才能領略群山的隱約,見識云霞的燦爛,而道聽途說往往只能局限于眼前?!弊髡咭幌鹿P就用“唯有登臨絕頂,才能領略群山的隱約,見識云霞的燦爛,而道聽途說往往只能局限于眼前”一句表明了自己對材料準確的審讀,提出了全文要論述的中心問題。
2. 對比導入法。
就是通過對列舉出來的兩種相反的觀點或現(xiàn)象的比較,揭示出論點。運用對比導入,可直接幫助讀者判斷是非曲直、上下優(yōu)劣、利弊得失,很快進入論述的主題。
如《更上一步,追尋心中的美》開頭:“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無美,十步亦枉然。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彌足珍貴;心中無美,艱辛越多,‘代價越大,抱怨愈多,驚世之美也將終究淪落于‘就那回事。心中有美,方寸之間,可見天地,一俯一仰,忘懷春秋;心中無美,縱處于絕塵之境,亦難得有發(fā)現(xiàn)美的慧眼?!?/p>
針對材料中游客對美景的不同看法,作者一開頭就通過心中“有美”和“無美”的對比,明確提出“美在心中”,對于一個心中無美的人而言,再美的景色對他來說也是形同虛設。這樣的開頭入題非??臁?/p>
3. 旁征博引法。
引用名言可達到言約意豐、加深主題的效果。通過引用與要論述的論點密切相關的名言,放在文章開頭,進而揭示論點。當然,這種征引,一要恰當,且在引用之后要在名言與論點之間加上過渡語,使名言能為我所用。二要準確,不能張冠李戴,似是而非。另外,引名言開頭除了引用名言警句增強論證效果、突出主題外,還可引用古語、諺語、對聯(lián)、歌詞、廣告詞等。
如《不為羈絆,向上攀登》的開頭:“薩拉曾經(jīng)批評那些留戀于眼前花色的人說:‘何必刻意停留?何必折枝取粉?往前走,一路走來自有一路花開!的確,人生就像是場走向天堂的旅行,不必拘泥于個中細節(jié),而要往前走,向上攀登。”作者主張向上攀登,觀賞風景,下筆引用薩拉的名言,不僅準確精當,還給人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
4. 巧用修辭法。
用比喻、排比、對偶、反復等修辭手法開頭,可使嚴肅的議論文避免沉悶、干癟的味道,顯得文采飛揚,情味盎然,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和語言的美感。
如《此處安定是吾心》的開頭:“山間之景不同。有人愛那光滑圓潤之卵石,泠泠作響之流水;有人好那參天蔽日之林木,深幽神秘之山谷;有人喜那茫茫云海之飄渺,俯瞰萬物之氣魄。
人生之景亦如山,作為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著的我們,腳踏同一方土地,內心卻編織著不同的圖案。追求的人生圖景,每個人都不同。如同有人好那酒之濃烈,有人好那茶之淡雅,你若問我,我也分不明孰優(yōu)孰劣,我只知道,跟隨自己的內心而動,足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此處安定是吾心。”
作者要論述的是風景在心中,無論外界環(huán)境如何,都可幸福快樂。本文的開頭有排比,也用了比喻,排比彰顯了氣勢,炫示了文采,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和靈動性。如此“有文采”的開頭,是不能不讓閱卷者高看一眼的。
5. 概述材料法。
2014年的高考作文全為材料作文,而寫材料作文,在開頭先對命題者提供的材料來一番轉述是多數(shù)考生的作法。但轉述不是對材料的轉抄,一要轉述得概括,三言兩語;二要轉述得定向,即只對自己寫作方向的材料略作敘述。轉述材料后迅速亮出自己的觀點,進入本論。
如《學會欣賞》的開頭:“駐足山腳,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登至山腰,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到達山頂,云海茫茫,群山隱約。哪里都有美景,各處都有風光,要想發(fā)現(xiàn)美景,我們需要學會欣賞?!?/p>
“學會欣賞”是本文的題目,也是本文的論點,作者在文章開頭用精練的語言對材料作了概括后,隨即亮出了自己的主張:要想發(fā)現(xiàn)美景,需要學會欣賞。言簡意賅,沒有拖泥帶水。
6. 敘事開篇法。
開頭由人所共知的事實、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剛剛發(fā)生的事件入題,將作者要論之理化在其中,它們既是對作者觀點的詮釋,又是對作者觀點的實證。這種方法簡便易掌握,只是敘事千萬要簡潔,落點一定要在“議論”上。用這種方法入題,除了事實話題外,寓言、童話、故事等都是可以用來導引下文的議論的。
如《人生重在選擇》的開頭:“黃山的松樹,生長在嚴寒峭壁上,歷經(jīng)風霜洗禮,至其踞居仰臥,樹枝曲折奇美。有人就說:‘如果將它移植于沃土之上,它定然繁衍得更好。可是出人意料,被移于沃土的松樹長得還不如峭壁上的松樹高大,它那曲折的枝條也伸直了,神韻全無。不得不感嘆松的選擇和人的選擇是截然不同的。”
作者要論述的是“正確的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性,下筆先從人所共知的黃山松寫起,這看起來和題目風馬牛不相及,但理寓其中,黃山松若不在峭壁,而植沃土,就自然神韻全無了,由此引出本文論述的話題。
7. 擬寫題記法。
題記雖然算不上正文,但由于它出現(xiàn)在文章題目之下,有為全文提綱挈領的作用,也可以視為開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學不懂寫題記的要求,以為只要是一句話,放在正文的前面,標記為“題記”,就算是題記了,實在是有辱“題記”了,以致一段時間“題記”泛濫。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內容上要能夠展示主要內容,揭示作文內涵;形式上要開宗明旨、簡潔明了,語言精美,富有文采??梢宰约簩?,也可以引用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詩文,大白話的東西不能算作題記。
如《一路風景》的題記:“真正的美景,來自印在尋找風景之路上不停歇的足印,來自親眼目睹過一路春華秋月后驀然回首時一聲滿足的長嘆?!?/p>
作者在文章起筆前用兩個富含哲理的簡短句子作為題記,意蘊豐厚,情味綿長,表達了文章的觀點傾向,使閱卷者一接觸文章就明白了寫作者要表達的是只要肯攀登,一路都是“風景”這個主題。
議論文的開頭當然還有詮釋概念法、開篇設問法等等,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