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要:目的 觀察量化健康教育在小兒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124例小兒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62例。對照組實施隨機健康教育,觀察組采取量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和治療依從性。結果 觀察組患兒及家長對骨折認知(90.32%)、骨折治療及護理(91.94%)、骨折觀察(95.16%)、治療依從性優(yōu)良率(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實施量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兒及家長對骨折的認知程度,了解健康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有利于小兒骨折的恢復。
關鍵詞:量化健康教育;小兒骨折;疾病認知;依從性
由于小兒好動,生性活潑,缺乏危險防范意識,臨床小兒骨折比較常見。小兒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容易受環(huán)境及他人言語的感染,情緒波動性大,對疼痛較敏感,缺乏耐受性。有的小兒嬌慣,不愿意受夾板或約束帶的約束,家長對小兒過分溺愛,造成小兒骨折愈合程度及功能恢復受到影響[1],因此護士對骨折患兒的護理難度較大。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2月,針對骨科的小兒患者實施量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兒及家長對骨折的認知程度,有效降低了小兒骨折造成的骨折錯位、骨痂生長不良、畸形愈合、運動功能恢復不全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骨傷科住院急診的124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2例。其中觀察組男38例,女24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4.81±2.36)歲;骨折部位肱骨骨折24例,鎖骨骨折21例,尺橈骨骨折14例,掌指骨骨折2例,脛腓骨骨折1例。對照組男29例,女33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5.64±2.11)歲;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6例,鎖骨骨折23例,尺橈骨骨折18例,掌指骨骨折3例,脛腓骨2例。比較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4例患兒中,98例行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術,7例行鎖骨克氏針內固定術,13例患兒給予醫(yī)用高分子夾板外固定,6例脛腓骨骨折患兒給予石膏托外固定。
1.3護理 兩組患兒均給予骨傷科常規(guī)護理,患肢制動,觀察患者末梢血運及感覺,注意飲食營養(yǎng),指導患兒及時復查拍片等。
1.4健康教育
1.4.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隨機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利用每次治療、護理操作及巡視病房的時間,針對患兒及家長表現(xiàn)出的健康問題,現(xiàn)場用口頭講解方式,向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指導。
1.4.2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量化健康教育:采用文字資料、口頭講解及實踐指導相結合方式,在每次治療前后對患兒及家長進行相關健康教育。①護理人員預先設計好小兒骨折健康教育計劃實施量化表:表格內容包括小兒骨折疾病知識講解,骨折的相關治療方法,骨折愈合過程,石膏固定、夾板固定及骨折手術后的配合及護理;②指導家長如何正確觀察患肢末端血液循環(huán)及神經壓迫癥狀;③患兒骨折最初幾天可能因疼痛、恐懼而不停哭鬧,甚至不愿受夾板或石膏托的限制,提醒家長要有耐心,不要放任孩子。強調家長配合的重要性,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早期愈合。同時對語言接受能力強的患兒,用簡明易懂的語言告之接受外固定的必要性,使之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3];④患兒出院時預約復診時間,保證治療的連續(xù)性。
1.5療效判定標準 ①健康教育前后,評價兩組患兒及家長對疾病認知、治療、護理及觀察等方面的了解程度,總分100分,了解:≥60分,不了解:<60分;②治療依從性評價:優(yōu):小兒完全配合治療及護理,按時復診;良:部分接受及配合治療護理方案、間斷復診;差:對醫(yī)生治療及護理完全不配合,未進行復診。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n)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健康教育后,兩組患兒及家長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較前均有進步;觀察組患兒及家長對骨折認知(90.32%)、骨折治療及護理(91.94%)、骨折觀察(95.1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yōu)54例,良6例,差2例,治療依從性優(yōu)良率(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骨折是小兒時期多發(fā)病,其中大多數(shù)因配合治療及專業(yè)護理而恢復良好。部分患兒因家長缺乏疾病相關知識教育,使骨折患兒發(fā)生恢復及功能障礙,影響患兒后期的生活,給患兒、家長及社會均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4]。
小兒骨折的有效康復,正確的治療方法是一個方面,良好的護理及患兒和家長的治療依從性也起到關鍵的作用。相對于醫(yī)護人員,家長對骨折疾病的了解認識不是很全面,不知道如何配合及護理患兒,這就要求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教育。①應針對具體的骨折部位,向患兒及家長講解治療的方法及原理,以取得家長的合作;其②指導家長正確觀察及護理骨折患兒,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把骨折的并發(fā)癥消除在最小狀態(tài);③孩子是小皇帝,任性、哭鬧,告之家長為了孩子的恢復和健康,不要姑息縱容孩子的反抗行為;④說明骨折愈合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要及時帶孩子復診,以保障治療的連續(xù)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量化健康教育后,兩組患兒及家長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較前均有進步,且觀察組了解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骨折患兒及家長進行量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骨折認知度,提高治療依從性,對小兒骨折恢復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秀梅,秦瀛,王陽,等.腦外科患者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01):75-77.
[2]招少卿.量化健康教育和隨機健康教育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02):468-469.
[3]趙海軍,賈麗麗,蘭蓮蓮.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08:8-9.
[4]谷忠建,彭小苑.個性化護理對學齡兒上肢骨折小夾板外固定術后骨折愈合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2,20(02):60-61.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