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計算教學、概念教學、應用題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中,語言表達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只有當學生能用準確、清楚、簡練的數(shù)學語言正確表述時,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維過程,才能說明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數(shù)學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更為重要。
小學數(shù)學 數(shù)學語言 數(shù)學思維
隨著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振興,人們口頭語言的應用頻率越來越高。提高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是社會對于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所以,不失時機地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歷史賦予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責任。
可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學生的語言訓練只是語文教學所必須重視的,數(shù)學教學就無足輕重了。其實不然,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計算教學、概念教學、應用題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中,語言表達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只有當學生能用準確、清楚、簡練的數(shù)學語言正確表述時,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維過程,才能說明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所以,本人認為在一定意義上講:數(shù)學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比做數(shù)學題目更難,也更重要。
為此,我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下面就以《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教學為例,說說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及收獲。
一、加強語言表達,有利于強化概念理解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對數(shù)學概念較難掌握。在教學中,我通常借助實物、教具、多媒體等,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概念,同時結合讀、講訓練,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含意。
例如,第五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一課中,首先,我讓學生通過自己地觀察、操作、思考等活動,理解長方形周長的含義——長方形的周長就是長方形一周邊線的長度;其次,讓學生自己一邊指出一邊說出長方形的周長在哪里;接著引導學生說出求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求長方形兩個長和兩個寬的長度的和;最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整個學習過程,我通過指名學生說、同桌互相說、小組交流說、全班匯報說等多種形式地說,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理解。
從學生不俗的課堂表現(xiàn)中,可以看到絕大部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數(shù)學概念更清楚、更明了、更深刻了!
二、加強語言表達,有利于梳理數(shù)學思維
數(shù)學課堂上,我不僅鼓勵、引導學生能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而且還要求學生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從而梳理學生的思維。
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教學中,我盡可能創(chuàng)造機會,指導和鼓勵學生說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同時還要求學生能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下面以課本第63頁例題為例,截取課堂中學生精彩發(fā)言的片段:
師:誰能計算籃球場的周長?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向大家說說你的方法。
生1:28+15+28+15=86(米)。因為籃球場是個長方形,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只要按順序把一周邊線的長度相加就行了。長+寬+長+寬。
生2:28+28+15+15=86(米)。我的方法其實跟他差不多,只是先把長方形的2個長的長度相加,然后依次加上2個寬的長度。長+長+寬+寬。
生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因為長方形的周長有2個長和2個寬圍成。我先算2個長的長度是28×2=56(米),再算2個寬的長度是15×2=30(米),最后把2個長和2個寬相加,即56+30=86(米),就是長方形操場的周長。
生4:28+15=43(米),43×2=86(米)。我把長方形的周長看成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1個長和1個寬。長方形的1個長和寬的和是28+15=43(米),2個這樣的長和寬就是43×2=86(米)。
真不簡單!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我不僅了解了學生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從學生有條有理地描述過程中,把脈到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嚴謹性。相信這樣的訓練只要持之以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三、加強語言表達,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氣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況下,才敢于和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樂于敞開心扉,積極思考或回答問題。因此,課堂上我常常會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教學中,我并沒有把學生埋在各式各樣眾多的練習中,而是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膽發(fā)言的機會,鼓勵學生說出什么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在哪里;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用算式怎樣表達……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讓學生你說,我說,大家都來說,為學生營造主動表白自己思想的民主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溫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敢于表達、善于表達、樂于表達,其樂融融。學生在每次小小的嘗試中感受到了“說話”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他們感覺到數(shù)學課再也不是原來枯燥無味、學而生厭的啞巴課、練習課,從而慢慢開始喜歡上數(shù)學課了。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數(shù)學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數(shù)學語言表達的訓練,就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敢于放手讓學生談看法,說觀點,講道理,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更融洽,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讓學生思維變得更清晰有條理,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知識的探究能力、思維的發(fā)展等諸多方面都有著深遠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