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單品火熱,平臺冷淡
隨著眾多功能強勁的智能硬件產品不斷推出,其實智能家居市場已然逐漸走向成熟。在美國,智能家居單品的發(fā)展已經頗具規(guī)模,Nest、Sonos、Hue、Yale門鎖以及Dropcam,這些智能產品紛紛成功打開了市場,并且迅速成為各自領域內的明星產品。但與這些智能單品的火爆局面相對應的,卻是智能家居平臺的平淡。蘋果在今年推出了homekit,三星也推出過Smart Home,但他們盡管在發(fā)布會上信心十足,但何時才能與硬件廠商聯手,使其真正落地卻難以預料。除了這些巨頭們之外,智能家居平臺還有諸如SmartThings、SwannOne以及iSmartAlarm等小廠商玩家。盡管各家都想盡辦法,希望讓更多的廠商加入到自身的智能體系中來,求得智能硬件平臺市場的話語權,但在態(tài)勢仍未明朗的當下,智能硬件廠商們更多的卻是在駐足觀望。
但不論選不選擇某個平臺,這些智能硬件廠商們都需要一種方式來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調控。獨立,又受眾廣闊的手機APP成為廠商們述求的最佳載體。而這些不同智能硬件的APP之間互不通信,甚至察覺不了彼此的存在。用戶不得不繁瑣地打開各類完全不同的APP,才能實現對家中產品的控制。這樣的智能家居,反而讓生活變得更為繁瑣。
Revolv,一張智能家居平臺的門票
從Android出現開始,谷歌給人們的印象就是重視平臺的打造更甚于重產品本身。但在智能家居領域,谷歌卻似乎有點不一樣。32億美元拿下Nest,又花費5.5億美元收購Dropcam,谷歌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主要以單品為主。盡管通過“Work With Nest”的項目合作機制,谷歌已經引入不少新興公司加入其智能家居的生態(tài)系統,但縱觀全局,谷歌卻一直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平臺策略。
從Android的成功經驗當中,谷歌意識到,想要建設自己的智能家居帝國,首先就要把不同單品之間的“語言”統一起來。但在各家爭鳴的當下,打造一個與蘋果homekit相仿,并擁有著絕對話語權的智能家居平臺,并非易事。不僅要與各巨頭爭鋒相對,對待各家硬件廠商也是要小心翼翼。而Revolv作為一個智能中控,它能將不同的智能單品連接起來,使得它們再也不需要通過各個繁瑣的APP才能實現控制。比如當位置傳感器檢測到用戶外出的時候,收到信息的Revolv就會自動連接門鎖系統,把門鎖上,關閉空調等電器。這樣的Revolv,雖然沒有homekit那么光芒萬丈,但它卻實實在在解決了智能家居產品互聯的問題。這顯然就是谷歌理想中的最佳平臺模式。
不同于智能家居平臺之間的互相傾軋,Revolv顯然低調得多。它也無意打亂現有的智能家居體系,只是默默地將不同的硬件兼容起來,成為更加成熟、聯動的產品。這無疑能瞄準用戶痛點。同時,谷歌的意圖也很明顯—我允許其他非谷歌系產品在這個領域中出現,但是要在我的規(guī)則中起舞。因此Revolv幾乎是讓谷歌重新開始掌握智能家居話語權,從而拿到智能家居平臺門票。曾經有Android傍身的谷歌,成功實現了控制智能機生產廠商的訴求。比如三星,就曾經為了擺脫這種控制,對谷歌放話,認為自己的未來應該寄托在Tizen上。但是一年過去了,三星對于谷歌的依賴卻沒有一絲減少。而也許,未來的Revolv,也會如Android一樣,成為谷歌控制市場的橋頭堡,這或許也就是谷歌的本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