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元
摘要:現(xiàn)今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歸納出以下兩方面:許多教師依然以知識為本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許多學生動手能力差,缺乏對探究性學習的全面認識。針對這些存在問題,我們教師需要積極采取探究性教學。首先在思想上,我們要加強探究性教學的基本認識,明確其基本含義和特點。至于具體措施,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第二,組織主題探究活動,指引學生體驗探究性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對策《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2011年)》提及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其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由此可見,探究性學習不僅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而且集中體現(xiàn)初中物理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加以實施探究性學習。那么,“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涵義是什么?具有哪些特點?初中物理課堂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呢?圍繞這些問題,本文展開一些粗淺的理解和認識。
一、現(xiàn)今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分析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是,由于長期應試教學的影響,為了獲取高分數、好成績,學生只會浸泡在物理的題海里,成為解題高手,動手能力卻非常低下,不懂得設計實驗,更不會操作實驗和分析數據。至于探究性學習,很多學生嚴重缺乏全面的認識,更不會主動采取探究性學習。
二、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概述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習者在施教者的帶領和引導下,借助小組團隊的力量,透過交流、互動的形式,能夠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能夠自主地獲取知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探究性學習的突出特點,主要是堅持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把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透過小組合作交流,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三、初中物理課程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具體措施
明確探究性學習的基本含義和特點之后,那么,在具體措施上,初中物理課堂應該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以下兩個方面,以供參考: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力比較短暫,精神難以長時間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擾,但是對新奇趣怪的事物充滿極強的探究興趣。在設計問題情景時,我們教師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敢于提出問題,激發(fā)其探索問題的動力,調動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例如,在學習“密度”一課時,我們教師首先需要演示一個小實驗,借此來帶出問題情景,進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fā)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第一步是教師叫學生打一杯清水進來,并且讓學生將一只生雞蛋放到剛才的那杯清水里。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集中精神觀察雞蛋在清水中的現(xiàn)象:到底是沉在水里,還是浮在水里?這個問題并不難,只要借助日常的生活經驗,我們便知道雞蛋毫無疑問是沉在清水底下的。
第二步是教師拿出一杯事先調制好的鹽水,并且讓這名學生把這個雞蛋放到這杯水里。在放這只雞蛋之前,教師需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再次讓學生猜一下這只雞蛋在這杯水里,到底是沉在水里,還是浮在水里?面對這個問題,不少學生不約而同都有一個問題:這次雞蛋難道與前一次的結果不一樣嗎?學生的視線立刻聚集在這只雞蛋上,聚精會神地盯著這位同學放置雞蛋。結果發(fā)現(xiàn),這次的雞蛋竟然是浮起來!真是神奇?到底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讓雞蛋浮起來呢?這杯水難道和前面那杯水不一樣嗎?學生一下子冒出好多疑問,急不及待地渴望獲得知識,以求得問題的解答。
世界并不是沒有問題,而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光。如此簡單的小實驗和提問,會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這就是探究性學習的起點。
2.組織主題探究活動,指引學生體驗探究性學習我們教師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呢?簡要地說,其主要流程是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溝通討論、成果匯總。其中,在小組合作前,需要科學合理劃分為小組。一般來說,每個小組在十個人以內,最好是五至八個,做到優(yōu)秀生、一般生和后進生交錯在一起,讓組內成員具有一定的層次感,能夠相互幫助,自行解決小問題。
比如,學習“密度”一課時,我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關于“不同物體的密度”的主題探究活動。首先,我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下面關系量問題:
(1)如果體積相同,那么,不同物質的質量相等嗎?(2)如果質量相同,那么,不同物質的體積相等嗎?(3)如果體積相同,那么,同種物質的質量相等嗎?(4)在同種物質里,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嗎?(5)在不同物質里,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嗎?
面對一連串的問題,學生可能無法一下回答出來。這時,我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用實驗進行驗證,分別取鐵塊、木塊、水、酒精等四種物質,親自動手做實驗,分析對比分析數據。
在開展這些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困難。教師需要及時給與指引,啟發(fā)其思考,鼓勵他們不要氣餒。正如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所說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了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探究性學習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碰撞思想火花,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深入認識到密度概念,自主地獲取知識。
關于初中物理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日后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限于水平有限,故擱筆于此,希望本文能達到拋磚引玉之功。參考文獻:
[1]陳昌東.試析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的實現(xiàn)途徑[J].今日科苑
[2]蘇祖福.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優(yōu)化——探究性學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0)
[3]劉敏.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之我見[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2)
[4]趙忠明.上好初中物理實驗探究課的反思[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4)
[5]逯婧,張保勝.探究性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