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中
摘要:新課程實施后,與之對應的評價制度也在改革,以求適應新形勢下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尤其是首批新課程實驗區(qū)的學生將面臨中考,以往的終結性評價將不利于高中錄取時的全面考察,也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成長記錄袋無疑成為目前最適合地記錄與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載體。如何更全面、更科學地建立并使用成長記錄袋來考察學生的美術能力并幫助其發(fā)展,將是廣大同仁共同的課題。
關鍵詞:美術學科;成長記錄袋;過程性評價《美術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強調:評價體系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作為評價的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tǒng)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過程性)評價。為此,我們對美術成長記錄袋的這種過程性評價功能應給予充分重視。
一、過程性評價與美術成長記錄袋
“過程性評價”一詞主要是針對“終結性評價”而提出來的?!斑^程性評價”注重的是對學生平時的隨時發(fā)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形成性評價,而“終結性評價”則對某一個學習過程終止時的學習行為進行總結性評價。
以往我們的觀念中往往把評價和考試等同起來,認為評價就是指各種量化結果考試,重結果而輕過程。2002年底,教育部正式頒布的《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并要求各地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試與招生中,“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高中錄取標準除考試成績以外,可試行參考學生成長記錄(袋)等其他資料,綜合評價進行錄取?!笨梢娺@個記錄袋已被提升到可以影響中考錄取標準的高度。
二、成長記錄袋的形式、內容及評價操作方法
我們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新課標還要求我們要強化評價的診斷、發(fā)展功能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評價方法是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及來自家長的評價信息,建立能夠反映每一個學生發(fā)展過程和結果的成長記錄袋。學期末,依據學生的成長記錄實施等級評定。
1.美術成長記錄袋的形式 筆者所在的學校為學生統(tǒng)一購置記錄袋(外面塑料外殼,里面塑料薄膜冊頁形式),然后,制作記錄袋的封面,封面的版面設計形式多樣,有的班級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統(tǒng)一打印了表格(見表一),并由學生親自填寫各項,貼在記錄袋封面上,有的班級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封面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彰顯個性,好多學生還張貼上自己的照片。(見圖片一)通過記錄袋封面設計制作,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藝術思維,這本身就是一次極好的藝術活動。令人高興的是學生對此樂此不疲,都發(fā)揮了自己最好的創(chuàng)造能力。
表一成長記錄袋_____年級______班級_____學號____姓名 性別生日愛好特長座右銘照片××中學××班級制作
2.美術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操作方法 美術成長記錄袋應遵循“周周評、月月評、學期評、學年評”原則,只有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及時總結、及時提高,才能更有效的發(fā)揮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效果。
“周周評”指每周的美術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現行的初中美術一般都只有一節(jié)課),因為這才是最原始的記錄,不論是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參與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還是繪畫、設計作品等都可以進行評價,然后及時在記錄袋中相應評價表格內給予記錄,可每周對記錄袋進行‘星星級評價(記錄袋封面上貼一到五個星星)。
“月月評”則是對一個月內學生的學習表現給予評價,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可每月對記錄袋進行‘月亮級評價(記錄袋封面上貼一到五個月亮)。
“學期評”指一個學期來對學生的學習表現給予評價,在“周周評、月月評”的基礎上,主要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再次糾正存在的問題,特別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可每學期對記錄袋進行‘太陽級評價(記錄袋封面上貼一到五個太陽)。
記錄袋評價反映了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既反映了結果也反映了過程,對學生成為了一種積極的有效的激勵手段,給學生提供展示成就、發(fā)表意見和對所收集內容進行反省的機會;對老師成為了一種可靠的全面的反饋工具。
記錄袋還可以定期整理、交流展覽(見圖片二)這樣更有利于記錄袋反饋調節(jié)功能、展示激勵功能、反思總結功能、記錄成長功能、積極導向功能。
三、美術成長記錄袋評價原則
我們在實施美術成長記錄袋評價的過程中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全面性:在評價內容上要盡量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全貌。對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評價。
2.多元性: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包括學生本人、同學、美術老師和家長等,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交互性和多元化,并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真實和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
3.發(fā)展性;體現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評價要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4.激勵性:應盡量多采用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情境和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方式,肯定學生的學習進步。
5.全程性: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力求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全程性評價,將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6.差異性:承認學生在各項智能上存在差異,將對比的重點從橫向轉移到縱向上。強調學生自我比較,淡化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
四、美術成長記錄袋使用思考
美術成長記錄袋固然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積極的影響,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給美術教師帶來了很多的工作量,其它主科占去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使得學生沒能充分的投入到記錄袋的建設中來,個別校領導、班主任對美術學科的重視度不夠也影響了美術成長記錄袋的健康“成長”。
一個新事物的產生,總會伴隨太多的非積極因素(雖然在國外記錄袋建設已相當成熟,對我們而言還屬于新生事物),但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改革的深入,隨著大多數人觀念的改進,美術成長記錄袋總會茁壯成長的,她的這種過程性評價方式總會發(fā)揮其應有的優(yōu)勢與迎來其燦爛的前景!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號)
[2]、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李雁冰.《課程評價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韓召龍.《記錄袋評價——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助推器》.江蘇教育.2003(10)
[5]、董奇主編.《有效的學生評價》.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實驗中學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