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方法在外科中的護理效果對比。方法:隨機選取1個月來100例在2013年3月15日到2013年4月15日之間于我院就診的需要住院的外科患者分為人性化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進行對照實驗分析結果。結果:人性化護理明顯為患者減輕焦慮,滿意度跟高,對患者康復效果有明顯的正性作用。結論: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臨床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并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普外科;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192-02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護理理念不斷的發(fā)生轉變,蔚然成風的人性化護理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以患者為中心,創(chuàng)造優(yōu)質服務的改革在當代醫(yī)療行業(yè)中成了改革的主旋律。在普外科手術中,患者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接受診斷和治療,難免產生心理緊張和壓力。在這種前提之下,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就不在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在普外科護理中通過把人性化護理方法應用到普外科臨床護理中不僅能夠使相同護理成本下的效果最大化,節(jié)約大量護理資源,而且尤其減輕患者患病過程的痛苦,營造和諧醫(yī)患關系。根據以上情況,筆者選擇100例在2013年3月15日到2013年4月15日之間于我院就診的普外科的患者隨機分為人性化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進行對照實驗并記錄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00例在2013年3月15日到2013年4月15日之間于我院就診的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對半分為50例的人性化護理組和50例的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其中人性化護理組年齡在20~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3歲,病程4~10.4個月,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年齡在22~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5歲,病程在4.3~10.6個月。兩、組在病程、疾病類型、年齡和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兩者臨床數(shù)據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人性化護理方法包括以下幾方面1、營造溫馨的護理環(huán)境包括人文環(huán)境和住宿環(huán)境。從護理人員方面講,應當笑臉相迎,主動與患者打招呼,同時注意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內心想法,緩解患者內心焦慮等問題。提高醫(yī)院除醫(yī)療設備以外其他硬件的數(shù)量及質量,如內部運動設備,植物等。注意其飲食起居的護理,使其感覺到家庭般的溫暖[1] 2、尊重患者權利履行醫(yī)者義務。從尊重患者的角度講,要很好地保證患者知情權,護理過程中充分考慮患者意見,面對患者不配合要努力耐心勸說;而醫(yī)者角度則要保護患者的隱私,面對患者的痛苦要充分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切忌司空見慣。3、鼓勵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告訴患者治療在雙方結合的條件下能有更好的效果。并向患者介紹此類患有此類疾病已經痊愈出院的真是案例,使患者信心十足。4、最后還應該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等各項指標,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2]
1.3評價方法
對護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焦慮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檢查比較,總分>14分可認為有肯定的焦慮;7~17分則認為是可能有焦慮;<6則認為沒有焦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在臨床護理中,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人性化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人性化護理組的病例焦慮程度與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病例的焦慮程度數(shù)據對比有明顯的差異,并且人性化護理組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兩組數(shù)據對比,P<0.05,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下表。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指的是以敢于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因人而異的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溫馨的護理環(huán)境,并且尊重和理解患者,護理者以換位思考的方式介入護理工作。在這些方式中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醫(yī)療護理理念,從而降低患者痛苦以及臨床不適,達到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
近年來的報道表明,以外科手術為主的外科治療已經成為治療患者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雖然行之有效,但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即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身體上的極度痛苦、經濟上的嚴重壓力,更多的是內心的焦慮和恐慌、甚至是對手術過程的懼怕及術后長時間住院恢復的恐懼。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的工作、學習及生活。因此,如何如何以更好的護理模式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是擺在廣大醫(yī)務從業(yè)人與那面前的一個巨大任務。隨著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出現(xiàn)以及被廣大的應用于普外科的治療中,護理模式由單純的從生物方面入手變成了從生物、社會、心理三方面結合開來,這一轉變表現(xiàn)出當代醫(yī)學從業(yè)人員對“人性化”的理解,即不僅重視患者生理疾病上的痛苦及需求,同時注重患者心理等方面的護理[3] 。通過對本組患者采用的人性化護理方法能夠看出:人性化護理方式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的焦慮,且對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效果非常顯著。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不僅應該注意患者生理、心理上的需要,而且還應該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患者制定有效的的全方位的護理方案,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包括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等。同時還應該注意在臨床檢查以及臨床治療時細心向護理人員告知患者的病情、做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并加強與家屬的溝通、從而能夠得到家屬和患者的支持、使患者具有戰(zhàn)勝疾病信心和積極的心態(tài),從而能夠降低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4]。同時這也就要求我們的護士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包括倫理、心理、人文等多面的,最重要的就是對交流藝術的理解及領會。
本文通過對50例患者的人性化護理,并將其結果與常規(guī)護理方式下的50例患者的結果對比分析可明顯看出人性化護理的優(yōu)越性。故認為人性化護理方式在普外科的應用中有實用價值,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冬梅.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一):一4-一5.
[2]歐陽麗波.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科護理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yī)藥,2009,29(2):66一68.
[3]李冬梅·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l:l巧.
[4]程霞·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9)刊),2012,3(4):148一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