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喜波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所學校文化積淀、辦學品位、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身為校長,我深刻地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因此我特別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使其成為全面育人的輻射源,成為素質教育的能量庫,成為一部無聲的教科書。
對于校園文化建設我從三個層面來理解:即精神層面、執(zhí)行層面和形象層面。下面從這三個方面來談談我校是如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
一、精神層面
我校經歷了6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履職這所學校校長后,我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校訓“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并鐫刻在校門的內側。校訓、?;?、教風、學風與“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文體活?!钡霓k學理念,體現(xiàn)著我校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和諧統(tǒng)一的價值觀念,成為了全校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學校的管理思想通過校園文化彰顯于校園的各個角落。
二、執(zhí)行層面
1. 規(guī)范管理制度,營造公平環(huán)境?!肮芾沓鲂б?、管理出質量”,高水平的管理就會帶來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我結合校情在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逐步實施并實現(xiàn)。在師生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突出過程管理和全程管理,改革對學生的評價辦法,突出發(fā)展性評價。多激勵,倡導賞識教育。我始終把“以人為本”作為教育管理永恒的主題,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和創(chuàng)造力;我大力倡導教師形成自我塑造的意識。
2. 深化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課堂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得以生存的生命線。我校以大安市課堂教學指導意見為依據(jù),結合我校學生入學成績普遍較低、學生厭學現(xiàn)象比較嚴重、小班額易于管理的校情現(xiàn)狀,校領導班子經過縝密思考,提出新的舉措,研究制定了《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經過一年多的嘗試,初步形成了我校的教學風格與特色:確立了“一三五”教學模式。一個主題: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三個環(huán)節(jié):小組探究、精講點撥、練習檢測。五個步驟: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出示目標、交流預習;學法指導、自主合作;精講點撥、質疑釋疑;總結提升、鞏固練習?!耙蝗濉苯虒W模式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師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這一模式的指導下,實施小組化教學,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形成學生的自我管理模式。課堂上教師全程評價、多元評價。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綜合評價。學生在學習中增強了競爭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與評價的效果較為突出。
經過兩年的課改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模式徹底顛覆了我校原有的舊格局。教師的教學方式由強制灌輸變?yōu)閺椥越櫍虒W態(tài)度由消極應付變?yōu)榉e極參與,教學角色由高高在上變?yōu)槠降冉涣鳎粚W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方法由死記硬背到巧思妙解,學習方式由單騎闖關到合作探究,學習效果由一枝獨秀到百花爭春。我校2013年中考成績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教師“動”起來了,學生“活”起來了,成績“高”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讓我們嘗到了“甜頭。
3. 開展豐富活動,彰顯文化內涵。為了豐富學校文化生活,展示師生的特長,展現(xiàn)師生風采,每天的第八節(jié)課,成為了教師排球、乒乓球運動的快樂時光。針對學生實際,我們舉辦了素描、手工制作、十字繡、乒乓球、排球、籃球、舞蹈等各種興趣學習班?;顒右园嗉墳閱挝?,各年段、各班級各有特色,集中展現(xiàn)各班的集體風貌,達到了藝術教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我們還組織全校學生學習太極功夫扇、武術操,組織學生參加書法、手抄報、征文等評比活動。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校的特色辦學奠定了基礎,體現(xiàn)了“文體活?!钡霓k學理念,學校逐步形成了“寬松、和諧、平等、尊重”的人文環(huán)境。
三、形象層面
1. 加強師德建設,提升文化品位。著名教育家斯霞曾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因此,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工作。廣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深入學習師德規(guī)范,涌現(xiàn)了一大批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開拓創(chuàng)新的先進典型,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2. 美化自然環(huán)境,奠定育人基礎。一所學校的環(huán)境會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每位師生的信念,具有潛在的巨大教育功效。一個好的環(huán)境能對學生起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學形式難以替代的,學生可以從好的環(huán)境中順利習得知識和受到感染。今天的校園,活動區(qū)四周、教學區(qū)前后青松聳立,綠樹成蔭;花壇中百花爭奇斗艷,池塘里荷葉水中漂浮,小魚兒在水中隨波游弋。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幅美麗自然景觀。學生們在如畫的校園里吮吸著知識的甘泉,享受著環(huán)境的幽雅,心情舒暢!師生們步入校園,猶如置身于美麗的大花園,賞心悅目。
3. 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提高育人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我們賦墻壁以生命,使其成為陶冶學生的“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在整體的設計中主要依據(jù)我校“弘揚傳統(tǒng)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xiàn)?;?、校訓中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和諧統(tǒng)一的內涵。
我們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針對三個年級設計三個主題樓道文化:一樓為養(yǎng)成教育;二樓為德行教育;三樓為責任教育;四樓則是針對教師設計的教育名言與教育名家的宣傳板。這一切讓師生們時刻置身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之中,讓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深深扎根于我們心中,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校的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吹遍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師生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教師的教學、科研、做事的態(tài)度和情感中。這樣的文化,沒有了矜持和距離,是師生內心真誠的交流和自我剖析,使師生不斷修正人生軌跡,向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行。
我校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特色,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隊伍建設為依靠,以環(huán)境建設為輔助,以開展活動為陣地,全方位多維度的做好育人工作,實現(xiàn)著“堅持以人為本,創(chuàng)造公平環(huán)境,營造融洽氛圍,相互尊重合作”的工作目標,為教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有力地推動了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