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身體素質是學生學習和今后工作的基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完善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此本文以新課標改革實踐為契機,對當前影響高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學生自身、鍛煉環(huán)境三方面因素提出了完善對策。
【關鍵詞】新課標 高職 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89-02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的對職業(yè)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項就是教學壓力的增大。文化課教學和實踐實訓任務繁重。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身體素質作為職業(yè)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對促進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為此新課程標準中對體育課程的改革給與了重點關注,將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和特點
國家課程標準指的是國家對教學工作中需要重點加強的素質給出的具體規(guī)定和指導。這些標準反映的是國家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按照課程標準改革教學工作是職業(yè)教育中的一項重點內容。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反映了國家將學生素質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過程的重中之重。這要求高職院校首先轉變理念,將以往的單純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轉變?yōu)樵鰪妼W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中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要加強體育課程教學對新課程標準的執(zhí)行[1]。體育課程標準中,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通過轉變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等方法著力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以此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就業(yè)和生活中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況。體育課程的理念就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健康狀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具備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況學生才能具備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的良好基礎。同時也只有做好體育課教學改革才能確保學生不斷的以身體素質的提升推進全面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二、當前影響高職學生身體素質的原因分析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并不理想。在一項針對學生身體素質所做的調查中,有30%的學生身體素質評估成績?yōu)椴患案瘢?0%的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僅在及格線以上,而堪稱優(yōu)秀者僅為9%。導致高職學生身體素質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就業(yè)壓力過大導致學生無暇顧及身體鍛煉。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企業(yè)為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需要,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因此也被迫增強自身的就業(yè)競爭力。尤其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他們不僅要具備一個良好的文化課基礎和理論水平,同時還應當有過硬的職業(yè)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為此他們輾轉于課堂學習和實訓基地的實習中,以此提升實踐和理論兩方面的知識能力。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使他們逐漸忽視了身體素質的提升。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有些高職院校直接取消畢業(yè)生的體育課程。究其原因就是要將一些資源和時間都用在學生就業(yè)競爭力的提升上。因此,從這個角度可以說,學生的就業(yè)壓力擠占了他們參加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的精力。
2.高職院校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鍛煉時間。目前高職院校的作息時間表主要突出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大量的時間都安排為文化課程。例如一些高職院校的上午四節(jié)課,下課之后就是午飯時間,學生沒有時間進行體育活動。下午一般為兩節(jié)連上。放學時間一般也都在四點左右,而下課之后食堂餐廳已經開放,大部分學生都去了餐廳。食堂開放時間的不規(guī)范,與整合教學的結合程度不密切這些原因導致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點。從而也使得他們是去了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3.學生主觀原因也是影響目身體質的重要因素。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身體素質對綜合素質提升的意義。他們普遍認為,只有學好文化課,鍛煉出實際的工作技能才是他們進入高職院校的唯一目的。沒有認識到體育斷糧對他們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性,也沒有認識到身體素質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道路多么重要[2]。造成這種認識誤區(qū)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學校的教育,尤其是體育課程長期以來僅重視實踐課程的安排。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都是在操場上進行。沒有統(tǒng)一的理論課學習,教師也沒對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鍛煉意識進行單獨的教育和培養(yǎng)。因此在這種現(xiàn)狀的影響下學生主觀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
三、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的對策
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對體育教學和學生身體素質給予更高程度的重視。高職院校領導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素質教育的內涵。它不僅是學生職業(yè)素質的提升,同時還包括身體素質在內的綜合素質。一個良好的身體條件是學生學習和今后工作的基礎。同時這些層面的教學工作也應當是高職課程資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因此在這些方面還應當著力提升和加強高職院校在這些方面的認知程度。具體而言,政府教育部門應當開展對高職院校領導的培訓工作。邀請業(yè)內專家學者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進行科學的、系統(tǒng)的講解。同時在這些方面還應當著重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
其次,豐富體育選修課內容。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是提升身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同時也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基本影響因素。因此,提升體育教學效果應當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開發(fā)和完善課程資源體系應當重視必修課與選修課的結合程度。將一些在課上難以完成的體育醒目轉化為選修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選修課的學習。選修課主要體現(xiàn)趣味性、知識性,能夠產生對學生的吸引力。使他們主動的參與到選修課中的體育鍛煉中。
最后,高職院校應增加體育教育經費投入。當前影響體育教學效果不佳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學設施不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器材老化,場地狹窄等問題。這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的發(fā)展中遺留的老問題,高職院校面臨嚴峻的人才培養(yǎng)任務,將大量的有限資源都投入到實踐基地建設,人才引進、院校規(guī)模擴張中。而對于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相對不足。因此,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還需要加大對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完善體育器材,優(yōu)化學生鍛煉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肇濤.利用反饋信息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2)
[2]劉平.對體育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幾點認識[J].成才之路. 2008(34)
作者簡介:
李明(1968.10-),男,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