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圣寬
摘 要:超甜玉米珍甜5號是丹東圣園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種子研發(fā)中心以M-HLT-2為母本,以T-HLT-1為父本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新組合。該組合中晚熟、抗病、抗倒、皮薄、甜脆、穗型美觀、籽粒較深,商品性極好等特點。
關鍵詞:超甜玉米;珍甜5號;選育
近年來遼寧、吉林兩省鮮食及加工的超甜玉米發(fā)展較快,生產(chǎn)用種主要來源是由國外和南方各省引入。遼寧省、吉林省自育品種較少,不能滿足適應本地區(qū)生產(chǎn)和市場的需要。而從南方各省引進的品種大多不適應遼寧、吉林兩省的春季低溫、干燥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低產(chǎn)、多病、個高、晚熟等,生產(chǎn)極不穩(wěn)定。為了解決適宜遼寧、吉林兩省早春、低溫、干燥生態(tài)壞境種植的生產(chǎn)用種問題,我公司從2007年起開展超甜玉米新品種選育研究。2009年組合M-HLT-2×T-HLT-1在品種比較試驗中表現(xiàn)突出,命名為珍甜5號。
1 選育過程
珍甜5號:是由M-HLT-2×T-HLT-1兩個自交系雜交而成的單交種。該品種株高240~260厘米,穗位110厘米,穗長22~24厘米,穗粗5.5~5.8厘米,穗行數(shù)14~16行,株型半緊湊型,葉色深綠,果穗長筒型,籽粒黃色,穗軸白色,籽粒深度1.02厘米,花絲綠色,花藥黃色,葉鞘綠色,百粒重15克??沟狗?,抗大小斑病,平均畝產(chǎn)鮮棒1 356千克。
母本:M-HLT-2是美國超甜玉米雜交種經(jīng)5代自交獲得純系,該親本株高180厘米,穗位9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皺,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穎殼綠色,花絲綠色,花藥黃色,葉鞘綠色,抗病,抗倒伏。
父本:T-HLT-1是泰國超甜玉米雜交種經(jīng)4代自交獲得純系,該親本株高210厘米,穗位10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皺,穗軸白色,籽粒黃色,葉鞘綠色,花絲綠色,花藥綠色,抗大小斑病,抗倒伏。
2 選育結果
2.1 產(chǎn)量:丹東市圣園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種子研發(fā)中心2009年春季新組合品比試驗中,每667平方米產(chǎn)鮮穗1 300千克。2010年春在遼寧省的品比試驗中,畝產(chǎn)鮮穗1 410千克。2011年在吉林省品比試驗中,畝產(chǎn)鮮穗是1 360千克。三年來共試驗76個點,1個點減產(chǎn),75個點增產(chǎn),平均畝產(chǎn)鮮棒1 356千克,比對照組沈甜6號增產(chǎn)24.6%。
2.2 農(nóng)藝性狀:珍甜5號屬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遼寧春播100天,吉林春播110天,該品種葉鞘綠色,株高240~260厘米,莖稈粗壯,株型半緊湊,葉色深綠,果穗長筒型,籽粒黃色,穗軸白色,籽粒深度1.02厘米,花絲綠色,花藥黃色,雄穗分枝16~21條,花粉量大,穗位110厘米、穗長22~24厘米,穗粗5.5~5.8厘米,果穗重每棒平均500克左右,穗行數(shù)14~16行。中期生長勢強,抗風,抗倒伏,高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抗莖腐病和紋枯病,抗軟腐病和病毒病,品質綜合評分90.8分。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地塊選擇:選擇土壤疏松、肥力較高、土層深厚、排灌方便、陽光充足,通風透氣地塊種植。
3.2 隔離種植:要求在種植地400米范圍內(nèi)不能種植其它品種或播期間隔20天以上,盡量避免連作。
3.3 適期播種:選擇一級種子,播前曬種1~2天,以增加種子活力,有利于全苗。播前浸種4~6小時,以提高其出苗率。遼寧、吉林地區(qū)春播4月20日至5月20日播種,播深2.5~3厘米,每667平方米種植3 000株,播種量每畝1.2~1.6千克。
3.4 水肥管理:超甜玉米前期長勢較弱,加強苗期管理十分重要。既需水又怕水,必須合理排灌,遇澇害要及時排水,遇干旱要及時澆水,苗期土壤持水量要保持在50%左右。撥節(jié)后保持在60%~70%。抽雄揚花期間土壤不能干旱,“花期干旱,減產(chǎn)一半”。此時土壤持水量應在70%~75%,為獲得高產(chǎn)應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適施壯桿肥,重施攻穗肥。施肥比例為基肥占全部肥料中的40%~50%,苗肥占10%,壯桿肥占15%,攻穗肥占25%。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nóng)家肥1 500千克,尿素10千克,鈣鎂磷肥25千克,氯化鉀10千克作基肥,在大喇叭口期或授粉后7天左右施攻穗肥。每畝施尿素25千克,開穴深施,以提高肥效。
3.5 病蟲害防治:每2~3年與其它作物輪作一次,消除田間雜草。作基肥用的農(nóng)家肥要充分腐熟。防治地下害蟲地老虎和螻蛄,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浸泡大白菜葉20分鐘,在傍晚撒在田間誘殺。防治玉米螟和棉鈴蟲可在小苗4~6片葉時噴菊酯類農(nóng)藥一次,在玉米撥節(jié)-喇叭口期用阿維菌素或蘇云金桿菌對準喇叭口連噴2次,每7天1次。防治蚜蟲可用比蟲啉或抗蚜威噴霧;此外,用戊唑醇種衣劑包衣,種子可有效防止玉米黑絲穗病和瘤黑粉病。超甜玉米從抽雄—采收時間較短。抽雄后嚴禁使用呋喃丹,甲胺磷等高毒農(nóng)藥,以保證青穗質量和食用安全。
3.6 適時采收:珍甜5號在授粉后25天左右進行采收,如果采收過早,籽粒灌漿不充分,營養(yǎng)物質積累少。若采收過晚,則籽粒內(nèi)大部分可溶性糖和水溶性多糖被轉化為淀粉,籽粒甜度大幅度下降,果皮變厚失去超甜玉米特有的風味。采摘下來的鮮玉米果穗糖分下降快,最好當天及時上市出售或加工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