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甫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現(xiàn)狀,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數學是高中教學中的主要學科,雖然數學的教學一直都處于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效率仍舊不是特別高。老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與學生實現(xiàn)互動,真正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切實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xiàn)狀問題高中數學教學改進新課程改革提出,增強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現(xiàn)在的高中生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成為教育者的共同話題。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數學興趣的建立都是在數學課堂上形成的,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學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實現(xiàn)與學生的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做大限度的開發(fā),努力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主體和客體顛倒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在整個教學中居于主體地位,而學生深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數學的學習中居于客體地位。老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刻意將自己擺在主體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中老師采用“滿堂灌”的方法,忽視了客體的存在。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評價機制存在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其評價機制是判斷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需要對評價機制進行完善和周密的制定。但是,很多學校以調查問卷、訪談、座談的形式來考察高中數學教學的效果,這種評價機制不能找出教學存在的根本問題,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學生害怕老師不敢在調查問卷上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導致了教學評價機制形同虛設。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進研究
(一)老師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
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老師要積極建立“問題情境”,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學內容多為計算,內容比較枯燥,而且教學內容多而深入,學生很容易分散精力,在聽課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倦感。老師要著力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的問題,學生精神渙散會造成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在設置問題時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老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合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答,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受到課堂氛圍的感染后,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于課本,但是,也要實現(xiàn)課本知識與實際的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可以體驗到生活,就會產生共鳴,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在課堂上,老師要盡可能多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更簡單的解題思路,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老師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老師在教學中是以傳授知識為主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時,老師一定要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盡量通過自己的思考解答問題。在上課之前,老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預習的習慣,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對書本知識有大概的了解,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自行解決問題。學生有了充分的預習后,在課堂上便能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老師也可以加快教學進度,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有很多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時,老師不要急于讓學生知道問題的答案,探究問題的過程比答案更重要,老師一定要對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驟引導學生,把解題思路講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解答出題目。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時,老師一定要在細微處多加注意,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一定要細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會改善。
(三)老師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現(xiàn)在,教育理論越來越完善,各種教學手段也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結合的手段,將任務驅動教學、探究式教學法有機結合。有些知識點比較繁雜,老師要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按照教學目標先把知識點整理清楚,然后把要講授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在講課時按照一定的順序,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問題的探討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四)老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
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學習幾何時,有些圖形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動態(tài)和立體的圖形可以幫助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數學的教學中,有很多知識比較抽象,老師不能用語言描述清楚,因此,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的圖表,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老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一定要運用合理,不能讓多媒體技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要將多媒體課件與講解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老師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
建立良好的數學環(huán)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自主的教學氛圍,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老師要摒棄傳統(tǒng)模式下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避免思維定勢的影響
老師要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消除思維定勢對學生的消極影響,老師可以通過設置診斷性的題目,讓學生先解答,在學生在思維定勢的引導下解答出題目后,老師再用推理和論證等方法證明學生的思維存在誤區(qū),這樣學生的印象會比較深刻,老師要在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中引導出正確的結論。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提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的成績是密切相關的。現(xiàn)在的高中生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成為教育者的共同話題。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數學興趣的建立都是在數學課堂上形成的。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師要采取合理的方法,通過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等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洪秀滿.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設計問題現(xiàn)狀的調查\[J\].中國數學教育,2013,(2).
\[2\]邱國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