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谷
我在教書這一行業(yè),已度過了三十多個春秋,經歷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F在正是面臨教育均衡發(fā)展階段。對于我們來說,最熟悉的,還是天天與之打交道的是學生,在工作之余,想象感觸最深的還是課堂教學,何謂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課程。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活動,不同的學習效果。在我看來,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兒童,由于自控能力低,又特別好動。所以,我在教學中采取游戲的方法教學,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接受知識。下面略談幾點我在中利用游戲對學生進行教學的一些案例。
一、利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教學“米和厘米的認識”這一節(jié)時,首先,我問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做‘游戲呀。”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喜歡。”那我們就來做個“物品競猜”的游戲。但我們猜的是物體的長度,。誰估計的離實際長度最為接近,我就獎勵誰一朵小紅花。我給同學們出示競猜的物品—一枝鉛筆。請你們猜猜它的實際長度,并說出理由。李網說:“這枝鉛筆的長度大約是20厘米。我把手中的鉛筆和我的尺子比了比,差不了多少,所以我猜鉛筆的長度大約是20厘米?!背滔那镎f:“鉛筆的長度大約是17厘米。我的鉛筆盒大約是20厘米。鉛筆能裝進去,說明鉛筆肯定不到20厘米,所以我猜測它的長度大約是17厘米?!焙悾骸斑@枝鉛筆的長度大約是15厘米,我用目測的方法。它大約一拃,我的一拃是15厘米。所以我估計這枝鉛筆的實際長度大約是15厘米?!蔽医o同學們講:“這枝鉛筆的實際長度是18厘米。獎勵程夏秋同學一朵幸運小紅花,愿幸運之神永遠伴隨著你?!蔽疑线@堂課,使學生和我都感覺到了課堂生活的快樂。
二、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注意力時間短,可卻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我認為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到形式多樣,有趣的游戲中,化機械重復,枯燥乏味的練習為趣味性的活動。在游戲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例如,在教學“米和厘米的認識”這一節(jié)時,其中我就和學生一起做一個名叫“是真是假”的游戲。我在黑板上板書:A、王老師的身高是2米多;B、黑板的長邊大約是3米。請同學們說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并說出理由。同學甲說:“王老師的身高是2米多。這是假的。因為我爸爸的身高是170厘米,您比我爸爸矮,所以你的身高肯定不到2米。”同學乙回答:“黑板的長邊大約是3米,這是真的。我雙臂左右伸直大約是1米。剛才我到黑板黑板那兒試了試,有3米多。所以我判斷是真的。這樣在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開動大腦的思維。
三、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我和學生在游戲中教與學。使學生在游戲中完成了教學目標。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計能力和判斷能力。新課改理念提倡,學生要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者。在具體的活動中應該表現為“我要學”。這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有了學習興趣。40分鐘的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便是一種享受,一中愉悅的體驗。使學生產生越學越想學,越愛學的心理。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低段,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天性就是好玩,讓他們在一邊做游戲一邊學習數學知識。這樣會更加深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理解。是課堂教學不在是枯燥的老師教、學生學,而是師生合作完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