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劉芹是近兩年來最為耀眼的投資人。
自2012年至今,Morningside(晨興)合伙人劉芹主投的YY 、迅雷、UC等公司先后上市或被巨資收購。他4年前A輪進入的小米,現(xiàn)在傳聞估值已由最初的2億美元升至400億美元。
劉芹不諱言這個已被人觀察到的事實:他的成功與雷軍有直接關系?!芭c雷軍相識,是我投資生涯成長過程中的幸運機遇,他是我的良師益友。與他的深度交流,打開了我的眼界?!眲⑶蹖Α秳?chuàng)業(yè)家》說。
“雷軍對于劉芹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UC優(yōu)視董事長俞永福說,“因為基本上雷軍投資成功的幾個案子都跟劉芹分享了?!?/p>
在2014年晨興CEO峰會上,雷軍又提到了他的“臺風口”理論。從表面上看,對于劉芹,雷軍自己似乎已經成為了“臺風”。
劉芹成為明星投資人,僅僅是跟著雷軍投資這么簡單嗎?
“但是不能抹殺劉芹的能力,”俞永福接著說,“這些項目里面他有些就沒投,比如VANCL。”
沒有投凡客,成為反對“劉芹不過是靠雷軍”論的主要理由,但劉芹自己并不在意這個還算有力量的論據(jù)。他說,“我們整體上對電商沒有激進地押注,也許我們當時的保守就是錯的。我們確實沒有投凡客,但是我們也同樣錯過了京東。”
他曾坦率回應相關疑問:“雷軍的項目那么多,我們合作的也就8、9個。雷軍也不是只找我們,我們有自己的判斷。只是我們接的雷軍項目中,明星項目的比例高而已。”
“明星項目比例高”的意味不言而喻。
Morningside本來是香港陳啟宗、陳樂宗兄弟的家族基金,2007年在劉芹等人的提議下成為了開放式基金。劉芹在這個基金里做了15年,從一個“拎包的”成為了合伙人。盡管他用了“熬”這個字,但這并非一個勵志故事。他的極強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是關鍵。
劉的一位晨興前同事對《創(chuàng)業(yè)家》表示,晨興早期的薪酬比較低,劉能忍耐這么多年,值得佩服。劉對《創(chuàng)業(yè)家》說,他從來不認為VC這個行業(yè)是靠高工資來作為回報的。在所投項目沒有結果的那些年里,他對自己是不是適合做投資人有過懷疑,但從未放棄這個行業(yè)一定會給有能力的人回報的信念。
和雷軍一樣,劉喜歡談大勢,談“順勢而為”。無論這是事后的總結還是他先知先覺,事實是,在PC互聯(lián)網(wǎng)初期他選擇了迅雷,在PC互聯(lián)網(wǎng)后期他選擇了UC、YY,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早期他選擇了小米。劉不否認運氣,但如果完全歸于運氣,也缺乏說服力。
除了對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深入理解,被眾多所投項目創(chuàng)始人一致稱道的,是劉芹跟他們是朋友。他們見慣了高高在上的投資者,因此對“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創(chuàng)業(yè)者”的劉芹好感十足?!拔乙膊蝗偹麄?,”劉芹說,“也不看低人家,無論從投資還是其它方面能幫就幫?!痹诒煌墩呖磥恚瑒⑺e累的行業(yè)經驗比錢更有用。
可能還是要說到運氣。認識雷軍,劉芹有了“眼界”和投資項目;為Morningside工作,他獲得了自己服膺的價值觀。陳氏家族所做的巨額捐贈已漸漸為人知曉,晨興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樂宗先生接受《創(chuàng)業(yè)家》專訪時說,“一定要把錢用到對人類有貢獻的地方”。陳先生認為劉芹等同事與家族在價值觀上高度一致。在劉芹看來,投資與慈善是一回事:都是“用來幫助這個社會,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的”。有了這個信念,他所說的“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創(chuàng)業(yè)者”、與創(chuàng)業(yè)者成為朋友就不再是空談。
劉芹說,他經常提醒創(chuàng)業(yè)者,對自己要有“不偏不倚的認知”:你應該搞明白,哪些是你的能力,哪些是機遇,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他也經常對自己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