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曄
9月15日,在江蘇南京舉行了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揭曉暨頒獎系列活動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七大項共51個獎項。讓人驚喜的是,其中有四席獲獎者來自浙江,他們是“杭州灘簧”牡丹獎節(jié)目獎《美麗的眼睛》表演者馮小娟、朱麗君;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溫州鼓詞代表性傳承人陳忠達;另兩位則是剛剛三十出頭、嶄露頭角的“新人獎”得主,杭州滑稽藝術劇表演家董其峰和紹興蓮花落表演家施金裕。
作為中國曲藝界的國家級最高獎項,兩年評選一屆的牡丹獎含金量非常高,有人稱之為“曲藝界的奧斯卡”。
是什么力量,讓浙江曲藝發(fā)展花團錦簇;又是什么力量,讓浙江的年輕表演者人才輩出?帶著這樣的問題,我采訪了剛剛獲得牡丹獎“新人獎”的杭州選手董其峰。
“生長的環(huán)境成就了我”
其實,大多數(shù)杭州市民對董其峰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在杭州電視臺一檔廣受百姓歡迎的脫口秀欄目《開心茶館》中,那個操著一口紹興鄉(xiāng)音、長相憨厚的“小董”,正是董其峰。此外,《我和你說》《生活大參考》等本土節(jié)目也都有他的參與。
但是,及至采訪他時我才知道,這個年僅33歲的“大男孩”,已經(jīng)有了一長串讓人艷羨的頭銜—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院長、杭州杭劇改革組組長、杭州杭劇團團長、浙江省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談及這些,董其峰卻顯得很謙虛,他說,能有今天的成績,和自己成長之路上的每個人的幫助分不開?!白钤玳_始對滑稽曲藝表演產(chǎn)生興趣,是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我老家在紹興,紹興是曲藝之鄉(xiāng)、戲曲之鄉(xiāng),是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的發(fā)源地,又有大家熟悉的紹興蓮花落等戲曲、曲藝,紹興人好像都會哼幾句戲曲。媽媽在家里做家務時經(jīng)常會放一些蓮花落聽,從此耳濡目染就學進去一些?!倍浞逭f,到了初中時,他就對文藝表演流露出特別的愛好,擔任學校的文藝部長,也因此選定了今后要走的道路。
1997年,董其峰如愿考入杭州藝校曲藝班接受專業(yè)訓練?;貞涍@段求學史的時候,董其峰的話語就滔滔不絕,他講起了許多銘刻在記憶深處的事情:“滑稽曲藝演員不像大多數(shù)人想象的那樣,整天在教室里練嘴皮子。我們需要到各地學習地方方言,接觸百姓,以使在舞臺上塑造的角色更貼近生活,人物形象更逼真?!?998年暑假,董其峰和同學為了學習滑稽戲的基本方言上海話,專程跑到上海正廣和飲用水廠打工兩個月。為了營造學習語言的良好環(huán)境,董其峰每天找各類上海人聊天,“一開始我講的上海話蹩腳,正宗上海人一聽就說我是浙江人。經(jīng)過努力,后來我們的上海話慢慢從上海外圍跨進了上海市區(qū),連正宗上海人都不太分辨得出了?!?/p>
就這樣刻苦又快樂的三年之后,董其峰成了杭州滑稽藝術劇院的一員,也開始了他長達14年的專業(yè)表演史。
“堅守在這個舞臺上就能出成績”
“曲藝表演和拍電影確實不一樣,我們需要一次成型,說錯了也是一次,說對了也是一次,觀眾不允許你重來,所以我需要在臺下反復地練習,至少要對得起觀眾和自己喜愛的職業(yè)?!边@番話,是董其峰對自己多年來所從事職業(yè)的總結。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在21世紀初,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的十幾年里,堅守在曲藝的舞臺上?!爱敃r我們班共23個同學,最終只有6個還干這一行,不少人轉行去做了影視劇演員,因為那個成名快?!?/p>
回憶最初的表演經(jīng)歷,董其峰的第一感覺是演出任務非常繁重,上山下鄉(xiāng),每年參加各類演出300多場,高峰期甚至多達500場。仔細算一下,幾乎每天都要演出,有時一天要演兩到三場。他不顧勞累,一直在努力揣摩,提升自己。“我記得有一次和搭檔演出小品《打針》,由于在表演時搭檔太用力,把我打針時坐的椅子給踢散架了,臺下的觀眾也知道這是演出事故,笑得前仰后合,我們倆也笑場了。最后,我臨時加一句:‘護士,你以前是不是散打運動員?圓滿收場。這事兒讓我更加體會到,滑稽曲藝演員不僅需要生動自然的表演,而且要有應急應變能力?!?/p>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初出茅廬的“菜鳥”董其峰,正是憑借這個小品《打針》,摘得浙江省曲藝界最高獎“笑星獎”。
也就是在2003年,董其峰經(jīng)杭滑老藝術家金小華的推薦,拜上海著名滑稽戲表演藝術家“老娘舅”李九松為師,成為李九松的關門弟子。再之后,董其峰的演藝之路就順風順水,其實成功背后的艱辛只有他自己和家人知道。如今他晉級國家級新人獎,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董其峰本人談起這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的獲獎經(jīng)過,至今還是興奮不已:“小品《考驗》是我2012年底創(chuàng)作的,因為詼諧幽默又具有教育意義,此前在第九個‘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時,就在杭州市傳統(tǒng)戲劇曲藝巡回演出中大獲好評。所以對內容本身,我們是很有信心的。”
“只要老百姓喜歡就一直演下去”
除了董其峰之外,這次獲牡丹獎嶄露頭角的其他幾位曲藝工作者,也都值得一提。他們或者身負絕技,見證了曲藝藝術的歷史,比如“杭州灘簧”表演者馮小娟擔任杭州市余杭區(qū)文化館副館長、余杭區(qū)戲劇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曾獲全國第十四屆和十五屆群星獎、全國第六屆牡丹獎文學獎等一系列獎項。另一個表演者朱麗君曾榮獲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中國戲劇獎”優(yōu)秀劇目獎、亞洲音樂舞蹈藝術節(jié)金獎、全國戲曲演唱大賽專業(yè)組金獎等獎項;比如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溫州鼓詞代表性傳承人陳忠達,從小隨父學習溫州鼓詞,從事曲藝表演藝術,演唱溫州鼓詞至今,改編演唱了大量溫州鼓詞曲目,且多次獲得省、市曲藝會演的各類獎項;再比如1983年出生的紹興蓮花落演員施金裕,雖然年輕,但她的作品紹興蓮花落《十八相送》,已在巴黎中國曲藝節(jié)獲盧浮金獎。
其實,他們身上的特點,正是浙江省在文化大省建設中曲藝文化建設的縮影。這兩年,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給浙江曲藝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紹興蓮花落在幾代曲藝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已譽滿全國;溫州鼓詞以特有的生存方式和市場效應為全國曲藝界所矚目;通過大量的演出和比賽,“杭州灘簧”、“象山唱新聞”、“寧波走書”、“紹興平湖調”、“杭州評話”、“杭州小熱昏”、“余姚雀冬冬”、“浦江什錦”、“紹興詞調”、“湖州三跳”等小曲種在近幾年都走上了大舞臺,出現(xiàn)了很好的開端。據(jù)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全省能在舞臺上呈現(xiàn)的曲種已經(jīng)多達20余種,其中不乏“四明南詞”、“紹興詞調”、“宣卷”這些歷史上曾經(jīng)名聞遐邇、但隨著時局變遷一度銷聲匿跡的曲種。
另一方面,浙江曲藝界不斷致力發(fā)掘培育新人,給一些條件好的曲藝演員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拜師學藝、潛心修煉,為他們量身定制作品,幫助他們熟悉觀眾、了解觀眾,從而達到在演出中學習、在演出中提高的效果。同時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民間的曲藝人才資源,讓孩子們更多地接觸曲藝、熟悉曲藝,從中培養(yǎng)曲藝的后繼之人。麗水縉云官店村有一位酷愛民樂、潛心教學的鄉(xiāng)村音樂教師,教出了50多個會彈奏民族樂器、演奏婺劇音樂的孩子。浙江省曲協(xié)發(fā)現(xiàn)了這個群體后,挑選了11個孩子,幫助他們排演了一出蘭溪灘簧《古村戲韻》。節(jié)目一上演就大獲好評,成為浙江省推薦參加央視和中國曲協(xié)聯(lián)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的首選節(jié)目,并一舉奪得了一等獎。鄉(xiāng)村教師獲得了園丁獎,浙江省曲協(xié)獲得了組織獎。這個節(jié)目還被邀請參加了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青少年藝術節(jié)電視晚會。2013年,浙江省選送的杭州小熱昏《敬老盡孝》、溫州鼓詞《五官的奧秘》和紹興蓮花落《馬路邊的一分錢》獲得第五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二等獎。其中,杭州小熱昏《敬老盡孝》和溫州鼓詞《五官的奧秘》還榮獲第五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作品獎。2014年,國家級非遺項目金華道情和紹興蓮花落一起參加了第六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蓮花落《一顆米》獲一等獎,金華道情《田雞飛上天》獲三等獎,首闖全國大賽的兩位小演員獲新苗獎。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實,正如董其峰在獲獎時所說的那樣:“只要老百姓喜歡,我就會一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