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進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可見興趣是學習漢字的先導。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一、編兒歌識字
兒歌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文體,不僅韻味強,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便于記憶。比如在學習“攀”這個字,它結構很復雜,總體分上、中、下結構,而上部分又可分為左、中、右結構,識記時光靠字形分析是很困難的,用編兒歌的方法來識記卻有意想不道的效果。上邊林中間的部分就像兩條交叉的路,我和孩子們一起編兒歌“上邊樹木長得茂,林中兩條交叉道。下邊伸來一大手,攀字生得真奇妙。”多么形象、生動的比喻!我常常對孩子們編的兒歌贊不絕口。借助這樣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二、歸類識字
從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學時,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能提高學生識記效果,又能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的范圍。例如:教學“樹、松、柏、楊、梨、枝、材”這些字,它們都是形聲字”。我先引導學生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最后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系”。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
三、情境中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單純的識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時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學《做什么事最快樂》一文中,配合課文內容,我制作了生動的課件:一只可愛的青蛙,正要過河呢!河中間有一片片碧綠的荷葉,荷葉上是這一課要認識的生字。當學生被吸引時,我適時地說:“這只小青蛙想過河,可是遇到了困難,同學們愿意幫幫它嗎?”“愿意!”學生的回答十分響亮,他們的熱情被調動了起來?!昂?,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只要你能記住荷葉上的字,青蛙就能跳過河了?!苯酉聛?,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識記的方法多樣,看著因為自己的幫助青蛙一步一步地跳過河,學生臉上的喜悅不喻言表。整個識字的過程,學生的情緒始終很高,這主要得益于良好情境的營造。
總之,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選擇恰當?shù)淖R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