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韜 鄭世明
摘要:本文通過淺析喬布斯,闡述蘋果產(chǎn)品的理念與喬布斯精神的聯(lián)系。
關鍵詞:喬布斯 蘋果產(chǎn)品 設計
史蒂夫·喬布斯生于一九九五年,死于二零零一年,是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前CEO,是偉大的發(fā)明家,成功的企業(yè)家。大家一定很好奇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掀起一場如此狂熱的潮流,他是名校畢業(yè)?有著顯赫的背景?還是因為他很幸運?事實卻是他大學沒有讀完,身處工薪家庭,被親生父母遺棄,身患癌癥。而恰恰是他的出身和經(jīng)歷使他成為“蘋果”之父。他的出身和他的經(jīng)歷影響了他,他是自我矛盾的。喬布斯在商業(yè)上做出了成就,但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缺乏商業(yè)戰(zhàn)場上的絕對理性,所以他雖然一手創(chuàng)立了蘋果公司,但隨后也被公司解雇,不過最終他回歸蘋果公司所做的輝煌成就讓很多人折服。他的自我矛盾非常突出,他一邊信佛教,追求精神的安寧,但他處事態(tài)度卻像一把利劍,鋒芒畢露,氣勢凌人。矛盾使得喬布斯思維豐滿,支撐了他強大的內(nèi)心,強大到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那么想要知道喬布斯為何創(chuàng)造出了蘋果這種受人矚目的產(chǎn)品的,我們要從他的過去講起。喬布斯的親生父母生下他后由于未婚先育,而且當時太過年輕,所以就想讓喬布斯被收養(yǎng),幾經(jīng)波折喬布斯被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收養(yǎng)。養(yǎng)父和養(yǎng)母將收養(yǎng)的事情在喬布斯懂事的時候告訴了他并且盡最大可能提供給喬布斯一個不僅溫馨而且適合他發(fā)展的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喬布斯多次轉學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收養(yǎng)本身對喬布斯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乃至造就了他以后的人格。在他缺乏安全感的世界里,他具有選擇恐懼癥,所以他能創(chuàng)造出蘋果這樣的產(chǎn)品,下文會有詳細說明。也就是說喬布斯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大眾的一員,他認為自己是注定不平凡的,從而給自己安慰,安慰他被親生父母所拋棄的事實,這就是他行為如此怪異并且還如此自戀的原因。他只有不停的前行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他把他的靈魂放入了他一手締造的容器中一一蘋果產(chǎn)品。
1、剝奪用戶自由的蘋果產(chǎn)品
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而喬布斯的“蘋果”也一樣,甜美而帶有一絲邪惡。浮士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為了求知而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在電子交互世界當中,用戶就扮演著浮士德,人機交互和用戶體驗就是知識,用戶對產(chǎn)品的控制自由就是靈魂,而喬布斯就是魔鬼。用過蘋果的人都應該有所共鳴,那就是束縛性太強,蘋果剝奪了用戶的自由,那是因為喬布斯堅信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喬布斯想如果用戶根本就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為何我不創(chuàng)造未來給他們看呢,用戶既然不知道需要什么,那么就由我來給他們制定吧。在看似給了用戶選擇權的同時徹底廢除用戶的選擇自由,而僅僅讓他們在喬布斯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得到滿足。舉個例子,就像大自然幫我們設定好了眼淚從眼睛流出那樣,你就不必再為眼淚是從鼻子留出還是耳朵流出煩惱了'有時候沒得選反而比眾多選擇而不知所措更來得讓人安心,再舉個簡單的例子,豪華的自助餐,選擇權在于用戶,但你細想一下,真正的操刀者是酒店本身而非用戶,用戶得到的永遠是酒店為你準備好的。在主流社會人群中很少是技術左派,所以喬布斯這一作為很受大眾追捧和擁護。不要想著在ipod上播放任何格式的音樂,不要想著兩臺iphone可以藍牙互傳文件,不要想著在自己的iphone上插上SD卡,不要想著能在背面更換電池,因為在喬布斯看來這些都不在“自助餐”范圍內(nèi),我們有著比這更好的選擇:你只需將你的信用卡掛在itunes商店里,那里有聽不完的音樂何必操心格式問題呢;想傳文件?Icloud有足夠空間完全滿足你;你想將電池取下?在這一部電話報廢前我們一定有更好的產(chǎn)品上市了,歡迎體驗。那么為何大眾即使失去“自由”還為蘋果產(chǎn)品買賬呢?是因為人類天生的奴性,自由讓人害怕,世界上沒有徹底的自由,徹底的自由反而給人們不安全感,喬布斯抓到了這一點,喬布斯做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控制,讓用戶認為“是的,事情就應該如此”,喬布斯在電子產(chǎn)品領域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2、像藝術品的蘋果產(chǎn)品
很多人認為喬布斯是藝術家。因為大眾認為美的就是藝術。蘋果公司的產(chǎn)品比同類產(chǎn)品要酷要美的多,所以大家就把喬布斯當成是藝術家了。正如喬比斯所說蘋果產(chǎn)品真的很炫很酷,當你只看到外形就想擁有它。但我們必須知道美的不一定是藝術,藝術也不全是美的,兩者構不成必要或者充分條件。對于喬布斯而言,探究藝術可不是他的目的和中心點。喬布斯和他的設計師們從很小很簡單的產(chǎn)品出發(fā),但每一步都經(jīng)過他們的深思熟慮,他們?nèi)シ绷艉?,將不需要的功能統(tǒng)統(tǒng)刪減,留下精華作為核心,給用戶以開門見山一目了然的效果,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圍繞的是產(chǎn)品,所以他們更像是匠。當然喬布斯具備藝術家的特質(zhì),他充分將藝術和科學相結合,去追求未來,他也堅信自己正在創(chuàng)造未來。在1980年初,圖形界面和鼠標操作還不被大眾認知,但喬布斯堅信這就是未來,所以喬布斯逼迫用戶去體驗鼠標和圖形界面,不給用戶任何選擇余地,因為麥金塔一代沒有以前的導向鍵了,當然事后證明喬布斯的眼光之獨特和有遠見,如今圖形界面和鼠標已經(jīng)成為主流。同樣的在2007年初,喬布斯認為手機觸屏才是手機的未來,于是iphone整個設計沒有了鍵盤,只有一個功能鍵,讓用戶被迫去體驗,然而他又成功了,引領了手機的發(fā)展方向。喬布斯在自己認定的事上絲毫不妥協(xié),他就是逼迫用戶去接受未來。喬布斯在追隨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同時也一直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他認為美存在于方方面面,從細節(jié)和用戶體驗入手做成一種理念被人們接受,一個冷酷的機器也可以是美的,因為它具有了靈魂。拿iphone來講,他定位它是一部通信工具,所以人們要隨身攜帶,喬布斯想讓用戶是因為喜歡iphone才帶在身邊而不是被強迫通訊而帶在身上,所以它可以聽音樂,看視頻,玩游戲滿足用戶的喜好,拿聽音樂來說他又恨據(jù)這個功能設計了音樂商店,喬布斯把重心設立在用戶體驗上,方便于用戶,同時讓用戶覺得產(chǎn)品仿佛是自身的一個器官,是自身的一種延伸,他們用起來方便而且簡單自然,不用在操作中時不知所措。再回到iPhone手機外觀,它既要便攜而且要操作簡單,所以你看到了蘋果的外觀一薄再薄,將它無用的裝飾統(tǒng)統(tǒng)砍掉,簡潔的按鍵,甚至單手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所有這一切的設計給人干練輕巧的感覺,這也恰恰符合大眾的要求,形勢與功能完美的結合,這就是喬布斯一直所說的很酷的產(chǎn)品,他的酷還在于喬布斯將科技附在產(chǎn)品的載體上然后再用藝術的刻刀將它修飾,讓科技與藝術有機的結合創(chuàng)造出產(chǎn)品讓普通大眾享受最新的科技,不得不說光是這一點用戶們是應該感謝喬布斯的,讓我們享受到了產(chǎn)品的魅力,蘋果產(chǎn)品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3、喬布斯的特殊性格決定了蘋果產(chǎn)品
再回到喬布斯身上,他其實有著很多人格缺陷的,但正是這些缺陷造就了他,讓他真的與眾不同。當他的第一個正式女友克里斯,安懷孕的時候,喬布斯拒絕承認這和自己有關。這也是對他親生父母不滿的表現(xiàn),他想通過將自己的孩子遺棄去感知他父母當年遺棄他自己時的感受,他想體會那種感覺。學著換位思考對他以后的人機交互設定中的用戶體驗作了重要鋪墊。喬布斯是天生的演說家,他總能打動你,說服你。他的周圍伙伴都說他有“現(xiàn)實扭曲立場”。上帝給了他打動人的口才,給了他不屈服的意志,他甚至能扭曲現(xiàn)實逼迫人們相信他,然而他真的做到了他所說的,他一直堅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所以他在設計方面總是大膽嘗試。喬布斯在一些方面極為偏執(zhí),在麥金塔項目中硬件設計師伯勒爾(Burrell Smith)展示了他的主板設計圖,喬布斯認為內(nèi)存芯片很丑,工程師喬治,克洛(George Crow)質(zhì)疑喬布斯:“主板的作用在于功能是否強大,用戶是不會在意它長什么樣子的?!眴滩妓购苌鷼獾恼f:“我就會看!即使是裝在機內(nèi),我也要它盡量美一點。優(yōu)秀的木工不會用爛木材制造櫥柜的背板,即便大家都看不到?!眴滩妓够?000美元要求重新設計主板的板面,但行不通,只好用回以前的設計。喬布斯是個控制狂。對于設計第一款mac時,設計師們曾一度想在mac上加入擴張槽,用來供用戶來制定自己的機器。喬布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提議,喬布斯希望它是一款喬布斯方式的封閉而又完美的產(chǎn)品,到他離世他也是一直在堅持這個理念。他同時希望任何一款蘋果產(chǎn)品都不需要更換電池,因為他們是一體的完美不可分割的,喬布斯不允許別人對他的產(chǎn)品進行拆分,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喬布斯的不安全感貫穿了始終,他理想的產(chǎn)品就是一體的,猶如樹上懸掛的蘋果完美而誘人,是一體的不由外界干擾的,就像喬布斯自己希望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層保護膜,把自己罩在罩子里,如同荒郊狂風暴雪的天氣里你突然鉆進自己溫暖舒適的車里一樣安逸受庇護。喬布斯幾乎是將自己的情感生命投入到了他的產(chǎn)品里,要不怎么說“蘋果”賣的不是產(chǎn)品,而是理念呢。喬布斯的自戀和控制欲孕育出了蘋果這種產(chǎn)品,霸氣十足讓你無力反抗,心甘情愿成為喬布斯的“子民”。但是喬布斯卻在iPhone上改變了態(tài)度。他允許外部公司開發(fā)應用軟件,允許用戶通過應用商店下載到iPhone上使用,其實這也是換湯不換藥的障眼法,簡單點將就是喬布斯在軟件開發(fā)上,讓這些第三方開發(fā)商做代工而已,因為軟件依然依附在蘋果系統(tǒng)這個平臺上,而這么做既節(jié)省時間又提高開發(fā)效率,最后擇優(yōu)上架銷售,喬布斯是個聰明的商人。蘋果應用程序的上架也給開發(fā)者帶來效益,十幾億的下載量說明了問題,之后更多種類的應用程序上架,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可以說蘋果和蘋果軟件開發(fā)者出現(xiàn)雙贏效果。
4、喬布斯在蘋果產(chǎn)品中的不可替代性
蘋果失去了喬布斯就如同人失去了靈魂,喬布斯的雄心壯志和氣魄,加上他的才華給“蘋果”指引了方向。他是蘋果的靈魂,沒有人能否認這點,在喬布斯被蘋果公司解雇那段日子,蘋果完全是一灘爛泥,因為再沒有人比喬布斯更能知道蘋果要的是什么了,直到喬布斯回歸蘋果,才讓蘋果到達今天的輝煌。從古到今,一些大公司在鼎盛時期時往往都是他的開創(chuàng)者擔任CEO,由他們帶領前行,這不是偶然的,是必然,不得不說有時候公司是開創(chuàng)人部分靈魂實體化的表現(xiàn),是開創(chuàng)者身體的一部分,所以開創(chuàng)者對公司有著獨特的直覺。福特、標準石油(Standard Oll)、克萊斯勒、柯達、惠普、沃爾瑪、聯(lián)邦快遞、Intel、微軟、新聞集團、耐克、印孚(INFOSYS)、迪斯尼、甲骨文、宜家、Amazon、Google、百度和蘋果等等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大家一定也注意到了在喬布斯離世后蘋果公司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明顯不再是喬布斯的產(chǎn)品,其中之一就是IPHONE的屏幕的大小,喬布斯一直堅持的3.5寸屏幕是最方便人們單手操作的,這—原則被改,讓如今的iphone變得像一把匕首,影響了用戶操作,這件事對大部分用戶來說是失望的。我們失去了一位天才,失去了一位推動時代巨輪的巨匠。
喬布斯也是在為自己設計產(chǎn)品,因為他自己也是蘋果的忠實消費者,他與廣大群眾一樣喜愛這些酷酷的東西,他以自己作為用戶終端來做他的產(chǎn)品一他自己的產(chǎn)品。支持喬布斯的人通常有著和他一樣的理念和信念追求,所以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不只是購買蘋果產(chǎn)品而已,更多的是對喬布斯的個人支持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