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 要:《簡·愛》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女性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中夏洛蒂以女性作家的獨特視角通過描寫簡·愛勇于突破階級觀念,反抗命運追求自己婚姻幸福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值得贊揚的女教師形象,展現(xiàn)了簡·愛堅持經(jīng)濟獨立,追求平等,選擇真愛的獨特愛情觀。
關(guān)鍵詞:夏洛蒂·勃朗特;《簡·愛》;話語;愛情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2-0-02
19世紀的英國,隨著女性解放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女性作家也逐漸在文學(xué)的歷史舞臺上綻放光芒,這打破了一直由男性作家統(tǒng)治文學(xué)的狀態(tài),并為女性在文學(xué)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quán)提供了條件。夏洛蒂·勃朗特作為維多利亞時期一名杰出的小說家,以其獨特的女性視角,打造出簡·愛一位窮困女家庭教師,不畏生活艱難和社會階級限制,勇于抗爭命運追求個人愛情的自強自立的女性形象,表達了維多利亞時期以男權(quán)為中心的社會中,女性不甘心做男性的附屬品,希望能追求自我價值和個人愛情的強烈心愿。美國批評家蘇珊·S·蘭瑟在他《簡·愛的遺產(chǎn):單一性的權(quán)利和危險》一文中也提出“《簡·愛》這一小說在為女性個人敘述聲音爭取權(quán)利和權(quán)威方面具有開拓性?!北疚臄M通過對作品中簡·愛的話語進行分析,試圖發(fā)掘簡·愛這一女性形象所具有的獨特愛情觀。
E·M 福斯特曾對小說家關(guān)于塑造人物形象有這樣的評述“作家可以大談人物的性格,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讀者聽到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它還能接觸到人物的冥思默想,甚至進入到他們的潛意識”。而為了達成這樣的效果,讓讀者對作品人物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作家對人物話語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正如福斯特所說“如果維多利亞女皇沒說‘我不愉快的話,跟她同桌的人就不會知道他不愉快,她的厭倦就永遠不為外界知道?!币虼耍宋镌捳Z在反映人物性格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夏洛蒂·勃朗特正是憑借對簡愛話語的精雕細琢將簡·愛堅強獨立、追求平等、尋求真愛的可貴愛情觀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一、堅持經(jīng)濟獨立:愛情的基石
女性要獨立就必定首先在經(jīng)濟取得獨立,這也是簡·愛在個人愛情道路上一直奉行的原則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將這種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簡·愛的腦中是因為:盡管維多利亞統(tǒng)治時期的英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民運動催促著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改革不斷進步,但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還沒有取得與男性相同地位和待遇,女性的婚姻仍然掌握在父輩手中,門第、財產(chǎn)仍然是左右婚姻的主導(dǎo)因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樣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簡·愛既無豐厚的財產(chǎn)又無高貴的姓氏,等待她的只能是一輩子的窮苦生活。在經(jīng)歷了里德舅母家的慘痛教訓(xùn)和在勞渥德學(xué)校的清貧生活后,殘酷的現(xiàn)實一遍遍地告誡著簡·愛,唯有獲得經(jīng)濟上的獨立才能博得他人的認可,才能讓自己覺得有尊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所以在羅切斯特為簡愛緊羅密布地準備兩人的婚禮,暢想兩人甜蜜的婚后生活時,簡·愛的回答則是“我不愿意做你的英國的塞莉納·瓦朗。我要繼續(xù)做阿黛勒的家庭教師,用這個掙得我的膳宿費和外加的一年三十磅。我要用那些錢來填制衣服,你什么也不要給我。”作為一個有著特殊婚姻觀念的女性在簡·愛看來經(jīng)濟的獨立是愛情的基石,沒有各自獨立經(jīng)濟的婚姻是不堅固的。因此,簡·愛如此認真地拒絕了未婚夫的奢侈禮物,堅持要繼續(xù)履行家庭教師的職責(zé),并要求在兩人婚后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幸福而不是依靠羅切斯特的金錢。這表明了簡·愛不想成為依靠他人生活的決心,她渴望用誠實地勞動自食其力獲得幸福,以保持自己在經(jīng)濟和人格上的獨立。而正是這樣簡單可貴的愛情觀,卻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心,讓他看到了簡·愛身上與其他女性不同的一面,也是珍貴的一面。
盡管在追求經(jīng)濟獨立的道路上,簡·愛的旅程是坎坷的,但當(dāng)簡·愛繼承了叔叔的遺產(chǎn)后她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經(jīng)濟獨立,她是快樂并自信的。盡管這時她與羅切斯特相隔甚遠,但她始終放心不下自己的愛人,所以當(dāng)她聽到羅切斯特的呼喚時,她毅然決然地回到桑菲爾德尋找自己的愛人。再次見到羅切斯特,她并沒有被已經(jīng)殘疾了的愛人嚇到,反倒是更加愛他。她說“我現(xiàn)在是個獨立的人了。很有錢,先生。要是你不讓我跟你住在一塊兒,我可以在你家旁邊建一所我自己的房子,你晚上要人陪伴的時候,可以過來我的客廳里。我不但有錢,而且還是獨立的;我自己可以作主了?!泵鎸?jīng)濟的獨立,簡·愛的內(nèi)心是快樂的,當(dāng)她充滿自信地說出這一番話后,她終于可以和自己的愛人真正的平等了。而這正是夏洛蒂想通過簡·愛的故事傳達給女性的信念,經(jīng)濟獨立是愛情的基石,沒有了男性經(jīng)濟的限制女性就可以自信地站在男性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身的愛意。
二、追求平等:愛情的保障
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中,女性往往被認為是情欲的象征,英雄男性身邊不可缺少的附屬品,金錢和上流社會奢侈生活的愛慕者,甚至是致使男性犯罪的誘惑品,因此女性盡管取得了經(jīng)濟上的獨立,也并不完全代表著其真正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因此追求真正意義上的婚姻平等,就使得簡·愛在當(dāng)時看似離經(jīng)叛道的愛情觀更加難能可貴。
平等的概念自簡·愛幼時在里德太太家就已經(jīng)生根發(fā)芽,面對自己寄人籬下的悲慘生活,小簡·愛發(fā)出了“不公平??!不公平啊!”的吶喊。而從那時起追求平等已經(jīng)成為簡愛的人生信條,更是簡愛愛情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觀念在作品中自始至終都支配著簡愛對自己的愛情進行選擇。首先,在成功將羅切斯特先生從大火中救出后,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感謝有這樣的回答“再說一次,晚安,先生。這件事上,沒什么欠情、恩典、負擔(dān)、恩惠可言。”面對自己主人一再表達出的感謝,簡愛并沒有表現(xiàn)出像其他仆人一樣,認為保護主人是自己應(yīng)盡的義務(wù)得到主人的感謝也是應(yīng)該的,相反她是站在人與人互相幫助的同一等級上對這份感謝進行回絕,在她眼中平等的互助是不需要回饋的。其次,在羅切斯特假意利用自己與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來試探簡·愛對他的感情時,簡·愛被激怒了。她大聲抱怨“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覺得無足輕重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能讓我的一口面包從我嘴里搶走,讓我的一滴活水從我杯子里面潑掉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在跟你說話,并不是通過習(xí)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jīng)過了墳?zāi)梗覀冋驹谏系劢谈?,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一方面,此處的語言中簡·愛用了一樣的靈魂,一樣的心,一樣的具有誘惑力,三個“一樣”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即相愛的兩個人是平等的,愛情中是沒有身份地位的差別,也不論長相的優(yōu)劣,真正的愛是兩個平等的精神的對話,不摻雜任何肉體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簡·愛的話語中沒有謙卑,更沒有順從,她不僅為自己也為所有長相平庸、出身貧困、沒有財產(chǎn),但卻有一直懷有赤誠的憧憬愛情的所有女性呼喚平等。最后,簡·愛在自己的婚禮上得知羅切斯特前妻的故事后,傷心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并決意要離開桑菲爾德,任憑羅切斯特怎樣勸說也無法挽回。“我得離開阿黛勒和桑菲爾德。我得一輩子離開你;我得在陌生的臉和陌生的環(huán)境中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你的妻子還活著,這是你今天早上還承認的事實。要是我像你所希望的那樣跟你住在一起,那我就成了你的情婦,不這樣說就是詭辯,就是虛偽。”面對羅切斯特的一再挽留,簡愛的回答是堅定的,盡管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是她不愿一輩子無名無分地做別人的情婦,更不愿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盡管她知道自己離開桑菲爾德就意味著失去現(xiàn)有的一切,舒適的生活、愛人的疼惜,但在簡·愛眼中這樣的以損害一方尊嚴為代價的愛情是不平等的,更是沒有保障的,她無法忍受自己愛人的欺騙,所以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簡·愛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尊貴和財富,放棄了曾經(jīng)讓她刻骨銘心的愛情,這樣的舉動無論在發(fā)生在一個多世紀前還是現(xiàn)在,都是驚世駭俗的。因此,簡·愛的離去更加深刻地展現(xiàn)了她不屈不撓的形象,不愿接受不平等婚姻的信念,和女性為了獲得尊嚴放棄一切的魄力。
三、選擇真愛:維護愛情的純真
在簡·愛可貴的愛情觀中,不乞求虛假的愛情,執(zhí)著地追求真愛這一婚姻原則也深刻地為婦女婚姻解放指明了方向。封建父權(quán)制社會中,女性的婚姻多為父母雙方包辦,年輕的姑娘們因為羞澀更無法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這就使得她們建立在虛假愛情、攀高結(jié)貴的婚姻往往不幸福的。然而,簡·愛追求的愛情確是真實的,高于一切物質(zhì)享受和特權(quán)的。在她離開桑菲爾德無處可去又病痛纏身的艱難時刻,一位虔誠的牧師圣·約翰救了她,一直照顧到簡·愛身體康復(fù)并且?guī)椭\得了鄉(xiāng)村教師的職務(wù)。簡·愛在他的幫助下獲得新的生活,她感激圣·約翰為她所做的一切,但卻拒絕了圣·約翰的求婚。她說“我蔑視你的愛情觀。我瞧不起你奉獻的這種不真實的感情;是的,圣·約翰,你把它奉獻出來的時候,我蔑視你。”在這里夏洛蒂表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觀。一方面,在圣·約翰看來,服務(wù)于上帝的工作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和愛情,而他與簡·愛的婚姻也是遵從上帝的安排。虔誠的圣·約翰已經(jīng)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放棄了自己追求愛情的權(quán)利,從這個角度上而言他對愛情是迷茫的毫無感情的,從而失去了掌握愛的自主權(quán)。另一方面,他將簡愛看作是他去印度傳教的附屬品,一個可以虔誠地服務(wù)上帝并可以同甘共苦的伙伴,這一點又表明他的愛情是自私的,不平等的。相反,為了維護愛情的純真,簡·愛的愛情中容不得半點的虛假的成分。在簡·愛看來,屈辱的婚姻不是愛情,神的恩賜更不是愛情。夫妻間的結(jié)合應(yīng)該以愛情為基礎(chǔ),雙方感情必須是真實的,毫無虛偽;然而圣·約翰將自己視為他為上帝更好的服務(wù)的工具,這種建立在沒有絲毫感情上的愛情是不堅固的毫無自由可言的,因此她寧愿放棄。又一次放棄愛情的簡·愛是痛苦的,盡管她似乎再一次與金錢、地位擦肩而過,但是這時的簡·愛是成熟并堅定的。她失去的一切正是夏洛蒂想借簡·愛這一具有反抗形象所要抨擊的諸多封建陳腐觀念,她努力掙脫的正是限制女性追求真愛的封建枷鎖。簡·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的尋求真愛的信念,也讓世人深刻地感受到女性為了獲取自身幸福所具有的巨大勇氣和毅力。
夏洛蒂·勃朗通過描寫父權(quán)制社會下簡·愛這一貧苦女性的愛情抗爭故事,反映了當(dāng)時英國婦女悲慘的婚姻處境,表達了女性擺脫男性壓迫追求幸福婚姻的宿愿。在簡·愛具有抗爭性的故事中處處都體現(xiàn)了她獨特的愛情觀,實際上她每次的抗爭在思想上都是一次進步:從最初簡·愛不顧門第觀念,大膽與羅切斯特戀愛,到她為追求真愛主動拒絕圣·約翰的求婚,簡·愛在追求個人幸?;橐龅缆飞纤龅囊磺卸甲屖廊藲J佩不已。她堅持女性經(jīng)濟獨立,追求愛情平等,決絕虛假愛情的愛情觀指導(dǎo)著她的選擇,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瓦解了當(dāng)時社會中女性在婚姻面前的永遠是弱者和附屬品的思想,驗證了女性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不甘為金錢奴隸的偉大信念和勇氣。毫無疑問,簡·愛富有抗爭性的故事值得人們思考,她獨特的愛情觀不論在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代社會都值得人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
參考文獻:
[1]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M]. Beijing: Yil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2]夏洛蒂·勃朗特著,祝慶英譯. 簡·愛 [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10
[3]E·M· 福斯特著,蘇炳文譯. 小說面面觀 [M]. 廣州: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12
[4]弗吉尼亞·伍爾夫著,瞿世鏡譯,論小說與小說家 [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5
[5]張首映. 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 [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4
[6]邱運華. 文學(xué)批評方法與案例 [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2.12
[7]常耀信. 英國文學(xué)簡史 [M]. 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 2006.1
[8]路甬祥. 簡愛的性格分析 [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
[9]吳偉仁. 英國文學(xué)史及其選讀2 [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