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玉
[摘要]近些年,揚琴在國內的發(fā)展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學習揚琴的人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少年兒童人數(shù)也比以往增加了許多。在少兒學習的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家長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會出現(xiàn)一些常見問題:如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急功近利等。這些問題的處理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揚琴;家長;從眾心理;攀比心理
揚琴是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由于其音域寬廣、聲音悠揚而頗受人們的喜愛。以前,由于人們對揚琴不是很熟悉,學習的人不是很多,但近年來,隨著揚琴在舞臺上頻繁的出現(xiàn),人們對這件樂器也越來越熟悉,學習揚琴的人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少年兒童人數(shù)也比以往增加了許多。
少兒學習揚琴有很多好處,有利于少兒左右腦的開發(fā),可以激發(fā)少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使少兒的音樂素質得以提高,知識面得以擴展。因此,很多家長也喜歡自己的孩子學習揚琴。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琴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常見問題:如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急功近利等。這些問題的處理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所以,今天,筆者把這些問題予以梳理,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一、家長的從眾心理及解決方法
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由于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的一種心理。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大部分個體普遍有從眾心理。比如在學習揚琴這一方面,看到好多孩子都在學,有些家長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或者是否有天賦,也讓自己家的孩子學。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恰逢自主選擇弱,大多數(shù)都是聽父母的安排,甚至受父母的影響也有從眾心理。
現(xiàn)在的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重視孩子藝術特長的學習,這是一件好事,可以培養(yǎng)孩子多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藝術類型時要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在哪里,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自身的特點,找到孩子的特長,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平時的時候,多和孩子談談心,問問他喜歡什么,長大后想干什么,然后再根據(jù)孩子的喜好和社會的發(fā)展去慎重地做決定,而不是盲目的從眾。
二、家長的攀比心理及解決方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很多家長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去比較,人家孩子有的東西,自己家孩子也得有,不管花多少錢。比如人家的孩子學習了半年的樂器考取了六級,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有所造詣,根本不管孩子適合不適合,喜歡不喜歡,強迫他們進行學習,而對于這種家長和學生來說,失去了藝術學習的本質意義,由于受到強迫,這些學生大多學不到精髓就半途而廢。
所以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新鮮的事物都是有好奇心的,只有他們自己喜歡才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否則結果一定是半途而廢。
三、家長的急功近利及解決方法
一般家長讓孩子學習揚琴,主要出于以下幾個目的.增加智力、陶冶情操、掌握一技之長以利于孩子升學就業(yè)等,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急功近利的傾向。就拿揚琴學習來說吧,揚琴是一種多弦樂器,一共有一百多根琴弦,僅憑這一點,揚琴學習就難于其他民族樂器的學習;另外,弦多了,自然容易“跑音”,學起來并不容易,并不是能在短時間內能取得好的成績,需要長時間日積月累的學習。
家長應該對孩子學習揚琴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因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孩子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有的孩子領悟力高,很快就學會了,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一般,所以,在學習揚琴的過程中,家長雖然要督促孩子,但不能有太強的功利心,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能力量力而行。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適當?shù)厣吓_鍛煉一下,檢驗揚琴學的成效,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一定的級別時,會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孩子的潛力。
四、結語
本文所論述的這些問題是需要家長和孩子重視的,孩子學習揚琴是件好事,不僅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還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這一技之長對孩子以后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義,正所謂多一技之長多一條出路。同時,揚琴學習有益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強其音樂欣賞能力與記憶力,增加創(chuàng)新潛能,開發(fā)孩子的左右腦。還有利于孩子的知識面得以擴展,讓孩子更有涵養(yǎng)。但是,家長一定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興趣選擇樂器,同時,保持一顆平常心,切忌盲目的從眾、攀比、急功近利等。
希望青少年揚琴愛好者們能夠持之以恒、刻苦鉆研,勇攀藝術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