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山丘
奇瑞品牌四大產(chǎn)品系列之首,全新的子品牌名稱、全新的Logo、全新的設計理念、全新的產(chǎn)品定位、全新的創(chuàng)作團隊……也許是艾瑞澤7在臺前吸引了太多的鎂光燈,與它幾乎同時上市的E3甚至有些默默無聞了,要知道,這款旗云的繼任者也采用了全新的平臺。從它低調的上市動作、仍然采用老款品牌Logo和產(chǎn)品命名方式來看,在這個竟爭更加激烈的級別上,奇瑞還在摸索和試探,用這樣一款過渡產(chǎn)品為未來更加閃耀的艾瑞澤5們鋪平道路。
E3是奇瑞完全正向開發(fā)的車型之一,它的面世不但證明了奇瑞自主研發(fā)的能力已經(jīng)日臻成熟,而且還預示著奇瑞在未來國際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從最初的設計草圖,到車展上一波波的概念車,E3對于職業(yè)汽車記者來說其實已經(jīng)不陌生了,但當它的量產(chǎn)版本出現(xiàn)在眼前時,大家還是不由得一驚。曾經(jīng)棱角分明、刀削斧劈的前衛(wèi)外形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仿佛經(jīng)過削皮器“加工”的渾圓車身,之前概念車上所有的銳角都被圓滑的曲線所代替,只有奇瑞招牌式的倒梯形鍍鉻前格柵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這一看就是市場調研的結果,雖然它的受眾是25歲到35歲之間的首次購車人群,但是其主力消費階層鎖定在二三線城市,就不得不對其中“大多數(shù)”、甚至是負責掏錢的“長輩”的審美取向做出妥協(xié)。
E3的前大燈形狀有些怪異,中庸中透著一股威嚴,遠近光一體式透鏡沒有采用氙氣照明,LED日間行車燈光帶也成了選裝部件,聯(lián)想到其6萬元的售價,這樣做還是可以原諒的。它的前唇像一張哈哈大笑的大嘴,讓整個前臉看上去特別萌。從側面看,E3的車身線條有些簡單了,只有車門下沿的棱線算是亮點,據(jù)說它的設計靈感源自滑冰運動員的冰刀,為整車提氣不少。雖然定位為小型車,但E3的車身尺寸全面超過了以東南V3菱悅為代表的主流緊湊級家轎,這讓它裝備的185/60 R15輪胎顯得特別單薄,好在十輻鋁合金輪轂的反光面特別多,視覺效果很好。它的尾部非常漂亮,五邊形的尾燈采用LED照明拼成了字母“E”,與產(chǎn)品名稱呼應,后備箱蓋上兩條筋線與肌肉感十足的大包圍匹配得非常協(xié)調。
E3的車身非常厚重,拉開車門的感覺勝過了許多同級別的競品,內飾采用了流行的上深下淺配色,時髦且耐臟,雖然沒有采用搪塑內飾板,但硬塑料的味道不大,與鋼琴漆面板的結合也比較緊密,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廉價。衡量一輛小車做工是否用心,空調出風口是關鍵,E3的豎置出風口送風角度廣,格柵的調校精確,手感不錯,讓人倍增好感。美中不足是半自動空調的旋鈕阻尼手感一般,也沒有溫度顯示和精確控制。E3的儀表盤采用了頗為運動的雙炮筒布局,藍色的背光十分夢幻,行車電腦顯示屏也挺清晰。方向盤的真皮包裹針腳不雜亂,上面的按鍵布局合理,手感不錯,如果在虎口部位加強人體工程學設計的話,握感會更好。在6萬元小車上配置7英尺觸摸大屏,奇瑞E3應該是首創(chuàng),盡管圖形界面有些“山寨”,人機交互也不夠平滑流暢,但是觸摸靈敏度和顯示清晰度都很好,刺眼的陽光下依然能夠看清。這個大屏集成了目前中級轎車上主流的藍牙電話、倒車影像、前后雷達探頭顯示、多媒體、導航等功能,讓人十分滿足。
如果打孔真皮的透氣性再好一些,座椅增加高低調節(jié)功能,那么E3的座椅就可以說是同級別中最柔軟舒適的了。它的填充物回彈很到位,頭枕特別寬大,側向支撐也不錯,最難能可貴的是,因為外形不太前衛(wèi),車頂線條沒有下降,所以它的后排頭部空間十分充裕,后排地板幾乎是平坦的,坐滿三個人也不成問題。出于實用考慮,E3車內設計了很多儲物空間,中控臺上、擋座前、方向盤邊、扶手箱后都有,甚至手剎前都設計了硬幣格。雖然不如前輩旗云的大掀背來得痛快,但E3的后備箱開口很大,放倒后排座椅后能夠獲得非??捎^的行李空間,如果后備箱布局再規(guī)整一些就完美了。
E3搭載的1.5升發(fā)動機編號為SQRD4G15,雖然是出自奇瑞自己的發(fā)動機廠,但從編號就能看出它源自三菱的經(jīng)典4G15,單頂置凸輪軸結構,沒有了三菱的可變氣門正時系統(tǒng),在技術上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8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140?!っ椎姆逯蹬ぞ匾矝]有什么好說的。它的離合器結合點很模糊,十分適合初學者,5擋手動變速箱入擋清晰,但掛擋時還是需要些力氣的,油門響應十分迅速,開起來也很輕快。想想E3將近1.2噸的自重就明白了,奇瑞還是在這臺發(fā)動機上下了功夫的。3000轉/分以下工況時,E3的駕駛感覺很保守,但動力絕對夠用,轉速超過3000后動力開始爆發(fā),超車動作能夠較快完成,發(fā)動機也沒有惱人的噪音,整體感覺非常居家。
用120公里的時速巡航時,E3的風噪開始變大,這可能與其個頭很大的反光鏡有關,當超越大車時,側向氣流讓E3的車身有些發(fā)飄,可能是其采用了扭力梁后懸掛和偏向舒適性的底盤調校的緣故吧。它的轉向手感和路感都有些模糊,甚至帶有一定的曠量,剎車也偏軟,絕對屬于“不運動、很舒適”的類型,一天的暴躁駕駛下來,百公里平均油耗也才8升以內,這對于自重超過1噸的小排量車型而言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再加上6萬出頭的售價,會讓中國家庭充分認識到:廉價不代表低端,更不代表窮酸,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我們不需要炫耀外觀,只需要踏實苦干和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