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摘要】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音樂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xiàn)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合唱教學可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
【關鍵詞】 班級合唱課 合唱興趣 專業(yè)技能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3-025-02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音樂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xiàn)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合唱教學可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煽闯鲂抡n程改革對音樂老師和學生提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了以往音樂課中的歌唱課就是歌唱,欣賞課就是欣賞,合唱課就是合唱隊的局面。
合唱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多聲部旋律縱橫交織發(fā)展的高層次藝術。它能給學生以旋律美、和聲美、情感美的熏陶,能豐富其思維,陶冶其情操。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求知欲強,對音樂藝術的渴望要求更高。而合唱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合唱在課堂教學中的是勢在必行的是音樂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合唱課對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要求很高,如正確的發(fā)音方法、音準、節(jié)奏、視唱等綜合能力等等。
一、目前,對班級合唱教學的背景進行調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綜合分析學生的音準、識讀樂譜、節(jié)奏等方面的能力較弱;學生的演唱能力,發(fā)音方法和歌唱技巧掌握不好;學生的音樂基礎,合唱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的合唱感念單薄,誤認為齊唱就是合唱。缺乏聲部的和聲美和合唱成功體現(xiàn)。
(二)了解教師對待合唱課堂教學的態(tài)度。合唱教學是唱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很多老師對教材中的二聲部合唱感到非常困惑,包括我自己在實踐中也覺得二聲部教學的難度比較大,在有限的音樂課堂內,很難完成這個教學任務,同時部分老師認為合唱是合唱隊的事情,平時課堂教學中是無法教學合唱的。所以有的在教學時只教一個聲部,合唱成了齊唱,有的干脆就跳過去不教了。造成這樣的局面我認為原因是多種的,但主要的還是教師對課堂合唱教學的作用缺乏認識、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且又操之過急,長此以往,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使教師和學生對合唱產生畏難情緒,最終放棄。
歸結以上現(xiàn)象,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班級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難點,要切實依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唱好教材中的合唱,需要每位教師對班級合唱教學進行深入的探索,尋求有效的途徑。
二、本人結合實踐,就如何有效進行班級合唱教學談幾點淺顯的看法
1.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所以要進行合唱教學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興趣。據(jù)以上調查很多學生喜歡聽合唱曲,我們可以先從欣賞優(yōu)秀合唱作品入手,在音樂課堂上多給學生播放優(yōu)秀、經典的合唱作品最好是淺顯、旋律動聽、有特色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盡情感受多聲部效果,建立和聲概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合唱的作用和情韻。
2. 明確目標,循序漸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進多聲音樂
我們平時上合唱課都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是合唱教起來出現(xiàn)聲音不美,并且經?!芭苷{、亂節(jié)奏”,課堂效果不盡人意的情況。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為平時不注重合唱技能訓練的結果。合唱是音準、節(jié)奏、聲音、咬字吐字均要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聲音藝術,對合唱參加者的音準、節(jié)奏、聲音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而這些合唱技能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要因為這堂合唱課涉及到節(jié)奏和音準才想到來訓練節(jié)奏、音準,而應該明確目標、分散難點、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方法的進行教學,明確學段目標、學期目標及課堂目標。不要碰到真正的合唱曲才開始和學生講合唱,教合唱,學合唱,平時只字不提。
3. 用輪唱做過渡,以簡化或創(chuàng)編低聲部旋律做適合,逐步過度到聲部合唱
輪唱是合唱的一種特殊形式,單聲部歌曲由兩組人演唱,在第一組開始唱幾拍或幾小拍后,第二組加入唱同一旋律,稱為輪唱。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guī)則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聲部按一定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輪唱的前提是學生學會唱好歌曲旋律,音高、節(jié)奏準確。輪唱中把握自己的聲部,保持各聲部的獨立和清晰,不受另一聲部的干擾,為兩聲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礎。所以我不局限于教材,選用《黃河大合唱》的輪唱片段讓學生們欣賞,再讓學生在合唱中感受到依次進入的聲部互相交織疊置,構成此起彼伏的效果。對于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生較難勝任的合唱作品,適當?shù)睾喕騽?chuàng)編適合學生水平的低聲部旋律,不失為合唱教學中的另一條途徑。又如七年級上冊《桑塔·露琪亞》》的第二聲部旋律中出現(xiàn)了臨時升降記號這使學生很難掌握,執(zhí)教時可把出現(xiàn)臨時升降記號節(jié)變成節(jié)奏,并用象聲詞代替歌詞。如:
這樣好記又好唱,這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這樣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合唱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勵著同學們今后更樂于、更善于學習合唱。于是后面的輪唱、二聲部、三聲部合唱對于快樂學習合唱的學生來說更多的是向往、享受,而不是恐懼、退縮。
4. 課堂合唱教學有別于合唱隊
課堂合唱教學有別于合唱隊的訓練,進行課堂合唱教學時有劣勢,受人數(shù)或者聲音特點的限制,聲部可能不夠齊全,多少影響合唱效果。所以我覺得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太專業(yè)化,更多的是需要讓學生們認識、感受合唱的美。面對現(xiàn)狀,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長期運用合唱教學理念,也更需要探討與實踐經驗,不斷地交流和完善,來有效地進行課堂合唱教學。
總之,班級合唱教學仍是困難重重,舉步艱難,就讓我們相互借鑒成功經驗,豐富教學經驗。以滿腔的熱情、不懈的努力,堅持不懈地投身其中。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日積月累的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使我們的班級合唱教學以嶄新的模式面對我們的學生,把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提高一個臺階,實現(xiàn)知識技能與審美教育的完美有效結合,讓合唱之花在課堂上綻放,讓合唱魅力融進孩子的每個心靈!
[ 參 考 文 獻 ]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
[2]《農村中學如何開展合唱課教學》.
[3]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作/譯者:韓德森《合唱指揮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