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萍
【摘要】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落實,致使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些改革方式收到了良好的課程效果,但也有部分存在著相應的缺陷。本文主要從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方式出發(fā),分析了現(xiàn)行對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對話教學模式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51-01
一、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校落實速度比較慢
新的課程改革理念已經(jīng)推行了比較長的時間,相關學校也采取了許多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措施,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話教學方式也得到了廣泛的落實,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減緩了對話教學應用的進程,從而致使高中教學中,對話教學的優(yōu)勢并沒有突顯出來。
2.學生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針對學生而言,長期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比較固定的課堂習慣,從而一時間不能較快的適應歷史課堂中老師新的對話教學方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從而導致在互動性強的對話教學中手足無策,因而影響了課堂效率。
3.教學配套設施不完備
許多學校在采用對話式教學方案時,并沒有考慮到其配套設施的建設,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要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撐,因而,在高中歷史課堂的對話教學中也需要應用到相關的諸如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但由于許多學校設施建設不完備,從而減緩了高中歷史課中對話教學方式的推行。
二、構建高效有序的歷史對話教學的策略
1.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建設新型的師生關系
高中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重點對象是學生,創(chuàng)建對話的引導者是老師。因此,為了構建高效有序的對話教學方式,首先必須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老師權威、學生被動的地位特征。老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密切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從心底產生愿意和老師溝通的意愿,在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后,再進行高效的對話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去鼓勵、去肯定學生,讓學生能夠持續(xù)保持熱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其次,高中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是課堂提問,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必須在講課前,進行精巧的提問設計。
例如:在講述《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這一單元中《音樂與影視藝術》這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熟悉電影、電視藝術起源與發(fā)展進程,懂得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首先需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程中來,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課程相關的影視及音樂作品,進而對學生提出問題,聽了該音樂后,談談你聽后的感受,你覺得它反映了什么樣的時代背景,這些音樂和視頻是為了表達怎樣的主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課本,去進入音樂的情境,加深對音樂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進一步認識。
2.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對話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是對過去的記錄,是一種久遠的情境再現(xiàn),因此,為了提高對話教學的效率,有必要將課堂教學情境生動化,引起學生的情緒反應,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對話教學過程中來。
例如:在講述《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這一單元中的文革時期的問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當時中國緊張的氛圍,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圖片,看到一些有志青年、知識分子,無辜被抓,甚至冤死時,激起學生內心的愛國熱情、理性情感,這時老師通過對課程內容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嚴峻的社會形勢,然后根據(jù)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了解學生對這些現(xiàn)象的看法,感知學生對于我國政治建設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開拓思維,進行獨立的思考與研究,養(yǎng)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對話教學的效率。
3.將歷史對話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歷史是對過去社會形勢的反映,同時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也即將會成為過去、成為歷史,歷史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歷史教訓的吸取,更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因此,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對話教學必須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老師需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出發(fā),尋找對話的切入口,展開有效的對話教學。如在講授《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單元中《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與父母進行溝通,了解到父母、爺爺奶奶那一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同時對比我們現(xiàn)代社會談談交通方式的進步,進而在課堂上與老師共同討論,明白科技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歷史對話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推行與落實,不僅有效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促使了許多教育工作者展開了對教學方式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對話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在很多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教學優(yōu)勢體現(xiàn)得也越來越明顯,但隨著應用的深入推進,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有效利用對話教學的優(yōu)勢,構建高校有序的高中歷史課堂,必須根據(jù)教育現(xiàn)狀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勇生.歷史課堂有效教學初探——如何實現(xiàn)歷史與生活的對話[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03)
[2]郭紹輝.山窮水盡處,柳暗花明時——對話教學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2(10)
[3]嚴興文.鄉(xiāng)土歷史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學探討——以粵北地區(qū)史料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