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承德
摘 要: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戲曲藝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先人為中華民族留下的一座瑰寶,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精神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但是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因而在表現(xiàn)形式的審美分析上又有了新的成果。本文首先分析戲曲表演形式與審美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進而在對戲曲表演中對于審美的影響因素來進行分析進而提煉其審美特征。
關鍵詞:戲曲;表演形式;審美分析
[中圖分類號]: 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5--01
作為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瑰寶,戲曲藝術隨著人們思想成長以及社會娛樂化傾向的越來越重漸漸出現(xiàn)了審美情趣的改變。在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理論之中,戲曲是被歸納在表演類之中的,也就是說戲曲藝術的主要特點是表演。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戲曲就是對于生活的對人們生活的一種直接性的反映。但是從根本上看,隨著戲曲表演內容與形式的逐漸成熟,戲曲從過去的現(xiàn)實反映變?yōu)楝F(xiàn)今的藝術鑒賞,因此戲曲藝術的審美十分重要。
1、戲曲表演形式與審美之間的關系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戲曲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也漸漸地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來進行表演,首先就是角色從過去的根據(jù)劇情內容而變非系統(tǒng)性角色限定轉變?yōu)楝F(xiàn)今的生、旦、凈、末、丑五種角色的限制,因此在戲曲編撰中將各個人物對號入座,進而導致了角色出現(xiàn)了固定的模式。此外在道具上都是無實物的模擬,進而文化特性的表現(xiàn)十分生動。從總體來看,戲曲表演的形式在日積月累之間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進而戲曲表演的形式十分穩(wěn)定。但是由于審美主體的思想和生活閱歷的不同導致了對于統(tǒng)一戲曲的理解和認識千差萬別,并且演員在表現(xiàn)上不同的人對同一角色的詮釋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別。藝術的獎賞并不是固定的,他需要生活的閱歷來進行詮釋和變形,這樣戲曲才能夠更加的生動??偠灾?,戲曲表演的形式是穩(wěn)定的,而審美則是由于審美主體的差別而產生不同的認識。這種尋求相同想通之處而忽略相斥相異之處的藝術審美的行為成為了觀眾最為歡迎的形式。
2、影響戲曲表演形式的審美特征的因素
2.1舞臺對于審美特征有很大的影響
舞臺作為戲曲表演的重要場所,對于審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戲曲表演中始終將人物作為人美的重要標準,但是舞臺作為人物形象突出的重要場所對于審美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戲曲藝術主要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實現(xiàn)情節(jié)的凸顯,而道具則都是無實物的,因此就需要通過舞臺氛圍的營造來讓觀眾有身臨其境感,進而對于人物形象和時間的設定來進行體現(xiàn)和支撐。因此,舞臺實際上與表演融為一體,而戲曲藝術也成了舞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一些時間跨度較大的戲曲中,諸如《珍珠塔》、《方卿羞姑》等戲曲中,演員的妝容、聲音等沒有辦法體現(xiàn)時間的飛速轉動,這時就需要通過舞臺來體現(xiàn)這種時間的跨度和戲曲矛盾的層次性和發(fā)展性。
2.2表演程式對于審美的影響
表演的形式主要就是指演員在舞臺上的動作,這是需要根據(jù)生活精力來進行模仿和美化升華的,進而體現(xiàn)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特點,進而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審美愉悅之感。戲曲的表演形式與戲曲結構具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無論如何升華都需要通過念唱作打的格式之中來進行,而戲曲語言相較于生活語言則是更加的文雅,文學性相對較高。戲曲表演是一種集大成的藝術,因此在舞蹈上也有一定的要求,甚至有時還會加入武術的動作來提高舞臺表現(xiàn)力,而這些都是有程式的無形之間的限制。
2.3戲曲行當對于審美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的戲曲表演中往往將戲曲表演者根據(jù)扮演角色的不同而歸納為若干的行當,而行當則可以看做是一類角色的總稱,這是戲曲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自覺歸納的,例如在最初的參軍的戲曲中會有參軍這個角色,久而就是在越來越多的戲劇中都有相似角色的設計,進而被歸納為同一種人物,而參軍就成為了一個行當,隨著時間角色的界限越來越明顯,就像在歐美文化中“來自外省的年輕人”一樣,代表的是一類人而不只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官位。戲曲表演的內容更多的是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一次形式和內容更加接近實際生活但是受到社會發(fā)展的制約使得負面影響也是相伴存在的。在戲曲表演中時刻體現(xiàn)出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政治的穩(wěn)定昌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戲曲表演的發(fā)展。
2.4臉譜文化對于審美的影響
在戲曲表演中獨具特色的都要數(shù)臉譜文化了,根據(jù)表演的人物性格特點和結局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來綜合出一幅與之相關的繪畫畫在演員的臉上來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性格,雖然具有一定的夸張因素但是卻能夠使得人物性格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來,觀眾通過臉譜的圖案能夠大致的了解該任務的性格特點,這是人們在美學認識的發(fā)展的重要結晶和見證。隨著臉譜藝術的不斷發(fā)展,戲曲表演中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也是愈加的鮮明。臉譜藝術的出現(xiàn)使得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更加突出,進而觀眾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
3、結語
戲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值得發(fā)揚的,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觀眾的審美情趣也是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就需要結合時代特色來進行形式的不斷更新。為了能夠弘揚中國優(yōu)秀戲曲文化就需要掌握時代發(fā)展脈絡來進行戲曲的不斷更新,使其審美角度和審美特征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通過審美因素的不斷發(fā)揚和更新來提高戲曲表演的藝術性追求,進而實現(xiàn)神形兼?zhèn)涞膶徝狼槿さ?,提高中國戲曲文化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地位?/p>
參考文獻:
[1]王會英.淺談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J].當代人,2009(03).
[2]鄭兆雨.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研究[J].東方青年-教師,2013(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