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命理信仰到底是怎樣的關系?為什么嚴復、吳宓、陳寅恪、沈有鼎……這些“海歸”派新式讀書人和傳統(tǒng)讀書人一樣,都有濃厚的命理信仰或命理興趣?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復旦大學上海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近日對科學、命理信仰及宗教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哪些名“海歸”愛算卦占卜?
命理信仰是一個世界性話題,在中國源遠流長,信仰主體主要是下層社會,讀書人一般不大說自己信仰命理。但你們細細考察一下,很多讀書人都會有命理信仰,或者是命理興趣。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學東漸,特別是近代各門學科對傳統(tǒng)命理信仰形成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命理信仰跟科學是同步發(fā)展的。在近代讀書人的那些筆記、日記、書信,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留有他們從事這類活動的很多記錄或者痕跡。
這些新式讀書人,主要是在科學主義影響下接受過新教育的這批人物,像嚴復、伍廷芳……他們都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受近代科學思潮影響很大的。以常理而論,在科學思潮影響下占卜這一類命理文化,應該是沒有什么市場,或者是空間很小的,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在民國時期命理文化相當興盛,占卜、扶乩都很盛行,出現(xiàn)了一大批的命理學家,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命理學著作。
這里舉幾個例子,比如嚴復,嚴復可以講是一個有新學背景的人熱衷命理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他占卜的事情太多太多,包括家里面的事情,國事、財富、疾病、官運、婚姻、流年等等,你們看嚴復的日記里面記錄得非常多,光是1912年至少占卜了十幾次,其中占財4次,為兄弟妹妹占卜了4次,占卜的結果每一次都記下來。
為什么“命理信仰”長盛不衰
在科學創(chuàng)新的時代,有很多人都已經(jīng)有很好的科學素養(yǎng)了,為什么命理信仰長盛不衰?有三層原因,我把它分為宏觀原因,中觀原因和微觀原因。宏觀層面來講,未知的領域永遠大于已知的領域,不管科學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有很多東西科學沒有辦法解釋,在這樣情況下,科學的終點就是迷信的起點,我們也可以把這個話倒過來,就是科學不能解決的問題都會留給命理去占領。中觀原因就是社會層面的問題,其實從晚清以后到民國,哪怕到現(xiàn)在,科學盡管很發(fā)達,但對命理這個世界沖擊還是相當小的,你能解決命理關心的問題還是不多,所以在命理世界與科學世界是同步發(fā)展的。微觀原因,人在什么時候容易信?就是在動蕩不定,難以把握,變化系數(shù)較大時候。生病的人容易信,叫平時不燒香,有病抱佛腳,病急亂投醫(yī),因此這個時候成本是不算的。商人,商海浮沉。官員,很多官員都信,為什么?官員在官場上風險比較大??瓶嫉娜巳菀仔?,無論是過去參加科舉考試,還是現(xiàn)在考大學的人。
他們?yōu)槭裁床贿x擇其他宗教?
至于他們?yōu)槭裁催x擇命理,而不選擇其他宗教?宗教其實是一種精致的命理,是命理當中最為確定的部分。到了上帝這個層面就不去討論了,但是在唯物論的眼光里,上帝是可以討論的。選擇宗教也是選擇一種解脫,選擇宗教和選擇唯物論是一個道理,就是上帝安排的,我就信了,信了心理就安定下來了,這也是一種安頓自己心靈的一個辦法,有人信宗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
為什么人會相信宗教?因為宗教有那么大的市場,尤其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自己成套的解釋,有很大的社會支撐的力量,有很多信徒,他如果在那個群體中會有一種安全感,有一種依托。摘自《都市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