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旭
摘要:開展“家校合作”,形成學校、家庭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fā)展,是時代與現實的呼喚,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的全新模式。本文就如何銜接家庭和學校,開展家校合作以推動學校英語教學的高效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英語教學 家校合作 家長 教學質量
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看到了很多學生學業(yè)成功與失敗的例子,也接觸了很多家長,了解到各種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成長造成的不同影響。從中我發(fā)現:父母的態(tài)度與孩子學業(yè)關系很大,家長明白事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處處為孩子做榜樣的家庭,孩子也是文明上進的。相反,家長如果我行我素,動輒粗口惡行,其孩子往往也是班級當中學習、品行的“雙差生”。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加強家校合作。下面,我就開展家校合作,動員多種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家校合作是現代英語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家庭與學校都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場所,這兩方面的教育是相輔相成、各有特色的,只有家長和學校密切合作,才能充分掌握孩子的需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每個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未來寄予厚望。作為英語教師,我也非常希望學生能快樂地學英語,大膽地說英語,積極地用英語,成為學英語的“小博士”。而這些都需要家長與教師的配合。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開展“家校合作”,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fā)展,是時代與現實的呼喚,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的全新模式。
二、家校切實溝通,合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聽、說、讀、寫是學好每一種語言必須掌握的四項技能,也是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英語也是一種有文字的語言,它不是我們的母語,在我們周圍也相對缺少交流運用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當然,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家長和學校教師的全力配合,需要家長與教師經常交流、溝通,教師可以適時地對家長進行“培訓”。下面,我就從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家長的配合補充這兩個角度來談談英語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問題。
(一)教師要創(chuàng)設學習英語的氛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四個”注重。
1.注重課堂教學?,F在的新課程英語教材編排非常人性化和社會化,編者充分考慮了小學生好奇、好動,喜歡游戲的特點,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其內容也非常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聽、說、讀、寫、玩的內容安排體現了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生活。相關圖片營造的英語氛圍,能夠自然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進一步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將教材語境和英語氛圍搬到校園和課堂上來,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英語。如在校園或教室的板報上專門開辟出一塊“英語之窗”,每周換上一些英語的日常對話用語,學習園地中張貼一些學生自制的英語卡片、英語警示語,在英語課教學中穿插一定的英語歌曲等等。凡此種種,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都希望得到大人和同伴的賞識。抓住并利用這種心理,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形成相當活躍的競爭氣氛。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盡可能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例如,每節(jié)課抽出五分鐘創(chuàng)辦英語角,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每小組由一位學生發(fā)言或進行自由會話,慢慢地學生會消除膽怯心理,形成自覺、積極、主動的英語學習習慣。
2.注重“培訓”家長,開出家庭英語教育學生的處方。學生在學校學習英語的時間畢竟有限,小學英語課安排更是短促,這就客觀上要求家長應該在孩子回家以后給孩子提供一個說的機會,讓孩子把學校學習的英語運用、鞏固。教師是教育學生的參與者,也是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培訓者。根據有些家長不懂英語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幫助家長掌握一些科學教育方法,有意識地讓家長多讀些諸如《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方法》《你可以這樣輔導您的孩子》等書籍,增強家長與學校的合作意識。
3.把家長請進英語課堂。為了拉近家長和孩子的距離,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可有意識地安排一部分家長進課堂,讓學生們做情景對話等英語口語交流,讓學生有成就感,讓家長有緊迫感,切實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系和溝通,讓家長相互借鑒家庭教育的經驗,進而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過來形成強大的二線教育基地,從而推動學校教育的良性發(fā)展。
4.注重上門做家庭教育指導。過去我們和家長聯系,一般都是學生在學校出了什么狀況,需要立即溝通才和家長打電話?,F在,教師為了了解學生,很有必要進行家訪,看看家庭為孩子營造的學習環(huán)境如何,孩子在家里的學習自覺程度等等。
(二)家長要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主要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學校課堂教學。英語學習習慣主要靠教師來培養(yǎng),但教師能做的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教師能把課堂延伸到家庭,獲得家長的有效支持和配合,那將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教師的英語教學及學生的英語成績將會“雙贏”。所以,家長要做好“兩個”配合。
1.引導學生在家養(yǎng)成每天聽、讀、說、寫英語的習慣。以便鞏固所學英語知識。心理學家們告訴我們,孩子可以同時接收二十種以上的信息,在家庭當中有意無意地放一些英語磁帶和錄音,也不一定非要孩子去聽,但多遍播放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記憶。另外,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讀英語書報,去觀看英語節(jié)目,可以在家里隨時設置英語情境進行英語會話,還可以在外出登山、散步中進行會話練習??傊谏钪袑W英語,在快樂中學英語,更能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虛心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忠實觀眾,鼓勵學生去“表演”,適當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對學生的讀、說、聽、寫既要及時指出不足和問題,更要肯定優(yōu)點和進步。家長不能一味地去挑“刺”,而是要充分認識并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多給孩子鼓勵和掌聲。表揚的效果遠遠大于批評,這已成了小學生教育中一個不爭的法則,這個法則對于學校和家庭的英語教育都非常適用。
當然,家校合作的方式的多種多樣的,只要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我們不妨去大膽嘗試,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重點課題《“家?;印蹦J絼?chuàng)新對構建和諧德育作用的探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DX【2012】GHB299。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