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 要:初中政治是學生人生之路的啟蒙課程之一。它是一門培養(yǎng)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學科,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從初中政治教學改革的意義及其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提出了一些改革對策。
關鍵詞:政治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當前新課程實施后政治課的思想性、時代性增強了,但是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xiàn)象。為此,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采用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需要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一、加強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初中政治教學的目標是指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生活常識等方面進行的教學引導,慢慢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道德品質與健康的人生觀,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明確自己應盡的社會義務,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做好準備。加強初中政治教學改革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
1.政治教學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新課改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作為培養(yǎng)學生思想素質的重要途徑,初中的政治課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2.初中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階段,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而政治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水平,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堅強的毅力,從而進一步完善他們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的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分數(shù)是最終的評價標準。在一些人的觀點里是分數(shù)決定一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盲目地追求高分數(shù)、對知識概念不求甚解、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這樣就導致了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方面較為欠缺,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較為急躁。這些都不利于政治教學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記憶概念定理而不是理解概念定理,讓一些背課本的學生對政治產生的厭煩情緒。不理解政治中的道理,只是死記硬背,由此便產生惡性循環(huán),“不理解——產生厭煩——死記硬背——更不愿意去理解”,這樣的政治教學沒有達到它的本來教學效果和目的,使政治教學無法深入下去。同時當前的政治教學,大多采用傳統(tǒng)教學為主,即老師在前面講述,學生在下面做筆記,這樣的教學達不到良好的課堂互動,也不能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學較為被動。政治不僅僅是學科中的一門學問,更是人生的一門學問,從政治中折射出很多人生智慧,我們的教學目的是使我們的學生掌握這些精髓,而不是它的皮毛,加深加強學生的理解和運用是我們當前政治教學所欠缺的。
三、加強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1.要樹立正確的觀念。政治雖然和其他的學科一樣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但是初中生普遍面對政治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消極的課堂現(xiàn)象很多原因是由于初中政治的枯燥單調造成的,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使得學生上課的時候沒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上經常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態(tài)度是決定勝敗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有效的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最關鍵的就是提高學習興趣,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明白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初中的政治教學可以推動學生身心的良性發(fā)展,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念勢在必行。
2.加強因材施教。課堂上政治老師一定要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獨特之處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根據(jù)他們的獨特之處制定出適合的學習計劃,在確定讓每一個學習者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從政治這門學科中獲得快樂,通過這種方式來逐漸地提高學生們對政治學習的熱情。在“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一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預先設置好教學活動中所需恰當?shù)那榫?,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做一個合法的,有責任感的公民。在教學目標得以明確之后,我們要對同學們進行針對性的測驗,主要是對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進行考核,根據(jù)學生們的不同情況分批次來進行。在政治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們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我們還可以利用說故事的方式,讓學生進入一種有效的情景之中,以感性的情感與理性的思維的變換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是對于基礎好一些的學生,要對它們進行整合訓練,引導他們更加深入地去學習所掌握的知識,將課本上的內容進一步轉化為思想上的感悟; 其次是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抓好基礎,要能夠對知識有一個好的理解,然后再進行訓練; 再次是對于那些對政治學習沒有絲毫熱情的學生,主要提高他們的基本功,讓他們鞏固所學知識。
3.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在現(xiàn)在的考試中,很多題型都非常靈活,不再是原先單一的考查背誦。這就需要教師要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做題的技巧,告訴他們怎樣找到突破口、怎樣從材料中提煉信息、怎樣有效結合知識點來作答。一是教會學生讀懂書本。近年來中考的文綜考試基本都以開卷考試的形式出現(xiàn),看似容易,實則不易。這首先要求學生要對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脈絡十分清楚并能透徹理解;然后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結合題干,做出分析和判斷,搞清所問內容的要旨,以及內容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二是引導學生多思考。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設疑,以達到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的母的。例如,面對資料,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以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樣,思考的多了,面對考卷,學生才會應對自如。
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教育。教師都是通過系統(tǒng)而完善的學習最后站在講臺上進行授課,但是在具備強大的專業(yè)素質的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積極地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教師的情緒變化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接受,并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改變。所以學校要定期培訓教師,不斷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學會與時俱進。
5.加強學生的合作性學習。合作學習對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課程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 通??梢酝ㄟ^讓教師和學生進行合作和分組,來完成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合作學習是以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依托,使學生能在彼此的活動和總結中,學到知識,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合作性學習中,只要是參與其中的學生都能受益,因為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求知欲和人際交往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學的合作學習中,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分組, 讓小組內的成員通過搜集相關的材料,并對其進行整理。在這個過程中,組內的成員肯定是要交流和討論的,這樣不僅實現(xiàn)了資源的共享,還使每一個學生發(fā)揮了自己的長處。
參考文獻:
[1]文培勇.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 2014.
[2]張傳波.對新形勢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