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哲,張 穎
(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杏林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7;2.遼寧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技術(shù)審評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3)
?
同批黃芪藥材分類提取研究
馬 哲1,張 穎2*
(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杏林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7;2.遼寧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技術(shù)審評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3)
目的:對同一批黃芪藥材中常見的三類成分(多糖、皂苷、黃酮)進行分離,避免因成分的重疊導致活性研究不確定的現(xiàn)象。方法:采用聚酰胺、AB-8型大孔樹脂等分離方法對黃芪中多糖、皂苷和黃酮類物質(zhì)的提取工藝進行研究,并對提取物含量進行測定。結(jié)果:對同一批黃芪藥材分離多糖、皂苷和黃酮類物質(zhì)方案可行,且三類提取物中成分不存在交叉現(xiàn)象。結(jié)論:今后對黃芪中不同成分活性的研究可采取同批分類提取的方法。
黃芪;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提取工藝;多糖;皂苷;黃酮
黃芪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中藥,素有“補氣圣藥”之稱,尤其在治療虛損病癥方面,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中藥之一。黃芪入藥歷史非常悠久,始見于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亦將該藥列為上品。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1],黃芪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菌消炎、延緩衰老、改善血液和促進造血等多種功效,尤其在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方面,效果尤為顯著。
以往對于黃芪的提取工藝、含量測定及藥理活性研究大多只針對其中某一類成分,而黃芪中含有多糖、黃酮、皂苷、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諸多化學成分。多項實驗表明,黃芪中的多糖類成分具有抗腫瘤[2]、提高免疫力[3]、升高白細胞[4]的作用;黃酮具有增強免疫力[5,6]、抗炎[7]、抗突變[8]、抗骨質(zhì)疏松[9]的作用;皂苷具有抗病毒[10]、抗腫瘤[11]、抗血栓[12]、增強免疫力[13,14]的作用。本實驗對同一批黃芪多糖、黃酮、皂苷類成分的提取進行工藝研究并對提取物含量進行檢測[15-17],為進一步分析黃芪的作用機制提供實驗基礎(chǔ)。
1.1 實驗藥品
生藥黃芪購于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房,安國市京興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080522;聚酰胺樹脂,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四甲生化塑料廠,批號:20050429;AB-8型大孔樹脂,滄州寶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050429;黃芪甲苷標準品(批號:110781-200613)、蘆丁標準品(批號:100080-200707),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無水葡萄糖(批號:F20080601)、蒽酮(批號:F20080416),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醇、濃硫酸、甲醇、α-萘酚、氯仿、高氯酸、冰乙酸、香草醛等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重蒸餾水。
1.2 主要儀器及設(shè)備
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型號:HH-2;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型號:RE-3000;瑞士XS225A型電子分析天平(萬分之一);日本島津UV-2450型紫外可見光光度計。
2.1 提取分離
稱取黃芪藥材1400g,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得提取液A和藥渣A。藥渣A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濾液后加入95 %乙醇至醇濃度達70%,沉淀經(jīng)減壓干燥后得提取物I(82.67g)。提取液A減壓回收乙醇后上60~80目聚酰胺樹脂柱,用水洗脫得洗脫液B,再用70%乙醇洗脫得洗脫液C。洗脫液C減壓回收乙醇后干燥得提取物II(64.08g),洗脫液B上AB-8樹脂,用95%乙醇洗脫,溶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后得提取物III(5.23g)。
2.2 定性鑒別
提取物I~III分別經(jīng)α-萘酚試驗、Salkowski反應(yīng)、鹽酸-鎂粉試驗、用力振蕩等定性實驗鑒別其中成分。結(jié)果見表1。
表1 提取物I~III定性鑒別結(jié)果
注:“+”為陽性反應(yīng),“-”為陰性反應(yīng)。
經(jīng)定性分析實驗可知,提取物I中主要為多糖類物質(zhì),提取物II中為黃酮類物質(zhì),提取物III中為皂苷類物質(zhì),初步判斷三類成分之間不存在交叉現(xiàn)象。
2.3 總多糖含量測定
2.3.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于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10mg,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釋至刻度,混勻,得到0.2mg/mL的標準品溶液。
2.3.2 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定50mg黃芪提取物I,用蒸餾水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
2.3.3 標準曲線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該溶液1、2、3、4、5mL置于10mL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分別吸取以上各濃度的標準溶液2mL于具塞試管中,加0.2%蒽酮-濃硫酸溶液4mL,振搖2min后,旋轉(zhuǎn)于沸水浴中加熱15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卻。以蒽酮-濃硫酸溶液為空白,于488nm處測吸光度。經(jīng)回歸得線性方程A=2.9757C+0.0131,R2=0.9994。在0.2~1mg/mL的范圍內(nèi),濃度與吸收度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如圖1所示。
圖1 黃芪多糖標準曲線
2.3.4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3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6份,置于5mL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依法顯色后測定吸收度,RSD為2.20%,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3.5 樣品溶液穩(wěn)定性和顯色后溶液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黃芪提取物I樣品溶液,分別在0、1、2、3、4h取樣1mL,依法顯色,以蒽酮-濃硫酸溶液為空白,在488nm處測定吸收度,RSD為2.19%,表明樣品溶液4h內(nèi)穩(wěn)定。取黃芪提取物I樣品溶液1mL,依法顯色后放置,分別在0、1、2、3h測定吸收度,RSD為1.51%,表明樣品溶液顯色后3h內(nèi)穩(wěn)定。
2.3.6 重復性試驗 對同一批黃芪提取物I樣品進行6次獨立測定吸收度,計算樣品中黃芪多糖含量。結(jié)果表明,黃芪多糖平均含量為35.30%,RSD為2.64%。
2.3.7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6份已知含量的黃芪提取物I粉末25m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適量葡萄糖對照品,加蒸餾水定量溶解于50mL量瓶中。取1mL加蒸餾水稀釋至5mL,得到供試品溶液。依法顯色,以蒽酮-濃硫酸溶液為空白,在488nm處測定吸收度。實驗表明,平均回收率為93.88%,RSD為3.64%。
2.3.8 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黃芪提取物I樣品50mg,精密稱定,用蒸餾水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照標準曲線制備各項下的方法操作,測定吸收度。根據(jù)回歸方程,黃芪提取物I中總多糖的含量為36.19%。結(jié)果見表2。
表2 黃芪提取物I中多糖含量
2.4 總黃酮含量測定
2.4.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120℃干燥恒重的蘆丁標準品5mg,加無水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搖勻,得到0.1mg/mL的標準品溶液。
2.4.2 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定50mg黃芪提取物II,用無水甲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
2.4.3 標準曲線制備 精密吸取標準品溶液0.2、0.4、0.6、0.8、1.0mL,分別置于5mL容量瓶中,加無水甲醇至刻度,混勻。以無水甲醇為空白,于510nm處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計算得回歸方程A=34.399C+ 0.0853,R2=0.9992。在20~100μg/mL的范圍內(nèi),濃度與吸收度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如圖2所示。
圖2 黃芪黃酮標準曲線
2.4.4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0.6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6份,置于5mL量瓶中,加無水甲醇至刻度,搖勻。依法顯色后測定吸收度,RSD為1.54%,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4.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黃芪提取物II樣品溶液0.5mL,分別在0、1、2、3、4h測定吸收度,RSD為1.37%,表明樣品溶液4h內(nèi)穩(wěn)定。
2.4.6 重復性試驗 對同一批黃芪提取物II進行6次獨立測定吸收度,計算樣品中黃芪黃酮含量。結(jié)果表明,黃芪黃酮平均含量為67.69%,RSD為1.67%。
2.4.7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6份已知含量的黃芪提取物II粉末25mg,精密稱定,精密加人適量蘆丁對照品,加蒸餾水定量溶解于50mL量瓶中。取0.5mL加蒸餾水稀釋至25mL,得到供試品溶液。依法顯色,以甲醇為空白,在510nm處測定吸收度。實驗表明,平均回收率為100.90%,RSD為2.00%。
2.4.8 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黃芪提取物II 50mg,精密稱定,用無水甲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取0.5mL加蒸餾水稀釋至25mL,照標準曲線制備各項下方法操作,測定吸收度。根據(jù)回歸方程,黃芪提取物II中總黃酮的含量為68.58%。結(jié)果見表3。
表3 黃芪提取物II中黃酮含量
2.5 總皂苷含量測定
2.5.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甲苷標準品5mg,加無水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搖勻,得到0.1mg/mL的標準品溶液。
2.5.2 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定50mg黃芪提取物III,置于具塞三角燒瓶中,加入50mL無水甲醇超聲15min,取上清液,蒸干。加入無水甲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
2.5.3 標準曲線制備 精密吸取標準品溶液0.2、1.2、2.2、3.2、4.2mL,分別置于具塞試管中。真空揮去溶劑,精密加入新鮮配置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高氯酸0.8mL,70℃水浴中加熱15min,冷卻,精密加入冰醋酸5mL,搖勻。以香草醛-高氯酸-冰醋酸溶液為空白,于570nm處測定吸光度。測定結(jié)果,計算得回歸方程A=0.5959C+0.0991,R2=0.9995。在20~400μg的范圍內(nèi),濃度與吸收度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如圖3所示。
2.5.4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2mL黃芪甲苷對照品溶液6份,分別置于具塞試管中。真空揮去溶劑。依法顯色后測定吸收度,RSD為2.22%,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5.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黃芪提取物III樣品溶液,分別在0、1、2、3、4h測定吸收度,RSD為2.86%,表明樣品溶液4h內(nèi)穩(wěn)定。
2.5.6 重復性試驗 對同一批黃芪提取物III樣品進行6次獨立測定吸收度,計算樣品中黃芪皂苷含量。結(jié)果表明,黃芪皂苷平均含量為49.99%,RSD為3.73%。
圖3 黃芪皂苷標準曲線
2.5.7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6份已知含量的黃芪提取物III粉末25mg,精密稱定,精密加人適量黃芪甲苷對照品,加蒸餾水定量溶解于50mL量瓶中。取0.3mL置于具塞試管中,真空揮去溶劑。依法顯色,以香草醛-高氯酸-冰醋酸溶液為空白,于570nm處測定吸光度。實驗表明,平均回收率為104.27%,RSD為3.22%。
2.5.8 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黃芪提取物III樣品50mg,精密稱定置于具塞三角燒瓶中,加入50mL無水甲醇超聲15min,取上清液,蒸干。加入無水甲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精密量取0.3mL置于具塞試管中,照標準曲線制備各項下方法操作,測定吸收度。根據(jù)回歸方程,求出黃芪提取物III中總皂苷的含量為375.9mg/g。結(jié)果見表4。
表4 黃芪提取物III中皂苷含量
中藥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一般指單味或中藥復方制劑中產(chǎn)生藥效的物質(zhì),如無機元素、小分子化合物(黃酮、皂苷、生物堿)及生物大分子(多糖、多肽、蛋白質(zhì))等。中藥所含成分復雜,每味中藥的作用可能與其中數(shù)十種、甚至上百種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有關(guān),單獨分離某一成分不一定能產(chǎn)生明顯的療效。因此,揭示中藥及中藥復方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成為當今學術(shù)界矚目的焦點問題,也是中藥為國際市場所接受,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巨大優(yōu)勢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和利水退腫之功效。藥理學證明其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增強細胞代謝,以及抗腫瘤、抗炎、抗病毒、抗衰老、保肝及調(diào)節(jié)血糖、血脂等作用,然而對于黃芪中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依然眾說紛紜。以往研究大多采用提取藥物中某一類成分,并檢測活性的模式。本實驗對同一批黃芪中常見的三類成分(多糖、皂苷、黃酮)進行了分離,結(jié)果顯示各成分之間沒有交叉且含量穩(wěn)定,為進一步研究活性提供了實驗基礎(chǔ)。
[1] 吳發(fā)寶,陳希元.黃芪藥理作用研究綜述[J].中藥材,2004,27(3):232-234.
[2] 周淑英,盧振初,王俏先,等.黃芪多糖(APS)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藥物生物技術(shù),1995,2(2):23-25.
[3] 劉莎,符洲.黃芪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及其臨床應(yīng)用[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28(4):199-202.
[4] 山廣志,葉興濤.注射用黃芪多糖聯(lián)合化療治療84例晚期惡性腫瘤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07,34(6):355-356.
[5] 焦艷,聞杰.膜莢黃芪莖葉總黃酮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醫(yī)藥信息,1997,15(5):44.
[6] 楊鳳華,康成,李淑華,等.黃芪水溶性黃酮類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12):718-719.
[7] 姚余有,江禮生,陳敏珠.黃芪總黃酮對大鼠佐劑性關(guān)節(jié)炎的治療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成藥,2001,23(9):661-663.
[8] 汪德清,田亞平,宋淑珍,等.黃芪總黃酮抗突變作用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12):4-6.
[9] 劉心萍,陳方亮,程亞軍.黃芪總黃酮防止大鼠骨質(zhì)疏松的實驗研究[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5,15(5):282-283.
[10] 王志潔,黃鐵牛,劉焱文,等.黃芪總皂甙抗HSV-2的實驗研究[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25(5): 43-46.
[11] 許杜娟,吳強,揚雁,等.黃芪總苷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7): 823-826.
[12] 徐先祥,劉青云,彭代銀,等.黃芪總皂苷與赤芍總苷協(xié)同抗血栓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2,8(3):35-37.
[13] 陳永仲,郭仁強.黃芪皂苷甲對小鼠淋巴結(jié)內(nèi)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影響[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7(1):9-12,72.
[14] WANG YP,LI XY,SONG CQ,et al.Effect of astragaloside Ⅳ on T, B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peritoneal macrophage function in mice [J]. Acta Pharmacol Sin, 2002, 23(3): 263- 266.
[15] 楊莉,王志華,陶健生.黃芪中黃芪多糖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5,36(9):562-563.
[16] 房樹標,李艷彥,劉必旺,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蒙古黃芪中總黃酮的含量[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7,7(12):899-90.
[17] 黃俊斌.黃芪注射液中黃芪總皂苷的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1,12(5):394-395.
(責任編輯:魏 曉)
Investigation in Extraction Methods in the Same Batch of Astragalus
Ma Zhe1,Zhang Ying2*
(1. Xinglin College of Li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167, China;2. Liaoning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echnical Evaluation Center, Shenyang 110003, China)
Objective:Separate three types of components in the same batch of Astragalus, including polysaccharides, saponins and flavonoids, in order to avoid uncertain activity because of overlapping constituents.Methods: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polysaccharides, saponins and flavonoids in Astragalus with Polyamide, macroporous resin (AB-8) etc., and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e extracts.Results:It is feasible to separate the three extracts in the same batch of Astragalus with none of each parts overlapping.Conclusion:The reaserch of activity of components in Astragalus may extract in the same batch of herbs.
Astragalus; Efficacy Material Basis; Extraction Process; Polysaccharides; Saponin; Flavonoids
2014-02-14
馬哲(1981-),男,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杏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藥方劑研究。
張穎(1980-),女,遼寧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技術(shù)審評中心主管藥師,研究方向為GSP認證。
R284.2
A
1673-2197(2014)10-0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