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圖書館建設已倍受世人的關注。圖書館實力的強弱,通常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科研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圖書館情報資料部門作為收集、加工、整理、傳遞的中介機構與信息相關,它匯集了所有新的學科、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文獻、供人們查閱參考,是獲得情報信息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搞好圖書館情報資料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研究探討的問題。學校圖書館情報資料工作方法本文探討了圖書館資料管理人員要更新服務方式、提高情報資料的工作方式及實現(xiàn)圖書館現(xiàn)代化管理的意義,并提出職業(yè)學校圖書資料室實現(xiàn)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必然趨勢。
一、情報資料工作方法在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
情報資料工作包括期刊資料管理,編制二、三次文獻、索引、文摘、專題匯編、綜述、編輯教學參考資料,提供情報咨詢服務,等等。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科學勞動,各學科的資料要根據(jù)學科特點,運用相應的科學方法進行資料整合。任何一種資料成果,都是正確運用資料工作方法的結果。
1.資料工作方法是開展情報資料工作的必要條件。情報資料工作方法貫穿資料工作的始終,每一個過程和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一定的方法,從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資料成果,運用這些方法編制出新的資料成果,資料工作就是在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中,發(fā)揮其重要作用的。
2.情報資料工作方法是把資料引向程序化、規(guī)范化軌道的重要手段。資料工作層次高低的區(qū)分,資料成果質量的優(yōu)劣,往往是由于運用不同層次的資料工作的結果、只有掌握和運用得當方法,才能整理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資料成果。資料工作方法提供了具體的思考步驟和工作步驟,使資料工作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為資料工作鋪設了走向程序化和規(guī)范化的軌道。
3.情報工作方法是連接資料工作者和情報資料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滿足用戶需要的杠桿。情報資料工作者認識情報資料,把資料加工制成一定的資料成果,其中的過程由一定的資料工作方法來操作,否則資料成果就無從談起。因此,只有掌握和運用資料工作方法,才能駕馭情報資料,完成資料工作的任務。同時,資料工作要通過用戶作用于社會,否則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滿足用戶需求是資料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屬,也是資料工作發(fā)展的原動力。資料本身要經(jīng)過工作方法的作用,才能變得有序、可查和便于利用。為用戶找資料,還是為資料找用戶都要運用資料工作方法這個杠桿。
二、情報資料工作方法的特點
情報資料的特點是“快、精、準、廣”。所謂“快”,是指提供信息的時間要快,速度要快,也就是說情報資料的時效性特別強,資料成果的形成過程就是加工與提煉的過程,一般是工作人員獨立完成的,這就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熟練資料,還要了解學術科研動態(tài),了解用戶的需求。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
1.多種科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資料工作是一個綜合的科學勞動,參透在各個學科,不同的資料要運用不同學科的方法,而且一次資料工作的完成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實現(xiàn)。
2.傳統(tǒng)的手工操作方法與現(xiàn)代化手段并存。圖書館工作從傳統(tǒng)的手工向現(xiàn)代化轉軌的過程中,兩種方法并存是難免的,應當重視對傳統(tǒng)的手工方法作進一步總結,提煉轉化為更好的方法,并使之為應用現(xiàn)代化做準備,為早日實現(xiàn)圖書館現(xiàn)代化多功能打下良好基礎。目前,計算機在圖書館中的運用給用戶帶來了快捷簡便的查詢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情報資料的利用率,使情報資料工作走向一個新的臺階。
3.經(jīng)驗方法和理論方法互相滲透。資料的搜集、閱讀和選擇會漫無目標,檢索更會無所適從。
三、情報資料工作常用的幾種方法
任何工作方法都離不開工作過程,只有在過程中才能顯示出方法的功能。資料工作方法不是單一的方法,是眾多方法相互聯(lián)系的集合,我們必須從整體上去把握,才能合理地綜合運用。
1.閱讀和選擇方法。閱讀是貫穿資料工作全過程的一種基本方法,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了解情報資料的內容,才能選擇有用的資料,閱讀和選擇是密不可分的,閱讀是手段,選擇是目的。為了選擇出適用的資料,編制新的資料成果,必須大量閱讀。閱讀一般分成:瀏覽和泛讀、選讀和速度、細度和精度三種方法。
2.比較方法。通過比較選擇出適用的資料進行初步加工整理,然后再比較這些資料的異同點,作出鑒別去進行分類:
同中求異,比較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類資料,認清差異點,用以分清同類資料中的優(yōu)劣,決定取舍。
異中求同,比較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異類資料,認清其相同點,這樣可以分清各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錯的資料,便于取舍。
理論與事實比較,把理論研究的結果同客觀事實作比較,用以檢驗理論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或鑒別事實的性質和意義。
縱向比較,比較統(tǒng)一對象在不同時期內的情況和發(fā)展變化,以便追溯歷史淵源,掌握發(fā)展規(guī)律。
橫向比較,把不同對象放在同一標準、同一歷史時期內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進行定性鑒別或定量分析,確定其特殊性。
3.分類編目與檢索方法。把搜集和選擇出來的資料根據(jù)內容確定它在分類體系中的位置,把同類資料用類同形式揭示出來,便于檢索利用。同時,還可購買權威的光盤軟件,從計算機中檢索,這種檢索獲取信息更快、更直接。不論用什么方法檢索,都要求靈活、快捷、全面、準確、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
4.運用剪報的方法,從報刊或網(wǎng)頁上選擇的剪報附于一定的載體上,然后加以分類,合輯成冊,這種方法就是剪報方法。剪報要根據(jù)實際需要,明確目標,劃定范圍,篩選、剔除不必長留的。剪報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選材編輯工作,屬于資料庫的基本建設,一定要將它搞好。
四、情報資料工作方法形成的途徑
情報資料工作方法形成的途徑有3種:
1.由資料工作實踐經(jīng)驗總結提煉和軟化而成。
2.利用資料工作對象的軟化特征而成。
3.移植有關科學適用于資料工作的方法。
以上就圖書館情報資料工作的方法及途徑談了一點粗淺的看法,要開展好情報資料工作還須做好以下幾點:
(1)首先要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情報意識,要深刻認識情報信息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必要資源;
(2)廣劈情報源,搞好收集整理;
(3)重視文獻的深加工,積極開發(fā)文獻中的情報;
(4)加強情報研究,為定題定向服務提供情報;
(5)搞好對讀者的研究,有目的地提供情報;
(6)要充分發(fā)揮情報功能的社會作用。
社會正向信息化邁進的今天,隨著圖書館文獻載體的多樣化,服務手段的現(xiàn)代化,服務功能日趨增強。讀者檢索館藏文獻的途徑必將越來越多,文獻情報也正在突飛猛進地向前發(fā)展,新的方法也將不斷地產(chǎn)生。我們一定要探索出更好的路子,為圖書情報資料工作迎接更好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周蕾.新形勢下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7,(01).
[2]吳小風.高校圖書館檔案管理之我見.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