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摘 要:各級各類公立中學用“細微關注”引發(fā)教職工群體的工作動力,引導教師構建簡單的人際關系、逐漸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和逐步改善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對于催生發(fā)展正能量至關重要。
關鍵詞:感情;正能量;人際關系;生活環(huán)境
在各級各類公立中學,影響教師的幸福生活指數(shù)的因素有多個方面,其中,排列在前六位的分別是工資待遇、人際關系、勞動強度、專業(yè)自主權、專業(yè)素養(yǎng)和生活環(huán)境。各個學校都在努力地提高教職工的工資待遇。但作為組織,也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引發(fā)教職工群體的工作動力,點燃教職工群體的工作激情。
一、構建簡單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我合一。”人際關系的構建關鍵在于群體活動的開展和溫暖人心?,F(xiàn)在,各學校教職工之間的交流主要局限于一個學科備課組內(nèi)、一個行政處室內(nèi),這既阻礙了他們的視野,也讓他們置身于集體之外,導致教職工沒有大追求,沒有主人翁意識。心理感受遇冷是教職工“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因素。為此,學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在全校范圍內(nèi)不斷掀起“洗腦風暴”
能夠當好老師不一定能夠做好交際,教會教師學會與人相處是學校領導的重要職責,是提高工作效率、營造和諧氛圍的重要突破口。每個學期應當分年級、分處室以不同的形式適時開展教育,讓教職工銘記“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勝而不驕,敗而不怨;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等人際交往的重要法則。
2.組織職工服務隊,讓教職工內(nèi)心溫暖
學校應當號召各年級、各處室建立教職工服務隊,針對教職工家庭的紅白喜事開展服務活動。號召建立“婚禮服務隊”,為青年職工婚禮服務;號召建立“吊唁慰問隊”,為教職工父母去世守靈、料理。讓教職工有集體歸宿感、有事業(yè)成就感。讓教師因體會而感激,因感激而富有責任感。
二、逐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
1.實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工作同班主任工作分流
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主要負責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實施、練習題的組合和考試題的命制、課型課的安排和評價等工作,可以嘗試由教過兩屆以上畢業(yè)班的、未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來擔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通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工作同班主任工作分流來逐步解放班主任,讓他們把主要精力用在班級管理、引領學生發(fā)展上。通過壓擔子的方法來培養(yǎng)更多的教學骨干。
2.讓年輕同志“活躍”起來
教職工的第一工作能力是責任感。年輕同志的責任感是學校未來發(fā)展的希望。讓年輕同志活躍起來的最好方法是不斷創(chuàng)造工作的機會,不斷獎勵在各個領域作出貢獻的先進個人。讓他們輪流負責學生寢室管理、周末閑暇管理、心理疏導、學生競賽輔導等工作,讓他們把心思和精力花在工作上,讓他們在肩負責任的狀態(tài)下成長。通過年輕教師的活躍來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強度,通過他們的積極行動來帶活整個群體。
三、逐步改變教師的生活環(huán)境
1.讓教師子女周末有去處
由于工作壓力、放假日要留校管理留守學生等原因,教職工十分擔心子女的教育問題,尤其是高中教師子女周末管理的問題。學校可以思考整合音體美教師參與教師子女的周末管理,開展音樂輔導、舞蹈輔導、美術輔導、體育鍛煉輔導、書法輔導等,消除教師工作的后顧之憂。
2.讓教師吃飯不成問題
教職工目前的最大困難在于上午上了第五節(jié)課后不知怎么處理中午飯的問題;下午放學至晚自習開始僅有1個小時左右,
英語教師第一節(jié)有晚自習的班主任不知怎樣處理晚飯的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考慮建設教師食堂,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考慮在學生食堂開設教師吃飯窗口,真正做到消除教師的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 四川省安岳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