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遠珍
我醉迷書韻,鐘情墨香,因而酷愛文學;我傾心練筆,熱衷拾掇,故而筆耕不輟??v然造詣不深,大獎少獲,然而我就是我,于習作中怡然自樂。因而,我不甘落寞。面對競爭的時代浪潮,我不甘做個平庸的過客。于是,我艱難地挺進優(yōu)質課。
——追蹤親歷的優(yōu)質課流程
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認同這個觀點。生活如此,學習如此,工作更如此。在一個好的環(huán)境中工作,同事工作積極向上,站在競爭的戰(zhàn)線上你追我趕。用心觀看:你發(fā)現身邊的每一個同志都那么的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面對這樣一道靚麗的風景,你沒有理由讓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停下腳步而心甘情愿地做一個平庸的看客,你會有一種強烈的沖進那道美麗風景的欲望。
新調一個單位,學校給我們這些中青年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的平臺,新進教師都得參加例行的優(yōu)質課競賽。得知這個消息,我心中既高興又害怕。高興源于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害怕的是,我的課件制水平作幾乎處于零水準。然而,我毅然接受了這項挑戰(zhàn)。因為,于情于理,我都沒有理由不迎接這次挑戰(zhàn)。拿到課題———《咬文嚼字》!老師們都說,這是一篇很難講的課文。而且參賽教師均講同一篇課文。我反復讀了好幾遍課文,感覺枯燥無味,翻閱了很多參考資料,查閱了大堆的優(yōu)秀教案,但始終理不出頭緒來。下載了部分幻燈片,各有所長,自己整理,很多技術性的活都沒法進行處理。準備一周下來,總是不斷地被否定。從宏觀的課堂駕馭到微觀的語言表述,我都不知所向。辦公室有三位老師都是參賽選手,因為是講同一篇課文,為了比賽規(guī)則和自己的思路不受干擾,我們不能商量,不能請教,便只能向指導老師請教。可是,課畢竟是自己講啊,很多細微的東西只能靠自己來處理。這一時段,簡直是飽受煎熬,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獨倚高樓一角,望斷天涯路,迷茫不知所向。
為伊寬帶,憔悴不悔
想想準備賽課那一時段,賽課便成了我們的神經質,一提到這事都滿心憂慮。平時開朗活潑的同事也常是雙眉緊鎖、沉默少言。上課有時會想,課余時時在想,吃飯索然無味,睡覺毫無眠意。因為優(yōu)質課教學,要求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首要工作是深入鉆研教材,解讀文本,切合實際地確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其次是研究適合教學對象的教學方法,思考怎樣調動學生的活動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怎樣與學生靈活溝通。重要的是在這一堂課中要能從文本出發(fā),再走出文本,拓展文本又能回歸文本,恰到好處地融合這些因素,鑄就一堂有活力、有深度的內外皆美的真正的優(yōu)質課。這對于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個艱難的挑戰(zhàn)。為了這個目標,我一遍又一遍地否定或修改教案、整理課件。課堂結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邏輯構思都需精心安排,與課件必須有機結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還需有預見性。課堂中出現的小狀況,你必須具備靈機應變的能力,否則便冷了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必須連貫而自然。尤其是教師的語言,要求簡潔、凝練、優(yōu)美而富有感染力。指導老師說:“一堂好的語文課,教師的語言寫下來就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p>
一遍遍構思,一次次修改,一篇篇草稿,這樣一周下來,教案寫了一大本,人也清瘦了好幾斤,可是心總是難以沉下來。沒有底氣但還是走上講臺——試講,請了老師們聽課指導,結果緊張得語無倫次,因為在我心中他們都是專家啊。課件和課堂不能很好地結合,這是我的大忌,畢竟我是現教的麻雀——還飛不上樹??!
那段時間我們的內心唯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樣的賽課真是一門苦差!優(yōu)質課的藝術境界何其寬廣,對于我們中青年教師而言,真是長路漫漫而修遠,我們得于艱難中上下求索!
眾里尋她,伊人獨倚闌珊處
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時候,總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來,它也許會飛落到你身上。這是我對賽課的最好解讀。
終于熬到了賽課,懷著那份不十足的信心,帶著那份不飽滿的行囊,我走進了優(yōu)質課賽堂。憑著自己與生俱來的那點天賦,總算沒出大問題地上完了這堂課,雖然有些老師評課說不錯,但我自己知道,課前底氣不足,課上思維不流暢,課件運用欠嫻熟。整堂課上下來的感覺是“澀”的,結果得了二等獎。
賽后沉下心來冷靜分析,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聽一等獎的老師講優(yōu)質課,課后也與一些資深的老師探討。他們的指點,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優(yōu)質課要求內容形式兼具。內容應有深度,能從教材出發(fā),走出文本又能回歸文本。做到這一點,課前的準備必須充分,這樣自己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地走上講臺。整堂課得有活力,用心與學生交流,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流動思維。課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但在優(yōu)質課中必不可少。課件的運用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要多練,用心來做與自己實際相結合的課件,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偨Y的這些理論上的經驗,我如藏珍寶。攜著這份至寶,帶著那份不甘心,我再一次應接了又一屆優(yōu)質課挑戰(zhàn)。這次,我是帶著信心上路的,雖然內心飽受煎熬,壓力卻比上次更大。但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總能開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道。尤其是課件制作,百分之九十九我都能自己解決,這是我最大的進步。
走過那段備受煎熬的日子,賽完課就是萬事大吉了。整個人如釋重負,身心完全得以解脫。賽后自我感覺良好,如果說上堂賽課的流程是“澀”的,那么,這堂課感覺流暢了許多,課堂氛圍活躍了。評委老師的評價很高,說這堂課將我的優(yōu)點與特長發(fā)揮到了極致;既有內容,又有形式;調動了學生的流動思維,讓大家見證了一堂真正的優(yōu)質課?!谝幻敲逼鋵嵉?/p>
回想兩段賽課的歷程,真是幾多歡喜幾多愁。那是一只不甘沉淪的烏龜,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爬。終于,在歷經多少風吹雨打、摸爬滾打之后,它看見了藍天。它可以自豪地說:人生路上,就是不斷地在迷茫中摸索,在艱難中跋涉,從不停止上下求索的腳步,之后,就是頓悟:原來奮斗的真諦便是在不斷的奮斗中收獲欣喜!是無數個欣喜成就了成熟的人生!
——優(yōu)質課,在艱難的跋涉中成長
(作者單位 重慶市奉節(jié)縣奉節(jié)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