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
摘 要:針對英語學科的對題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英語課;答案;妙法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多數(shù)人都會重視如何講授新授課、閱讀課或是復習課,但對于復習課的另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與學生對照答案,卻很少有人進行交流。最近,我發(fā)現(xiàn)如何給學生對答案,也是很有竅門的。尤其在初三,初三是習題量較大的時期,如果能處理好這一環(huán)節(jié),會事半功倍。那么就由我結合自己的實踐,對英語學科的對題方法,做個總結。
一、愛心答案法
將答案統(tǒng)一收上來,在對應的位置寫上序號,由專人發(fā)放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由專人收回。這種方法省時高效,但有個別人會利用這段時間將未布置的作業(yè)的答案提前抄上,而不去對規(guī)定的答案。
二、用投影儀或是在黑板上抄答案的方法
有的試題只有一份答案,對于文科來說,文字量較大,如果老師口頭對答案,會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單詞書寫的問題,總是詢問或是交頭接耳,如果都呈現(xiàn)在黑板上,就避免了這些麻煩,但這樣比較費時,且對學生的錯題情況把握不是很好。
三、分題找學生上黑板呈現(xiàn)法
我曾試過將一張試卷中的不同題,分給不同的學生上黑板上寫,最終得出班級的總分。這種方法會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但要事先規(guī)定出每道題的答題地點,否則學生對答案就會東找西找,浪費時間。這種方法的弊端是:在黑板答案未被校對之前,下邊的學生顯得無所事事,而且句子翻譯題和簡答題,如果是中等以下的學生做的,需要改的地方太多。
四、口頭對題和筆頭呈現(xiàn)相結合的方法
最近由于這種對題的課較多,學生顯得呆滯,所以我將口頭對題和筆頭對題結合起來。對于選擇性試題和簡單的短語對照,采取順序或是抽測的提問方式,答題者不但要給出答案,而且要說明理由;文字量大的題,就隨機或是特指某人上黑板呈現(xiàn)(根據(jù)題的難易程度而定)。這種方法更容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參與意識相對強些。
五、小組討論確定答案法
在公布正確答案之前,先由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有意見分歧時,先由該小組內(nèi)的實力派選手進行解答,如果仍得不到解決可以做出標記或是問老師。然后,老師根據(jù)試題的情況,將難題先進行分析或講解。其他題,分組找學生進行呈現(xiàn),有分歧時,學生就會出聲,老師先讓他們各自闡述道理后,再公布正確答案。這種方法看似浪費時間,但如果學生能樂于參與,是最有實效性的方法,也最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
總之,對答案的方式有很多,我們要根據(jù)所講試題的模式、所任班級的特點、所教學生的狀態(tài),科學的進行選擇。我想做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好多種方法,只要我們善于反思自己,多觀察、多學習、多嘗試就會找到更適合、更科學、更實效的方法。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