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市龍崗區(qū)骨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16;2 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1)
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探討
郭志剛1魏雪春2
(1 深圳市龍崗區(qū)骨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16;2 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1)
目的 探討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的方法以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在 2011 年 8 月至 2013 年 8 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72 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即將這些患者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 36 例,采用經(jīng)椎弓根截骨方法,觀察組36例,采用脊椎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方法,手術恢復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矯正丟失、矯正度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矯正丟失、矯正度等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使用記住后路截骨內固定方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療效顯著,應該在該類病癥的治療上廣泛使用,大力推廣。
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療效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中軸關節(jié)發(fā)生病變的結締組織疾病,同樣它也是脊柱慢性進行性炎癥[1]?;疾≡缙诳梢允褂盟幬镞M行治療和控制,而若出現(xiàn)胸椎或者腰椎后凸性畸形都是晚期癥狀,強直性脊柱炎發(fā)火發(fā)生后凸畸形病變會造成繼發(fā)性姿勢的改變,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家庭等造成巨大影響,本研究就對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進行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療法和經(jīng)椎弓根截骨療法,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72例,將患者根據(jù)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36例,使用經(jīng)椎弓根截骨治療,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分布在20~56歲,平均年齡為(32.7± 6.2)歲;觀察組患者36例,使用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男性為19例,女性患者為17例,年齡分布在19~54歲,平均年齡為(34.8± 5.9)歲。所有患者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角度為74°,采用單節(jié)段截骨38例,雙節(jié)段截骨28例,多節(jié)段截骨6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身高等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使用經(jīng)椎弓根截骨療法,患者行全身麻醉,然后放置于能夠調節(jié)后凸角度的四點式手術架上,保證手術架上的腹部不會出現(xiàn)懸空,將擬截骨的水平作為中心然后在胸腰椎后的正中方位切口,將兩側的棘旁肌分離開來,暴露出截骨的平面,以及平面上下2節(jié)段的椎板,然后在2個節(jié)段的兩側均植入4枚椎弓根螺釘[2]。確認后骨椎弓根水平,將后方棘突,椎板、后方結構,將椎弓根神經(jīng)根顯露,切除雙側椎弓根,再用直角骨刀把椎體后壁打入椎體,截骨完成后在調整手術架的后凸角度伸骨盆和胸部,在使用螺釘加壓來閉合截骨縫隙,再將后方椎板和小關節(jié)進行外側植骨融合,放置引流管,手術完成[3]。
1.2.2 觀察組:觀察組采用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患者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胸腰椎后正中方位切口,然后將凸頂椎的4個椎體全都顯露出來,進行V型截骨,V型截骨的范圍包括部分關節(jié)、椎板、V型解雇尖端內板,運用撐開鉗將其松動,然后再放置PRSS裝置,安裝位置在凸頂點下方第2第3椎板縫隙間,上的第2第4椎板間,在棘突兩側均植入椎板釘鉤,再用釘桿將釘鉤鎖定,講根長度適合的棍子進行預彎,然后置入兩側的連接體圓孔里面,然后將棍子的上端連接部位擰緊固定,輕壓截骨部位,將上下椎板和橫連移動然后緊貼,截骨間隙閉合。矯形完成后在使用撐開鉗加壓矯正,在截骨處再進行植骨,若后凸角度過大使用3根截骨,另外也多放置一組釘鉤,使受壓分散,完成后進行喚醒試驗,確保萬無一失[4]。觀察組患者手術之后7 d左右可以下地移動,2周后拆線,出院后使用支具6個月余。
1.3 評價標準:在手術過程中,助理醫(yī)師或者護士將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等數(shù)據(jù)做好記錄,同時密切注意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各項指標,手術完成后,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然后統(tǒng)計患者德爾矯正丟失以及矯正程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對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使用t來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均數(shù)用()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手術治療,以及術后的定期隨訪觀察了解,觀察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矯正丟失、矯正度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矯正丟失、矯正度的對比
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是發(fā)病在脊椎并影響周圍關節(jié)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炎癥,又名為類風濕性脊柱炎。由于本病也可侵犯外周關節(jié),并在臨床、放射線和病理表現(xiàn)方面與RA相似,故長時間以來一直被看成是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一種變異型,稱為類風濕性脊柱炎[5]。經(jīng)過多年的醫(yī)學研究目前該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如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和經(jīng)椎弓根截骨治療。在使用截骨進行矯正手術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靠近脊柱的大血管破損,或者脊髓的損傷,在采用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方法治療時,會做V型截骨,要將V型頂端椎板內板切除,避免脊髑在合攏時被內板壓迫,在進行V型截骨時切忌平面不能太大,如果平面過大那么在加壓時前縱韌帶斷裂的概率會增大,同時若截骨部位的上一椎體向前滑落,脊髓因此受到壓迫,很容易導致患者癱瘓[6]。椎間盤和脊柱向前水平張開程度不宜過大,否則大血管很容易破損進而導致手術的效果難達預期,對于后凸畸形程度較大的患者,可以使用雙段截骨術或者多段截骨術進行治療。截骨完成后應該就是內固定,而且它也是手術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內固定的選擇一定要堅強切實有效,嚴格保證內固定松動穩(wěn)定性一定達到要求,否則截骨處會在后期不會融合,后果會非常嚴重。
本次研究我們通過兩種治療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的觀察組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采用經(jīng)椎弓根截骨治療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在治療過程中,如術中的出血量以及平均手術時間,術后的矯正度的比較,觀察組都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癥時,可以廣泛使用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的方法,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 李書綱,邱貴興,趙宏,等.后路脊柱截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2,12(2):369-370.
[2] 張志韌,張寶岑.后路單階段腰椎椎弓根截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7(6):455-456.
[3] 匡正達,葉啟彬,張新宇,等.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2(19):653-654.
[4] 崔辰.脊柱后路截骨內固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6(14):622-623.
[5] 徐皓,陳宗雄,姚曉東,等.單節(jié)段三柱截骨結合內固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6(15):673-674.
[6] 孫偉方,汪學松,沈萬祥.后路頂椎區(qū)多節(jié)段水平式脊柱截骨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J].浙江醫(yī)學,2010,11(6):142-143.
R593.23
:B
:1671-8194(2014)30-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