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桃
摘 要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關注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對于我們小學體育學科來講也是如此,本人也一直在思考,對于本人所教的小學體育學科來講,應該如何通過建立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因此,本人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并結合本人從事多年小學體育教學實際入手分析,探索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提升策略,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小學體育;體育教學;高效課堂
一、要想體育課堂變得高效,教師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他會因為體育活動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必然精神飽滿,積極主動,由要我練,變成我要練。因此,激發(fā)運動興趣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想使學生產(chǎn)生體育興趣,首先要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如在練習仰臥起坐時,有的同學沒有掌握動作方法,一個也做不起來,我就讓同學幫忙,可以輕輕拉一下,讓他體會動作的成功。通過這樣的教學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還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把教學內(nèi)容組織得生動活潑,使學生感到新穎。如把大課間活動的呼啦圈、空竹、滾鐵環(huán)、竹竿舞、抽陀螺等等帶進體育課堂,豐富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體育的興趣。
二、要想體育課堂變得高效,教師教學要注重合理性
1.教學目標要合理
教學的價值體現(xiàn)在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要,有價值是回答教學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教學目標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一節(jié)課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是導致體育新課程課堂教學形式主義的一個直接原因。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下面關于水平三籃球課《原地單手肩上傳球》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則可以借鑒:①能簡單說出籃球運動對身心發(fā)展的作用。②會2種胸前傳接球的方法。③能與伙伴合作完成單手傳球。這種教學目標的制定明確而具體,便于操作,便于檢閱,讓人一目了然。
2.教學內(nèi)容要合理
要保證體育新課程課堂的有效教學,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精選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面對可供選擇的諸多內(nèi)容,應如何選?選什么?選多少?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要有利于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為了使學生正確掌握投擲壘球中的揮臂動作,可以采用擲紙飛機比遠、扔紙團、投繩等學習內(nèi)容;為了提高增強學生的手臂力量,可以進行各種方向的爬行練習;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和方向感,可以選擇各種翻滾類練習。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之間相吻合,使全體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3.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要具有實效性
例如,在課的開始準備部分,好多老師都會設計游戲活動,活躍學生身心,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我們選擇游戲的內(nèi)容應該是主教材的前奏,為整堂課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在“上前滾翻”一課時,我問學生怎樣能看到天?學生大多抬頭看天。我再問:我們低著頭怎么看到天?”有的聰明的孩子會想到分開兩腿彎著腰,從兩腿之間看天。這就解決了學生的團身、低頭的問題,為下面的前滾翻教學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這樣的游戲內(nèi)容才真正具有實效性。而我們看到許多課,不管教學內(nèi)容是什么,在準備部分跳一段韻律操了事,這樣的活動的實效性是有欠缺的。
4.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例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游戲就不太適合中高年級的同學,而一些對抗性太強的游戲對低年級同學來說又會顯得太難。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至關重要。
三、要想體育課堂變得高效,教師教學要講究方法
在課堂上“生不動,我動”是一廂情愿,“生動,我也動”才能和諧、高效發(fā)展,師生才能取得共贏。體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
1.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方法
在教學“耐久跑”這一內(nèi)容時,為使學生不覺得枯燥乏味,每次課都注重在練習場地、距離和練習時間上的改變,跑時的隊形可以多樣、新穎。如對低年級同學,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作蛇形跑、螺旋形跑或在跑動中做各種有趣的動作的練習;中高年級的同學在低年級的基礎上還可以在籃球場沿線跑,聽哨聲轉身跑或追逐跑,分組對抗等。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2.根據(jù)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
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學方法也不一樣。低年級的同學可以多采用故事化的情境教學法,如“青蛙跳荷葉”“打大灰狼”等,而對高年級同學來說,榜樣性的、自我暗示性的情境教學更適用。只有關注學生,“備”學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
隨著課改的縱深發(fā)展,“有效”“高效”已經(jīng)成為理想體育課堂的追求之目標。讓我們拋開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為每一個學生能在體育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fā)展而努力,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讓體育課堂煥發(fā)活力!
參考文獻:
[1]邱云華.淺析當前小學體育的有效性教學[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5).
[2]張云改.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3,(09).
[3]高永明.淺談增強小學體育有效性的方法[J].學周刊,201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