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寧
(廣州市荔灣區(qū)嶺南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廣東 廣州 510130)
某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的患病情況及管理效果分析
劉世寧
(廣州市荔灣區(qū)嶺南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廣東 廣州 510130)
目的調查嶺南街高血壓患病情況與管理效果,為今后開展更有針對性的社區(qū)綜合干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嶺南街居民進行問卷、體檢并統(tǒng)計結果。結果嶺南社區(qū)高血壓患病率30.58%,直接法計算標化患病率為17.21%,居民高血壓知識正確回答率63.32%,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知曉率74.59%,服藥率70.53%,控制率35.79%,分別與廣州市情況作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廣州嶺南街居民高血壓患病率低于廣州市平均水平,而知曉率、服藥率、控制率高于廣州市平均水平,但嶺南社區(qū)高血壓管理效果仍有待加強。
嶺南社區(qū);高血壓;患病率
按照2002年調查數據,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估算目前我國約有2.4億高血壓患者[1];廣州嶺南街抽樣調查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30.58%,標化患病率為17.21%,估算目前嶺南街道有7200名高血壓患者,這是一個龐大的病患群體??刂坡苑莻魅拘约膊∈巧鐓^(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基本公共衛(wèi)生工作之一,開展高血壓規(guī)范化管理,有利于改變人群高血壓“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的情況[2],減少高血壓及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F將廣州嶺南街居民高血壓患病調查情況及管理效果作分析。
1.1 對象
嶺南街道常住居民41839例,14103戶家庭。
1.2 抽樣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對10個居委會中隨機抽取七個居委會,對居民戶編號,隨機抽取100居民戶,被抽中的家庭全部居民均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及體檢,最后統(tǒng)計結果。
1.3 調查方法與內容
采用入戶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有家庭一般情況、住戶成員個人基本情況、既往慢性病患病情況、兩周患病情況、健康影響因素、飲食情況、自我保健與衛(wèi)生知識水平、體格檢查身高、體質量、腰圍、臀圍和血壓等內容。
1.4 高血壓管理方法
通過社區(qū)建檔、門診、體檢篩查發(fā)現高血壓患者,并建立健康檔案及高血壓專檔;進行隨訪服務,指導用藥、飲食、運動及個人健康教育;中醫(yī)體質辨識后[3]按照體質進行調理;在社區(qū)進行慢性病預防的知識講座,發(fā)放宣傳小冊子等。應用軟件管理高血壓病患信息,錄入健康檔案及每次隨訪資料,統(tǒng)計嶺南社區(qū)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高血壓知嘵率、服藥率、控制率和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等,并與廣州市調查高血壓情況[4]作對比(表1)。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Excel進行錄入,采用SPSS-1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
2.1 一般情況
調查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1609例,其中男性786例,女性823例,家庭平均人口2.5人/戶;1人戶占23%,2人戶占28%;職業(yè)分類:機關單位管理者2.05%,企業(yè)中高級管理者1.43%,私營業(yè)主1.62%,專業(yè)技術人員5.66%,一般辦事員3.73%,個體戶2.73%,商業(yè)服務員6.96%,工人5.59%,學生6.65%,離退休人員41.58%,未就業(yè)者19.64%,其他2.36%;學歷分類:文盲7.52%,小學19.83%,初中27.16%,高中技校27.1%,中專5.47%,大專6.96%,大學以上5.97%;婚姻狀況:未婚20.45%,在婚62.83%,分居0.25%,同居0.62%,離婚2.24%,喪偶13.61%。
2.2 高血壓患病情況
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版)》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或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服抗高血壓藥物,血壓已低于上述標準者[1]。調查嶺南街1609例中,已知有高血壓病者367例;對無高血壓病史的血壓異常者復查三次不同時段血壓,均達到高血壓診斷指標,才定為高血壓患者,這次調查新發(fā)現125例,共有高血壓患者492例,占調查人數的30.58%,其中男性高血壓患病率26.72%,女性34.26%,女性高于男性。隨著年齡增加,高血壓患病率升高,從15~歲組的0.57%上升至≥65歲組的63.1%。用直接法計算嶺南街高血壓標化患病率與廣州市高血壓標化患病率,廣州市高血壓標化患病率為18.63%,嶺南街高血壓標化患病率為17.21%,二者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壓平均水平:血壓平均水平指總人群的平均血壓(即經2~3次測量血壓的平均值,調查時正在服藥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除外)。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平均收縮壓為(120.6±14.97)mm Hg(1mm Hg =0.133kPa);平均舒張壓為(74.6±8.9)mm Hg。男性居民平均收縮壓為(121.3±13.8)mm Hg;女性居民為(119.9±16.0)mm Hg;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居民平均舒張壓為(75.2±8.8)mm Hg;女性居民為(74.1± 8.9)mm Hg;男性高于女性。
2.4 高血壓知曉率:高血壓知曉率指全部高血壓患者中知道自己患高血壓者的比例。調查廣州嶺南街居民高血壓患者492例,知道自己患病的占74.59%,其中男性30.89%,女性43.7%,女性高于男性。隨著年齡升高,高血壓知曉率升高。
2.5 高血壓藥物治療率:高血壓藥物治療率指全部高血壓患者中接受藥物治療者的比例。調查廣州嶺南街1609例中已知高血壓病患者492例,其中規(guī)律服藥的占70.53%,其中男性29.67%,女性40.85%,女性高于男性。
2.6 高血壓控制率:高血壓控制率指全部高血壓患者中血壓控制有治療目標水平以下的高血壓患者。調查廣州嶺南街已知高血壓患者492例,其中血壓控制達標的占35.77%,其中男性16.87%,女性17.89%,女性高于男性。
2.7 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情況:被調查患者中正確回答食鹽標準量為10.01%;正確回答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為45.99%;認為高血壓終身用藥的為73.90%;認為吸煙會引起心血管病的為84.09%;認為肥胖是高血壓危險因素的占79.68%;認為高血壓引起中風的占86.26%,綜合正確回答率為63.32%。見表3。
表1 廣州市嶺南街與廣州市高血壓居民患病率比較
表2 直接法計算廣州嶺南街與廣州高血壓居民標準化患病率
表3 嶺南街調查15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衛(wèi)生知識知曉率統(tǒng)計表
廣州嶺南街是廣州市的老城區(q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開展社區(qū)慢性病管理多年,通過舉辦各類健康知識講座、宣傳欄、小冊子和義診咨詢等形式,開展社區(qū)健康教育,進行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一級預防。開展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篩查與發(fā)現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專檔管理,每季度隨訪對患者進行血壓監(jiān)測、指導用藥、正確飲食與鍛煉等個體化指導。舉辦慢性患者之家活動,讓高血壓患者有互動交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近年來還在中醫(yī)“治未病”理念指導下,開展體質辨識服務,對居民及高血壓患者進行體質辨識,按照個人體質情況進行調養(yǎng)。通過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效果,顯示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優(yōu)勢。
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標化高血壓患病率17.21%,比廣州市18.63%低;高于廣州新城區(qū)黃埔街社區(qū)高血壓患病率11.3%[5]。隨著年齡增加血壓值增高,又以≥65歲組最高,高血壓患病率為63.42%,高于廣州市同組別的60.4%[3]。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非高血壓人群平均收縮壓為(120.6±14.97)mm Hg,高于廣州市的(117.3±0.2)mm Hg[4];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非高血壓人群平均舒張壓為(74.6±8.9)mm Hg,與廣州市的(74.8±0.1)mm Hg差別不大。正常人平均收縮壓高可能為日后患高血壓風險增大。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知曉率為63.32%,高血壓服藥率為70.53%,高血壓控制率為35.77%;廣州市調查≥15歲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知曉率為54.44%,高血壓服藥率為49.32%,高血壓控制率為23.21%[2]。這說明嶺南社區(qū)慢性病管理是有成效的,嶺南社區(qū)≥15歲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知曉率較高的原因是老年人慢性病多,經常看病,檢查身體,故對自身狀況較了解。廣州嶺南街≥15歲社區(qū)居民的高血壓相關知識情況,對高血壓獨立危險因素食鹽量的正確回答率不高,知道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不到五成,說明健康教育還有加強的需要。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最好的方法,經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遵醫(yī)從性、提高血壓控制效果[4]。目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開展慢性病管理示范工作,對高血壓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普遍利用信息系統(tǒng)獲取患者在門診、住院和健康檔案隨訪中的資料,對病患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監(jiān)控。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還組建責任醫(yī)師服務團隊,把居委劃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并結合績效考核量化指標,有力地推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管理,相信通過二三十年,中國的高血壓患病率上升勢頭將得到遏制。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 安守禮.高血壓社區(qū)綜合防治管理500例效果評價[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8,6(21):70-71.
[3] 劉曉楠,沈世豪.“治未病”在六位一體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實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8,6(21):60.
[4] 杜琳,潘冰瑩.廣州市社區(qū)衛(wèi)生診斷報告2009[M].廣州:廣州出版社,2012:32-52.
[5] 劉泳洲.廣州市黃埔街社區(qū)健康狀況調查[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08,6(23):12-13.
R544.1
B
1671-8194(2014)13-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