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輝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德州 253014)
ICU護理中靜脈留置針的應(yīng)用分析
左明輝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德州 253014)
目的探討在ICU護理中,采用靜脈留置針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間在我院ICU科輸液患者12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頭皮針進行輸液,觀察組則采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輸液。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0.0%,血液污染率為10%,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71.7%,血液污染率為26.7%。且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和搶救時間均比對照組少,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結(jié)論安全型靜脈留置針在ICU護理應(yīng)用中安全可靠、便捷可行、還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ICU;護理;靜脈留置針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是頭皮針的一種換代產(chǎn)品。其有較好的柔韌性,同時其具有管壁光滑、對血管壁刺激性小、保留時間長等優(yōu)點,可有效的減少血管穿刺的次數(shù)并有效地保護患者的血管。靜脈留置針方法對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有著積極的作用,并能減輕護士的工作量,在ICU急救患者中的應(yīng)用好處尤為突出[1]。由于ICU患者的情況比較特殊,而傳統(tǒng)頭皮針穿刺的方法容易出現(xiàn)問題而導(dǎo)致操作的失敗[2]。本研究進一步對比了安全型靜脈留置針與頭皮針在ICU護理中的應(yīng)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間在我院ICU科輸液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32例,女29例,年齡3.3~83.4歲,平均(39.4±22.2)歲。對照組:男32例,女27例,年齡3.2~83.1歲,平均(39.6±22.3)歲。對照組使用頭皮針進行輸液,觀察組則使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輸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沒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頭皮針進行輸液。選擇較容易被固定的粗直適中頭皮針對血管進行穿刺,并采用基礎(chǔ)的護理學(xué)靜脈穿刺輸液法對患者實施護理。觀察組:患者使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技術(shù)進行輸液,以手背或前臂淺靜脈為主要穿刺部位。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根據(jù)患者測試穿刺部位的皮膚情況,以選取合適的輸液型號,使用2.5%的碘酒和75%的酒精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3]。具體穿刺方法:以合適的角度進行穿刺,觀察針進入血管后的回血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有回血后,要將針的角度降低約10°,然后使針與皮膚平行,繼續(xù)推進留置針進入血管約5 mm后,此時撤回針頭。接下來,采用交叉固定的方法用貼膜固定針翼,對穿刺部位進行無菌敷料覆蓋。為阻斷血流并防止血溢出,將鋼針留置套管內(nèi),并用中指按住留置套管尖端,接著用食指按壓套管后座,從套管中抽出鋼針并連接輸液器[4]。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數(shù)、血液污染率、搶救時間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達80%以上,平均穿刺次數(shù)低于兩次,血液污染率和搶救時間均達到臨床要求水準,且患者的滿意度達80%以上,則選定該方法為有效方法[5]。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平均穿刺成功次數(shù)用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P>0.05說明沒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則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1為有顯著差異。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率
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率[n(%)]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和搶救時間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和搶救時間,(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和搶救時間,(
注:兩組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比對照組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且觀察組的搶救時間均比對照組時間少,P<0.01,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組別 例數(shù) 平均穿刺次數(shù)(次) 搶救時間(min)觀察組 60 1.69±0.52 1.88±0.34對照組 60 1.92±0.53 2.11±0.45t-2.3994 3.1588P-0.0164 0.0020
2.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
見表3。
表3 將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n(%)
靜脈留置針(vein detained needle)是臨床上一種較好的輸液方法,主要適用于長期輸液的成人。對患者采用靜脈留置針方法,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者因頭皮針反復(fù)穿刺帶來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減輕臨床護士的工作量[6]。因而在臨床上受到廣泛歡迎,現(xiàn)對觀察組患者采取靜脈留置針方法治療,臨床效果良好,具體如下:
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技術(shù)進行治療,以患者的手背為主要穿刺部位。根據(jù)患者測試穿刺部位的皮膚情況,先使用2.5%的碘酒和75%的酒精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然后選擇合適的角度進行穿刺,采用交叉固定的方法用貼膜固定針翼,對穿刺部位進行無菌敷料覆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護理人員的穿刺成功率,也能降低患者的血液感染率。通過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技術(shù)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0.0%,血液污染率為10.0%,相比于對照組71.7%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6.7%的血液污染率,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同時,為阻斷血流并防止血溢出,建議護理人員將鋼針留置套管內(nèi),并用中指按住留置套管尖端,接著用食指按壓套管后座,從套管中抽出鋼針并連接輸液器,連接固定好儀器裝置。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穿刺次數(shù),減少突發(fā)情況的搶救時間。通過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技術(shù)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為1.69±0.52,對照組的平均穿刺次數(shù)為1.92± 0.53,兩組對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觀察組患者在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時的搶救時間為1.88±0.34,對照組患者在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時的搶救時間為2.11±0.45,兩組對比,P<0.01,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另外,在進行臨床穿刺時我們應(yīng)注意如下幾點:①做好患者穿刺前的心理準備工作。ICU患者往往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的特點,留置針頭也比較粗大,導(dǎo)致患者會出現(xiàn)心理緊張和焦慮的現(xiàn)象,為了使患者能夠精神放松,進一步配合急救工作,在穿刺前應(yīng)做好相應(yīng)心理疏導(dǎo)工作[7]。②保證輸液過程的安全。由于ICU患者病情危急以及情緒不穩(wěn),偶爾會有液體外滲、針頭脫落、堵管等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輸液中一定要確保輸液安全。我院ICU科采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因留置針套管韌性好且質(zhì)地柔軟,不容易損傷到血管壁,及時患者有輕微的活動也不會外滲;同時留置針頭針眼較小損傷較小,可以降低患者的痛感[8]。③留置穿刺技術(shù)要熟練應(yīng)用。護理人員要盡可能選擇上肢血管,選擇粗直且彈性好沒有靜脈瓣的大血管實施穿刺,穿刺時要注意慢、準、穩(wěn)。同時要保證嚴格的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等現(xiàn)象發(fā)生。
靜脈留置針優(yōu)點首先其可提高ICU搶救成功率。安全型留置針可降低靜脈穿刺頻率,同時可使多種液體進行輸液,爭取更多搶救時間。并能夠及時、準確、快速地按需給藥,有效提高了ICU搶救成功率[9]。其次有效保障護理工作安全。安全型靜脈留置針針頭一旦拔出應(yīng)立即用安全夾鎖閉針尖,可大大降低針刺傷護士的概率,避免了因為針頭刺傷自己而造成感染等嚴重后果[10]。
綜上所述,安全型靜脈留置針在ICU護理應(yīng)用相較頭皮針效果更好,更加便捷而安全,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和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1] 王先珍.不同護理方法在腫瘤患者中心靜脈留置針中的應(yīng)用及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125-126.
[2] 趙雪顏,夏偉冰,陳潔桃.不同靜脈穿刺方法對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4):26-28.
[3] 劉國陽.靜脈留置針在院前急救及轉(zhuǎn)院途中的應(yīng)用與體會[J].中華醫(yī)學(xué)實踐雜志,2008,7(5):461-462.
[4] 周會蘭.安全留置針與普通留置針在急救中的應(yīng)用情況比較[J].護理研究,2010,24(5B):1268-1269.
[5] 陳瓊,汪楊,曾國清.降低老年患者外周靜脈留置針夜間自主拔管方法的探討[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7):334-335
[6] 呂曉,宗麗紅,孫昕.淺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3):49-51.
[7] 梁宇杰,宋麗華,陳新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靜脈留置針采用不同封管液的效果比較[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3):78-79.
[8] 阿民布和,楊宏偉,張能維.普通外科術(shù)后留置針相關(guān)性靜脈炎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xué)雜志,2011,21 (22):4709-4711.
[9] 章潔,皮紅英.靜脈留置針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的危險因素薈萃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xué)雜志,2013,23(3):517-518.
[10] Catney MR,HillisS,Wakefield B,et al.Rele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Dwell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lebitis and infiltration[J].Jlnfus Nuts,2011,24(5):332-341.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ICU
ZUO Ming-hui
(Dezhou People's Hospital, Dezhou 253014,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in the ICU,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method.MethodsIn May 2012 to May 2013 in our hospital ICU transfusion patients of 120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60). Control group using scalp needle to infusion,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safe infusion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was 90.0%, the blood pollution rate was 10%, the control of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was 71.7%, the blood pollution at a rate of 26.7%.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number of puncture and rescue time a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ecur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ICU application safe, reliable, convenient and feasible, and can also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ing personnel, worthy of clinical use.
The ICU; Nursing;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R472
B
1671-8194(2014)13-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