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蔚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福建福州 350117)
論詞匯象似性與英語詞匯教學
陳霞蔚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福建福州 350117)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的形式和意義之間存在象似性,語言學界把這種象似性理解為語言的理據性和可論證性,并認為象似性是語言的一種本質屬性?;谙笏评碚摚恼聫恼Z音、形義以及詞源文化層面剖析了詞匯的象似性特征,并探討了象似觀下的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詞匯;象似性;詞匯教學
學生的詞匯習得水平關系到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詞匯教學一直是我國英語教學的重點。但盡管教師給予了重視,學生詞匯能力仍不理想。長久以來,學生靠反復機械性地記憶學習詞匯,難記易忘,習得效率低、質量差,結果嚴重阻礙了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專家指出,我國學生閱讀理解、寫作、口語中出現的問題大多由詞匯能力偏低引起的[1]。因此改善詞匯教學現狀,是一項緊迫的任務。而認知語言學的象似觀為語言教學提供了一條新思路。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形式與客觀世界、人們的經驗結構等存在映照性現象。筆者認為語言的這種象似特征為詞匯教學提供了理據性和可論證性,把握詞匯的象似性特征對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度有重要的意義。
早在古希臘,語言學界就存在著能指(符號形式)和所指(意義)之間是否存在理據性的對立觀點之爭,即本質論和約定論。本質論認為語言表達現實,語言符號和語言行為與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相似;約定論則認為語言與現實是互相獨立的,不存在相似。而后的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了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是任意性的關系。20世紀上半葉他的任意說支配著整個語言學界。但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語言學家們對任意支配觀重新進行了思考。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現實世界經由人類認知加工而形成的結果。語言形式不僅與客觀世界,還與人們的經驗結構、概念結構、所表意義之間存在映照性的現象[2]。國內外一批持象似觀的學者,如皮爾斯、海曼、王寅、沈家煊等,對象似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否認了索緒爾語言任意觀處于支配地位的學說,更加辯證地分析了語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特征。如王寅認為語言在音義層面存在較多的任意性,而在其他層面則具有較多的象似性,特別是句法層面。語言符號中的象似性和任意性是互補的[3]。與索緒爾的任意支配說相比,以“現實—認知—語言”理論為基礎的象似性辯證說更為合理。象似性是語言的本質屬性,與任意性互補存在,詞匯作為語言的一部分,在語音、詞形、義、詞源層面都存在象似性特征。
1.語音象似
語音象似性分為直接象似性和間接象似性。第一類直接象似性指詞的發(fā)音與所指事物之間存在某種自然的象似。如:展現金屬碰撞聲的clank, jingle,ting(叮當聲),展現人笑聲的giggle (咯咯笑),chuckle(輕聲笑);展現動物叫聲的buzz(嗡嗡聲),quack (鴨叫聲),meou (喵喵叫),這類詞是我們常說的擬聲詞,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所指物發(fā)出的聲音。第二類間接象似性指單音或一個以上的單音組合與特定的含義相對應。如:/i/,與“小,少”相關,little (小),slim(微小的,纖細的);/a/ 與“大,多”相關,如:vast (廣闊的),maximum(最大值的), large (巨大的); sl-與“滑,滑動感”意義相關,slide(滑落,打滑),slip(滑脫), sleek(使光滑),slope(傾斜);cr-“與脆生的動作”有聯系, crash (碰撞), crush (壓碎), crumple (破裂)。
2.形義象似
詞匯形義象似體現在原始單位詞素的聚合(構詞)和原詞詞義的引申兩方面。語言在原始階段所形成的音義關系有時有較大的任意性,但在二級階段所形成的的詞匯中,音義或者形義之間則存在著明顯的理據痕跡[4]。如:語言形式sun指代太陽,flower指代花朵,符號和意義之間具有較大任意性,但sunflower意為向陽花明顯是可論證的。英語構詞法有復合、派生、混成、縮略等,通過構詞法構成的詞在詞義上是可論證的。如合成詞的詞義是組成該詞各成分意義的疊加,snow-white(雪白)=snow+white,new-born(新生的)=new+born;派生詞詞義是詞根(自由詞素)和各詞綴(粘著詞素)意義的組合,retirement(n.退休)=retire(v.詞根,退休)+ment(后綴,表狀態(tài),性質),semicircle(半圓)=semi(前綴,半)+circle(詞根,圓);混成構詞brunch(早午餐)由breakfast (br-)和lunch(-lunch)詞形和詞義混合而來。
詞的含義不是一層不變的,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而這種新的含義常常是在原義基礎上通過隱喻或轉喻等引申而來,與原詞義存在一種映射關系。如:The path snakes among the valley. snake在此處為動詞,意為曲折延伸,是由名詞snake “蛇”詞性轉類而來,其意義“蜿蜒曲折地延伸”與蛇外觀的形態(tài)極具象似;如the 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腦),此處head(首腦)一詞是原義“頭腦”的引申。由此可見,形義象似中,無論是原始單位詞素的聚合,還是原義的比喻、延伸都是有據可尋的。
3.詞源象似性
詞源象似性體現在詞義能從歷時的角度找理據性的源頭。如英語與希臘和羅馬的民族語言同屬于印歐語系,在它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融入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這些英語詞匯意義與文化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意義是“爭斗之源;不和之因;禍根”,傳說因一位女神用一個蘋果引發(fā)了紛爭。The Hercules’choice,赫拉克勒斯的選擇,意義為放棄享樂,主動吃苦而得到的回報,傳說Hercules選擇放棄享樂,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成為一位不老的女神。再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常用來比喻災難、麻煩、禍害之源。這些看似抽象,不能單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的含義其實并不是任意的,它以文化為基礎,意義是可論證的,有理據的。
詞匯的語音象似性把詞匯學習帶入身臨其境中,利用音似發(fā)揮聯想,可準確牢固記住單詞,如杜鵑的叫聲cuckoo,單詞的發(fā)音極其生動地再現了杜鵑的叫聲;還可利用單音和音組象似,激發(fā)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探索構詞規(guī)律,快速地理解、記憶詞匯。
形義象似性中構詞法的理據性可幫助學生準確地記憶、理解詞匯,并提高猜詞能力,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把字典的使用率降到最低。如派生詞transatlantic由前綴trans和詞根Atlantic組成,trans有橫跨,貫穿之意,Atlantic意為大西洋,可推斷出此詞義為大西洋彼岸的;通過隱喻產生的象似實質是詞匯中心意義向其它意義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根據詞的基本含義聯想、推導新的意義,提高詞匯學習效率,準確把握一詞多義現象。如, she is attached to her family,由attach(貼,附上)基本詞義,推導出此句中的attached意為 “依戀”。
詞源文化象似性為抽象意義提供了理據性,把文化教學引入到詞匯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的文化語境,使學生在文化中習得詞匯。如:在講解Achilles’ heel時,可補充希臘神話中有關Achilles的故事。Achilles的母親Thetis海神曾為了造就他一副刀槍不入的鋼鐵之軀,便倒提著他的身體放到冥河中去侵泡。經過浸泡的身體變成了一副鋼筋鐵骨。但是他的一雙腳后跟卻因握在母親的手里,沒有浸泡到冥河之中。這位英雄的腳后跟就成了致命弱點,最后因對方知道了他的這個弱點,射中他的腳后跟,負傷而死?!癆chilles’heel”意為唯一致命的弱點。詞源文化象似性使抽象意義具體化,便于學習者更深刻地領悟、記憶詞義,并體會在文化中學習詞匯的樂趣。
總而言之,理解和記憶有理據性的知識要比理解和記憶任意性的知識容易得多。教學中把握詞匯象似性的本質屬性,探索詞法規(guī)律性,可減輕學生機械性學習帶來的枯燥感,有利于學生更準確、更深刻、更輕松地學習詞匯。
[1]鄭樹棠,衛(wèi)乃興.關于大學英語課堂培養(yǎng)語言能力等情況的研究[J].外語界,1996(4).
[2]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寅.象似說與任意說的哲學基礎與辯證關系[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
[4]王寅.再論語言符號象似性——象似性的理據[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6).
The theory of iconicity an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Chen Xia-wei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Xiehe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17, China)
Cognitive linguists think language symbols are iconically correspondent to their re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iconicity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conicity fea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phonology, morphology, lexeme and etyma and explores its effect on vocabulary 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iconicity; vocabulary teaching
H315
A
1000-9795(2014)010-000066-02
[責任編輯: 周 天]
陳霞蔚(1980-),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碩士,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外語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