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玉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淺析中國課堂與留學生課堂的差異
張 玉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隨著來華留學生的增加,目前我國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來彌補對外漢語教師不足的情況。然而,習慣于中式教育的我們?nèi)绾芜m應對留學生的教學與管理成為了即將走上此崗位人士的重點討論話題。
思維模式;課堂教學;課堂管理
課堂是由教室、教師、學生三大要素組成的,并且學生在這里占據(jù)著核心地位。當我們的教學對象由中國學生變成和我們語言不同、膚色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不同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時,我們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才能使留學生的中文學習變得更高效。
物理環(huán)境:1.班級人數(shù)。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班級里學生人數(shù)的多少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在留學生的課堂,一般人數(shù)在5—8人之間是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
2.班級衛(wèi)生狀況。留學生的課堂人數(shù)本身就不多,教師要尤其注意課堂環(huán)境,這里包括室內(nèi)溫度、通風狀況、采光是否良好、地面衛(wèi)生等因素。所謂由小看大,通過課堂環(huán)境這個微小的細節(jié),留學生可以直接判斷我們中國人是否講究衛(wèi)生,是否注意小節(jié)。
3.座位的布置。在我們的課堂里,座位全部都是按照傳統(tǒng)式排列的,這種排列非常不利于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留學生的課堂最好將座位擺成圓形式,這樣課上有利于提高其學習效率,也可以擺成馬蹄式,會給后排的學生留出看黑板的空間。
4.多媒體、墻飾。留學生的課堂里一定要有墻飾,而且墻飾要與中國文化有關,或者與他們的所學內(nèi)容有關,這些元素可以大大增強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心理環(huán)境: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在留學生的課堂上,良好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能夠影響到他們學習的狀態(tài)甚至是生活上的態(tài)度。教師可以通過多交流、課后多組織活動的方式來增強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遵守時間規(guī)則。留學生的課堂中壓堂的現(xiàn)象很少,可遲到的現(xiàn)象很嚴重。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首先要親自做到上課不遲到,到了上課的時間,無論班級里學生是否到齊都應該開始正常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給學生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到了下課的時間,無論教學進行到哪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立即停止,切不可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安排好時間,每個環(huán)節(jié)控制在多長時間內(nèi)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在中國學生的課堂里,很少看見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情況。但在留學生的課堂里,學生課上提問與回答問題變成了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有的時候學生提問的時間甚至會占用教師講課的時間。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一是要在備課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二是在學生的提問占用正常上課時間時要盡快阻止,并與學生說明課后解決;三是學生提的問題自己暫時沒法給出正確的答案,一定不要遮遮掩掩,直接與學生說明這個問題老師還沒弄清楚,下一次課給他答案即可。
當眾指責學生,甚至是體罰,這在幾年前的中國學生課堂里并不罕見,而當我們面對留學生時,這種方式是萬萬不可取的。一般留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小的問題時,比如遲到、擅自離開課堂、課上說話等,教師不必過于嚴厲,最好以一種幽默處理問題的模式來對待問題學生。因為留學生畢竟以成人為主,簡單幽默的語言足以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保護到學生的自尊心,這種軟處理方法是每個教師都要去學習的。一旦課上出現(xiàn)的情況難以使正常的教學進行下去,教師可以把問題學生請出教室,切忌不文明話語的出現(xiàn)。
每天不穿同樣的衣服、面帶微笑、注意黑板的整潔、作業(yè)布置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往往也會決定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比如服裝,如果一個星期都是同一件衣服,學生會覺得你生活死板,跟著你學習也會慢慢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久而久之心里自然會有抵觸的情緒;如果每天在學生面前都是煥然一新的樣子,學生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熱愛事業(yè)的老師,生活里充滿激情的人,所以結果會截然不同的。
[1]姜麗萍.對外漢語教學論[М].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2]黃曉穎.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組織管理藝術[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5).
[3]劉麗華.利用情感教學優(yōu)化中學課堂教學管理[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classroom and overseas students classroom
Zhang Yu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80,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at present, our countr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However, accustomed to the Chinese education, how we adapt to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is position.
mode of thinking; classroom teac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G648.9
A
1000-9795(2014)03-0170-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13
張 玉(1989),女,漢族,山東人,從事漢語國際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