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瑤 李筱平
(大連理工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 116000)
論職場道歉場合中日非語言行為之差異
肖 瑤 李筱平
(大連理工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 116000)
人際交往中非語言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職場中的道歉場景為中心,搜集中日電視劇職場道歉時的非言語表現(xiàn),從“表情”“視線”“動作”角度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進而探究中日兩國在道歉時所使用的非語言行為的異同及原因。
道歉;非言語行為
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往往著眼于言語交際,但是視線、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行為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眾多語言研究專家都認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非語言行為起著更為關(guān)鍵的作用。尤其是在職場中的道歉場合,不光是為了緩解雙方的關(guān)系,可能還常常會涉及到公司的利益,所以恰當?shù)姆钦Z言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選取中國電視劇《艾米加油》(2012年 30集)《杜拉拉之似水年華》(2013年 36集)日本電視劇《PRICELESS》(2012年 10集)《半澤直樹》(2013年 10集)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職場表達歉意時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非言語行動的收集整理比較兩者的異同。
經(jīng)過整理,共收集中國人道歉場景121處,日本人道歉場景131處。然后分別從“表情”“視線”“動作”的角度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整理。例如:
會議中電話響了
上司:你去接吧
杜拉拉:不好意思啊
(向下看,輕微點頭,微笑,羞愧的表情)
視線分析時主要分為三種情況:1.直視;2.回避;3.時而直視時而回避。經(jīng)過統(tǒng)計,日本人“直視”48處,約占37%;“回避”75處,約占57%;“直視+回避”8處,約占6%。中國人“直視”95處,約占79%,“回避”15處,約占12%,“直視+回避”11處,約占9%。可見中國人在道歉時一般會直視對方,而日本人往往會回避對方的視線。然而,通過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其實日本人也不是都會回避對方的視線,回避只占了57%,說明其實有一些情況下日本人道歉時也是會直視對方的,不過由于日本以鞠躬為禮儀,所以直視的時間往往很短,伴隨鞠躬視線就自然向下了。道歉往往是由于自己犯了錯誤或者給對方添了麻煩時為了緩解人際關(guān)系所進行的行為,往往帶著一種羞愧或惶恐,所以在直視被認為是失禮行為的日本文化影響下,道歉時就更不會直視對方了。
為了更細致的分析道歉場景下中日表情的差別,本研究在表情的部分做了具體的劃分,在此選取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種進行比較。日本人出現(xiàn)頻率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認真嚴肅”79處,約占60%,“微笑”13處,約占10%,“羞愧”12處,約占9%;中國人表情出現(xiàn)頻率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微笑”49處,約占40%,“認真嚴肅”49處,約占40%,“羞愧”15處,約占12%。可見,日本人和中國人道歉時表情確有不同。日本人大多數(shù)時候會是認真嚴肅的表情,這與日本人習(xí)慣壓抑自己,不向外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的性格有關(guān)。在工作的場合更是如此。工作中個人往往不是在自己的立場,而是代表公司與對方進行交際,所以道歉時會更嚴肅認真。而中國人的表情卻呈現(xiàn)出與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結(jié)果。以往的研究很多都指出“日本人往往是拘謹嚴肅的表情,中國人多是明朗的表情(笑)”。確實,在中國文化中,即使是道歉,微笑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熱情和真誠。中文中亦有“不打笑臉人”的說法。而在本調(diào)查中“微笑”和“認真嚴肅”各占40%,可見,在職場中,中國人也會更加嚴肅認真。在對具體道歉對象進行分類后得出,“微笑”出現(xiàn)最多的是對其他公司的人,例如客戶,而“認真嚴肅”多半是對上級。因為在公司中,上下等級制度明確,犯錯時如果對上司微笑未免會給上司以“沒大沒小”“不知悔改”等印象,恐怕上司不但不會原諒反而會更生氣吧。所以準確把握不同場合不同場景下的非語言行為習(xí)慣對人際交往十分重要。
在動作統(tǒng)計結(jié)果中,日本人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是“鞠躬”61處,約占47%,其次是“無動作”31處,約占24%,“點頭”18處,約占14%;中國人做多的是“無動作”83處,約占69%,其次是“鞠躬”20處,約占17%,再次是“點頭”和“低頭”各有6處,約各占5%。從動作角度來看,中日差異最明顯的部分是日本人的習(xí)俗是鞠躬,道歉的場合當然也不例外。而相比之下中國人道歉時一般沒有什么動作。不過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中日文化也不是大相徑庭的。首先道歉時動作的種類基本上是相同的。另外,中國人動作17%也是鞠躬,這是以往的研究中沒有提到的,也可以看出職場道歉場合的特殊性。正如前面所說,在職場中人們往往要更嚴肅專業(yè),從對象上來說中國人出現(xiàn)鞠躬的是其他公司的人或者自己公司的上司。不過中國人的鞠躬和日本人的鞠躬仍有所不同。通過對具體鞠躬角度的統(tǒng)計,日本人分別為:15度 4處,30度 7處,45度 33處, 90度 17處;中國人分別為:15度 13處,30度 5處,45度 2處。一般日本人45度的鞠躬就算是最禮貌的了,在職場,道歉時日本人一般都會鞠躬45度,以表示深深的歉意,甚至90度的鞠躬也出現(xiàn)了17次之多,所以日本人對待道歉是非常認真的,用深深的鞠躬表達對對方的歉意。而相對的,中國的鞠躬往往非常細微,大部分都是15度的輕微程度,有的甚至很難區(qū)分是鞠躬還是深深的點頭。
[1]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外語教學(xué)研究出版社,2001.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workplace apology situations in non language behavior
Xiao Yao, Li Xiao-p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China)
The non language behavior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workplace apology scene as the center, nonverbal expression from China and Japan TV career apology, "expression" from "line of sight" "action" perspective on the data analysis, and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Japan in the apology and reasons.
apology; non-verbal behavior
H0-0
A
1000-9795(2014)06-0460-01
[責(zé)任編輯:陳懷民]
2014-03-06
肖 瑤(1988-),女,遼寧沈陽人,從事跨文化交際研究。
李筱平(1957-),女,吉林長春人,教授,從事日本社會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