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政治正確”與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

        2014-04-17 00:47:25
        江海學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白人馬克思主義政治

        張 軍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是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關鍵詞,在美國學術界廣為人知,但國內學術界卻提及不多,特別是在文化研究的相關文章里很少提及。隨著近年來文化研究在國內的盛行,對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論來源英國伯明翰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以及歐洲大陸其他相關理論家和相關理論的研究都在陸續(xù)展開,但學界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美國引起激烈討論、至今在美國高校仍然掌控主流話語權的“政治正確”卻罕有提及,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高校是學術研究的重要陣地,也是各種思想爭鳴的地方,“政治正確”能在美國高校占據(jù)主流話語的位置,足可見文化馬克思主義在美國學術界的重要影響。在資本主義最發(fā)達的美國,曾經(jīng)提及馬克思主義就讓人色變,在其最重要的學術陣地,其主流話語竟然是文化馬克思主義。雖然文化馬克思主義不能等同于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但其和馬克思主義的關聯(lián)卻是肯定的。本文將對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進行分析,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學界更多關注。

        關于“政治正確”的起源,在美國一般有兩種研究路徑,一種是從詞源學的角度;一種是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從詞源學角度來說,“政治正確”最早出現(xiàn)在1793年美國最高法院齊斯霍姆(Chisholm)起訴佐治亞州(Georgia)的庭審上,但當時“政治的”(politically)和“正確的”(correct)這兩個詞并不是固定詞組,也非固定的用法。①因此,更多人傾向于第二種看法,即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政治正確”自1920年代開始為馬克思主義者廣泛使用,它成為“黨的總路線”的寬泛的同義詞。到了1980年代,在美國和西歐很多國家,“政治正確”是指在學術觀點、政治、社會生活中遵循扶持弱勢和尊重邊緣群體如黑人、婦女和同性戀,尊重各少數(shù)族裔文化即多元文化主義的“總路線”。這個“總路線”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但卻潛在于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的心里,成為人們行事的一個指南針和道德規(guī)范。遵循這個路線,即是“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如果違背了這個“總路線”,則會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politically incorrect)。

        要體現(xiàn)和確保這樣一個“總路線”,需要一定的政策來保證,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就是美國政府所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它最早源于肯尼迪總統(tǒng)于1961年簽署的行政命令10925(Executive Order 10925),要求政府部門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能因為種族、宗教信仰、膚色或原國籍原因歧視應聘者,要采取肯定性的行動確保應聘者被錄用,并且在聘用期間不能因為種族、宗教信仰、膚色或原國籍原因而受到不公平對待。幾經(jīng)修改,1967年的行政命令11375在歧視原因中增加了性別,把婦女包括了進來。

        除了政府的政策,高校也在形成這樣的“總路線”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瑪麗安·阿依姆(Maryann Ayim)認為:政治正確的核心是指當代美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提議,通常都和大學有聯(lián)系。這些提議包括公正使用語言的政策、招聘中的肯定行為、關于性騷擾和種族騷擾的立法、更多的有色人種和婦女進入課程等。②美國高校一般都要求師生不能使用歧視性的語言,包括性別歧視語、種族歧視語、恐同歧視語、殘疾人士歧視語等,很多高校在錄取學生和招聘員工的時候還會有關于應聘人員的種族等背景的配額即肯定性行動計劃,也有越來越多的少數(shù)族裔作家進入教材,取代了傳統(tǒng)白人男性經(jīng)典作家的地位。高校作為知識生產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對師生“政治正確”的潛在要求無疑會對整個社會造成重要影響。即便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如總統(tǒng)選舉,也得嚴格遵守“政治正確”的原則。如果候選人能打好“政治正確”這張牌,就能吸引到更多群體的關注和支持,而一旦違背“政治正確”的原則,刺激了特定群體的敏感神經(jīng)的話,則會遭到該群體甚至是更多相關群體的抵制,而處于被動不利的局面。媒體既為“政治正確”推波助瀾,本身也得遵循“政治正確”的原則,無論是其立場和觀點,還是所使用的語言或其他符號,都不能與這個“總路線”相違背。如2012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大選之前公開聲稱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就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當時分析人士指出他的這一做法很可能是在其競選團隊預計選舉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為了更多地吸引中間選民而出的險招,但在美國國內整個社會對同性戀的認可和接受度持續(xù)上升的背景之下,媒體對這一事件的報道也是更多地傾向于其積極意義。奧巴馬最終擊敗反對同性婚姻的對手羅姆尼而成功連任,說明他和其競選團隊熟諳“政治正確”原則在美國政治生活和媒體輿論中的重要影響。高校、政界、媒體——這三者對“政治正確”的重視足以說明其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和“政治正確”聯(lián)系緊密的就是“文化多元主義”,這兩個術語在今天的美國學術界仍然處于話語的核心地位,是文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體現(xiàn)和結果,以至于很多學者常把三者相互替換。如杰弗雷·布雷謝爾(Jefrey D.Breshears)就認為,“盡管‘政治正確’有時被稱作‘文化自由主義’,但更準確地來說,‘政治正確’是‘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一種表述”③。丹尼爾·格瑞爾(Daniel Guerriere)則認為,“文化多元主義在更多的時候就是指政治正確”④。文化多元主義的核心觀點是各種族文化、亞文化的平等與共存,這和“政治正確”的總路線是一致的,而文化馬克思主義從文化層面關注社會中各階級、群體的權利和平等,主張文化多元主義,也往往遵循政治正確的原則。三者在這一意義上互為關聯(lián)。因此,理解了“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的含義,也就明白了當代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涵和訴求?;蛘叻催^來,如果闡明了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觀點,也就明白了“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的涵義和意義所在。

        文化馬克思主義,顧名思義,就是從文化層面入手,用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方法來解析西方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和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強調經(jīng)濟基礎不同,文化馬克思主義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已經(jīng)超出了馬克思的預期,如美國這樣的西方發(fā)達國家,中產階級已經(jīng)成為了主流,由經(jīng)濟基礎所衍生出的階級斗爭的路線已經(jīng)無的放矢、不合時宜。但這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問題已經(jīng)得到了解決,相反,文化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問題不但存在,而且變得更加嚴重和隱蔽。如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認為,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嚴重,工具理性不僅在經(jīng)濟領域肆虐,使得人性飽受摧殘,人異化成為了資本主義工業(yè)大機器的一部分,工具理性也在文化領域蔓延,原本是人類重要精神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造和藝術欣賞變成了機械生產的文化工業(yè),其生產文化產品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大眾別無選擇,只能被動地消費文化工業(yè)所推銷的無藝術價值的商品,久而久之,大眾則會變得麻木和失去辨別力。因此,阿多諾對文化工業(yè)大肆批判,希望通過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來喚醒被文化工業(yè)所毒害的大眾,激發(fā)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認清社會的現(xiàn)實,從而改變之。同為法蘭克福學派重要代表同時在1960年代作為學生運動精神領袖的馬爾庫塞則認為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就其生產力來說,本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基本需求,使人們生活得更自由,但由于其眾所周知的生產目的,資本主義社會不但未能滿足人的各種自然需求(即愛欲),反而附加給人額外壓力,使人性扭曲、異化,因此,馬爾庫塞號召受壓抑的人們特別是年青人為愛欲而戰(zhàn)。馬爾庫塞把弗洛伊德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試圖彌補馬克思主義對個體的忽視,以愛欲與文明的矛盾來替代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文化馬克思主義把批判的鋒芒由經(jīng)濟基礎轉向了文化領域,其結果之一便是催生了文化多元主義。文化多元主義一般有三種理解:美國的文化多樣性、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政治正確。⑤本文所指為第三種含義,即作為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關鍵詞之一的文化多元主義。它是文化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的關注由經(jīng)濟轉向文化層面的結果,也是“政治正確”的題中之義。雖然進行了文化的轉向,但文化馬克思主義還是秉承了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對現(xiàn)實的批判和對社會公平的主張。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把全人類分為兩個階級:被壓迫階級和壓迫階級,或被剝削者和剝削者。受壓迫階級和被剝削者是工人。但今天,這樣的劃分和現(xiàn)實已經(jīng)有了出入。因此,文化馬克思主義者從新的現(xiàn)實出發(fā),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不平等現(xiàn)象進行剖析與批判。他們同情黑人、婦女、同性戀等弱勢群體,呼吁社會給予這些弱勢和邊緣群體關注和幫助,使他們能獲得和占社會主導地位的白人異性戀男性同等的權益。在政治上主張身份政治;在社會生活中,主張各文化群體的平等權益;在教育中強調文化的多元存在和少數(shù)群體的特殊的教育需求。

        要進一步弄清“政治正確”的來龍去脈,我們需要回顧它的歷史起源,審視它的分析方法和它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它在美國社會和學術界曾經(jīng)引起的廣泛爭議。

        如前所述,“政治正確”實際上是文化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它的出現(xiàn)和文化馬克思主義是息息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從經(jīng)濟領域向文化領域的轉換,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意大利葛蘭西的著作的發(fā)表以及1923年在德國社會研究所的創(chuàng)立(即后來的法蘭克福學派)。1930年代為逃避納粹,社會研究所的許多學者到了歐洲各地和美國,法蘭克福學派在歐洲和美國的大學都造成了重要的影響。

        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在《構筑我們的國家》一書里對美國文化左派即文化馬克思的形成有過清晰的論述。他認為,美國的文化左派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在此之前,美國的“左派”是希望通過參與政治,來促進社會公平目標的實現(xiàn),即建立一個沒有階級、沒有等級的公正的國家。⑥他們相信能夠通過美國的民主體制來糾正和避免社會的不公平現(xiàn)象,如通過選舉理想的政治人物,通過促成相關法律的制定,就可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社會的民主和各階級以及社會團體的平等。但是,越戰(zhàn)的發(fā)生動搖了他們的信念?!霸綉?zhàn)使得一代美國人對實現(xiàn)美國建立之初的目標產生了懷疑,認為那場戰(zhàn)爭是永遠不可原諒的,美國是有罪的……”⑦實際上,根據(jù)當時的調查,認為越戰(zhàn)中美國完全是侵略國的學生由1969年16%猛增到1970的41%。⑧學生們因此喪失了作為美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加上在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家的影響下,60年代的激進分子采用了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的建議,也就是發(fā)動“文化戰(zhàn)爭”,即通過控制文化來間接獲得政治權力。同時他們認為這樣的國家和美國建國之初的理想背道而馳,應該超越國界,對整個人類負責,做文化世界主義者,提倡文化多元主義。因此,這個“新左派”又叫“文化左派”,也即文化馬克思主義者。

        文化左派在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馬爾庫塞被看作是學生運動的精神領袖,其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成為學生運動的銳利武器,學生們把對政府和其代表的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化作了對資本主義文化的徹底批判,其中傳統(tǒng)白人男性的價值觀作為資本主義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遭到最為猛烈的攻擊。雖然學生們的“反文化”運動導致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吸毒、性解放等,但其批判精神卻在激進運動之后作為美國文化的寶貴財富遺留了下來,并與民權運動、婦女運動中對種族、性別等社會公平的訴求相結合,成為“政治正確”的主要內容。運動結束之后,文化左派的代表們由于并不主張從政治經(jīng)濟體制入手,而是從文化層面進行社會批判,所以他們辭別工會,逐漸遠離政治,開始在學院里研究“差異政治學”和“身份政治學”,重心也從社會學系轉向文學系。他們受到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影響,把馬克思與弗洛伊德相結合,后來也加入語言學理論創(chuàng)造了批判理論和“解構”理論。這些理論極大地影響了教育,并且通過高等教育,使“政治正確”得以產生。

        到了八九十年代,許多參加了60年代運動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者在大學開始掌權,學界受文化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西蒙·弗里斯(Simon Frith)指出,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中,學生們視大學為維護資本主義體制的工具而進行造反,1980年代時,許多當年造反的學生已經(jīng)成為高校職員,他們展開了新的攻擊,即對課程和大綱設置的攻擊,認為這是導致大學墮落的主要原因。他們對經(jīng)典的攻擊最為猛烈,認為其代表了美國陳腐的價值觀體系,并意圖以對少數(shù)族裔的關注取而代之。⑨因此,文化馬克思主義者在種族、民族和性別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大量的系部和項目,這些系部和項目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政治正確”的意識,致力于通過宣傳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敏感。他們在大學招生中設置了種族和民族的配額以保障處于社會弱勢的種族和民族的平等權益。文化馬克思主義者在編撰文學教材的時候,也增加了種族、性別或其他被壓迫者的身份標準,來盡可能選擇各群體代表的作家讓學生閱讀,而不僅僅是遵循經(jīng)典文學的傳統(tǒng)路線。他們認為偉大的作品選集總是需要增加新的內容,特別是那些在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壓制或未被重視的作家作品,應該被重新發(fā)掘。他們還提倡師生注意語言的得體性,拒絕使用歧視性的語言,比如“美國土著”(Amerindian)和“殘疾人”(handicapped)就被認為缺乏敏感性而遭到禁用,而以“美國原住民”(Native American)和“能力殊異人士”(differently-abled)加以代替。

        隨著文化馬克思主義者逐漸成長為高等院校的主導力量,“政治正確”也慢慢地成為主導高校學術話語和社會日常政治生活實踐的一種潛在規(guī)則。這種潛規(guī)則的基本內涵就是,在涉及不同種族、民族、性別和其他群體差異和利益紛爭的時候,應該同情和扶持弱勢群體,以實現(xiàn)社會的正義和公平。

        雖然,“政治正確”在美國自80年代開始已經(jīng)成為了主流話語,但對它們的爭議也一直沒有停止。事實上,20世紀80、90年代學界曾對此進行過激烈的討論,即便是今天它也仍然是人們反復爭論的話題。對于文化多元主義者來說,美國的民主和自由尚未成功。相反,美國是一個嚴重種族主義的、男權的,整體上是壓迫性的社會。因此,必須重鑄,使之變成為各種族平等和各民族文化都得以保存和發(fā)展的社會。支持者認為“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雖然不是法律上的硬性規(guī)定,但能對人們的日常政治生活和道德行為進行規(guī)范,使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xiàn),保障各種族、各民族和各邊緣群體的平等合法權益。⑩他們也認為肯定性行動計劃具有合法性,其目的是通過對在社會和經(jīng)濟上處于劣勢的人給予優(yōu)待,來促進社會平等。通常這些人處于劣勢是由于歷史原因,比如受壓迫和奴役。肯定性行動計劃致力于達到以下目標:實現(xiàn)就業(yè)和薪酬的平等,增加受教育機會,國家、機構和行業(yè)管理人員的全面多元化,糾正過往的錯誤和傷害,特別是奴隸制遺留下來的社會不平衡。

        而“政治正確”遭到的非議和指責主要來自于文化保守主義者。對“政治正確”的批評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平均主義和對自由的限制;二是二元對立思維和逆向歧視;三是種族和民族問題的政治化。

        首先,批評者認為“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提倡的平等是一種平均主義。他們認為文化多元主義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對社會公平的主張,他們要通過政府權力來消除所有可能存在或發(fā)生的不平等。文化保守主義者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理由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不相同,獨特性便排除了平等性。他們認為社會主義者把“公平”(justice)界定為平等(equality)是不對的,認為社會主義者要使每個人處于平等狀況,就必須不平等地對待每個人。對于文化馬克思主義來說,獨特的個體只是在作為被壓迫階級或相反階級的代表的時候才是重要的。因此,他們認為社會主義者所譴責的不平等是兩個階級之間的不平等,而不是真正關心每個個體的平等權利。

        按此邏輯,文化保守分子認為文化多元主義就是激進自由主義者,而激進自由主義者往往采取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認為必須把某類人指認為受壓迫者。自1960年代以來,受壓迫者依次為黑人、婦女、美國印第安人、墨西哥裔美國人、同性戀者和殘疾人。雖然期間也有其他群體被提及,但主要還是以上群體構成了被壓迫階級。更廣泛地看,被壓迫階級還包括了大多數(shù)第三世界,甚至是地球母親。而“文化多元主義”和“政治正確”關于人的二分法決定了他們所高歌的平等并不是每個人的平等,而是二分法中某一階級的平等。保守主義者認為,根據(jù)此二元對立的思維,現(xiàn)代文化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白人異性戀男人是應該受到懲罰的階級,根據(jù)具體情況把他們控訴為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反猶太主義、恐同主義、仇外主義的實施者。因此,文化保守主義者認為“政治正確”導致了對白人異性戀男性的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即為了公平對待過去曾遭受種族或性別歧視的群體,而在客觀上形成對先前享有優(yōu)待的群體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他們認為肯定性行動貶低了受優(yōu)待群體所獲取的成績,因為他們被聘用不是基于他們的資歷,而是基于其屬于某個群體的原因;肯定性行動是以錯糾錯,反而會阻礙群體間的和解,鼓勵個體承認自己處于劣勢,哪怕他們實際上不是處于劣勢。2008年德克薩斯當?shù)匕兹藢W生艾碧嘉兒·費希爾(Abigail Fisher)控告德克薩斯大學,聲稱她因為是“白人”而未被該大學錄取。在錄取中,種族成為了錄取與否的重要因素。費希爾認為這違反了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the Equal Protection Clause of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美國政治評論家托馬斯·蘇維爾(Thomas Sowell)在其書《全球肯定性行動:一次經(jīng)驗研究》中也指出了以種族為基礎的肯定性行動的負面影響,認為肯定性行動往往使得受優(yōu)待群體中最幸運的那些人受益(如中、上層黑人),而使得非優(yōu)待群體中的最不幸的那些人利益受損(如貧窮的白人和亞洲人),因此使得這兩類人都缺乏動力做到最好,前者是因為沒有必要做到最好,后者是因為做到最好也是徒勞。這一方面對社會是損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們對于優(yōu)待群體的仇恨。圣地亞哥大學的法律教授吉爾·赫若特(Gial Heriot),在《華爾街日報》(2007年8月24日)發(fā)表的文章中也指出,肯定性行動的結果使得黑人律師的數(shù)量反而降低了7.9%。他分析,黑人進入比自己實際應該進入的大學更好的大學后,往往會因為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導致輟學。

        對“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的第三個責難是認為文化馬克思主義者將種族、民族問題政治化,容易導致沖突和戰(zhàn)爭。保守主義者認為文化馬克思主義所忽略的是把種族和民族問題政治化的危險。在這些區(qū)別被給予政治地位的同時,對立、沖突、謀殺,甚至戰(zhàn)爭也隨之而起。他們認為盧旺達、斯里蘭卡、前蘇聯(lián)和前南斯拉夫都是例證。現(xiàn)在種族或民族的政治化以及他們?yōu)榱藱嗔Φ臓幎肪捅环Q為“巴爾干化”(Balkanization),而與“美國化”相反。雷蒙德·V.雷恩(Raymond V.Raehn)也認為文化馬克思主義會導致世界的混亂。他舉例說,津巴布韋以前由白人控制,后來白人不再控制后就是滿城饑餓、到處是殘酷的部落屠殺的景象。

        保守主義認為平均主義違背了自由個性和自由發(fā)展的原則,而實際上“政治正確”和文化多元主義并不等于平均主義。對弱勢群體如黑人、婦女等的關注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雖然確實有些運動,如女權主義運動有時會走向極端,但也不能因此而被完全否定。事實上,對弱勢群體的政策傾斜確實對他們有實際的幫助,也有利于社會公平的實現(xiàn)。弱勢群體之所以弱勢,有其社會歷史原因??隙ㄐ孕袆佑媱澗褪菫榱朔龀秩鮿萑后w,使他們能夠獲取和其他群體一樣的社會權利,只有獲取公平的社會資源,弱勢群體才能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發(fā)展本民族或群體的文化,以豐富整個社會文化??梢姡罢握_”并不以壓抑個性的平均主義為其目標。

        保守主義者關于肯定性行動計劃會導致逆向歧視的觀點也存在疑問,比如文學課程中作家的選擇標準,當然要以其文學作品的價值為首選標準,但文學作品的價值標準本身也沒有定論,往往以歐美白人男性的價值標準為基礎。以這樣的標準,黑人和婦女作家入選的幾率就要小得多。因此,很多美國高校在選擇作家時增加了作家的身份配額,就是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要改變歐美白人男性為主導的價值觀,這個舉措就是必要的。再者,語言是社會的反應,對非歧視性語言的提倡,恰好顯示了文化多元主義的正面意義。用“美國原住民”替換“美國土著”,不僅能夠避免引起印第安人的不快,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文化方面的敏感性,從而實現(xiàn)文化多元主義。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這是對表達自由的限制,因為表達自由本身也得遵從社會道德和禮儀,比如學生不能用罵人的詞語,這難道也是語言警察嗎?在語言上顧及曾經(jīng)長時間遭受歧視的黑人的感受,顧忌其他弱勢群體的感受,難道就是法西斯和總體性控制的體現(xiàn)嗎?在這一點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當然,對語言敏感性的培養(yǎng)也應該適度,過度則會違背語言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造成語言混亂。

        保守主義者對二元對立思維的批評似乎抓住了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矛盾,即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tǒng)治,這是社會主義的前提,因此,在階級對立的情況下,全社會的平等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是,如果按照馬克思的邏輯,階級社會是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就沒有階級的存在,完全的公平也就實現(xiàn)了。另一方面,文化馬克思主義者也正是看到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才放棄了階級斗爭的思維模式,轉而關注各弱勢群體,提倡各種族和各利益群體的平等權益。關于逆向歧視,瑪麗安·阿依姆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她認為逆向歧視這一指控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要構成逆向歧視,就必須是不公平對待,而反政治正確者所控訴的例子,如某大學出于配額考慮而對黑人教授的優(yōu)先錄用,不是以其專業(yè)價值來衡量的,因此會使得教授的整體水平下降。這種指責是站不住腳的,一是價值標準本身就是具有爭議的問題;二是對黑人教授在聘用上的優(yōu)先考慮和以前大學優(yōu)先考慮白人應聘者的情況并不是一回事,因為當時白人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都具有相對于黑人的明顯優(yōu)勢。在聘用黑人教授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脫離黑人問題的歷史背景。結合歷史分析,當前大學要優(yōu)先聘用黑人教授的壓力和當時大學要優(yōu)先聘用白人教授的壓力,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時,白人所處的優(yōu)勢地位是整體性和體制性的;而當前對黑人的傾斜是個體性和政策性的。我們也從未聽說過,有白人僅僅因為是白人而被高校拒絕,或不能享受社會福利,控訴者的文本中也未能提供相關的證據(jù)。所謂的“逆向歧義”只是斷章取義和夸大其詞。保守主義者關于文化馬克思主義者把種族問題政治化的指責也顯得牽強,種族、民族平等并不必然導致沖突和戰(zhàn)爭,如果是為了爭取平等權利導致的戰(zhàn)爭,則是正義的戰(zhàn)爭。這種指責說到底還是白人中心主義,還是一種種族優(yōu)越論,如前文提到的雷蒙德·V.雷恩的觀點。

        實際上,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問題保守主義者并沒有指出來,而美國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羅蒂卻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羅蒂認為文化左派的最大問題是他們在政治上的疏離和不參與?!八麄兺硕^望自己的國家,或者如他們所說的把它‘理論化’。他們選擇了文化政治,而不是真正的政治。他們對認為民主機構可以促進社會正義的觀念加以嘲笑。他們選擇了知識,而放棄了希望?!闭驗榇?,文化馬克思主義才被冠以“烏托邦”的稱號,不僅遭到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也遭到右翼分子的責難。無論是阿多諾,還是馬爾庫塞,都過于注重文化的能動性,而忽視了經(jīng)濟基礎和政治領域的關鍵作用。法蘭克福學派對“工具理性”、“單向度人”的控訴雖然發(fā)人深省,但在警醒世人的同時卻沒有在經(jīng)濟和政治領域提出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案。語言學轉向之后許多文化馬克思主義者更是沉溺于理論術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離社會政治實踐越來越遠。因此,雖然文化馬克思主義在高校和學術界越演越烈,似乎占據(jù)了話語的主導權,但在政治領域卻沒有相應的建樹,“政治正確”也只能在道德的層面發(fā)揮作用。當然,這并非如羅蒂所認為的只是“觀望”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者的問題,1960年代之前的美國改良左派也同樣忽視經(jīng)濟基礎的決定作用,而只是從微觀政治入手,注定他們也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羅蒂希望構筑的真正民主公正的、作為世界之典范的國家。事實上,就美國社會內部而言,從1960年代以來,雖然美國的少數(shù)族裔的社會地位和權益有了顯著提高和改善,但整體上始終是不能和白人中產階級相提并論的,因為政府的政策始終以白人中產階級的利益為中心,這是由經(jīng)濟基礎所決定的。而對外來說,不管是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zhàn)爭,還是本世紀初美國政府發(fā)動的伊拉克戰(zhàn)爭,都是和文化多元主義的精神旨趣相左的。就伊拉克戰(zhàn)爭而言,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在2004年6月份,有超過半數(shù)的美國人(54%)認為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是場錯誤,但是“政治正確”在這個時候并不能起到足夠的作用來左右政府的決定。所以,“政治正確”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在道德的層面上起作用,而不能直接干預經(jīng)濟和政治。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關于“政治正確”的爭論其實質是文化馬克思主義和保守主義自1960年代以來不同主張的集中體現(xiàn),其中難免有極端情緒的發(fā)泄,但兩種不同觀點的相互牽制客觀上使得“政治正確”的運用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而不至于走向極端。這恰好也反映了美國文化馬克思主義被美國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的吸納和收編,注定了“政治正確”只能在符合資本主義利益的范圍內起作用,而并不能從根本上,即從經(jīng)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上消除社會的不公平現(xiàn)象、維護各種族的平等權益。

        ①“Politically Correct”, Add. 3.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 3 ed. 1993.

        ③Jefrey D. Breshears,ABriefHistoryofCulturalMarxismandPoliticalCorrectness,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2000, p.1.

        ⑧Tod Gitlin,TheSixtiesofHopes,DaysofRage, New York: Bantam Book, 1987, p.395.

        ⑨Simon Frith, “Political Correctness”,CriticalQuarterly, Vol.35, No.4.

        猜你喜歡
        白人馬克思主義政治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2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12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6
        少妇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色呦呦|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av| 国产日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级一级淫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综合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五六七区| 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官网 | 国产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精品国产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99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禁区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做一边喷17p亚洲乱妇50p|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在线不卡av天堂| 加勒比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第八页|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7在线 | 亚洲| 欧美午夜刺激影院|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一区| 中文字幕av高清人妻|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 欧美 唯美 国产 伦 综合| 爆乳日韩尤物无码一区|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91老司机精品视频| 蜜桃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富婆叫鸭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