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洪楓
(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峻山水庫樞紐工程位于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西嶺鄉(xiāng)境內(nèi)恭城河的支流澄江河上,距恭城縣城19km。
峻山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發(fā)電、防洪、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
主壩位于澄江河峻山峽谷出口處,壩體為漿砌石重力壩,壩高69m,壩頂全長220m,其中溢流壩段長80m,堰頂高程242m;左右岸非溢流壩段長均為70m,壩頂高程250m,壩頂寬5.0m,壩頂設防浪墻,墻頂高程251.2m。溢流壩段堰頂設有鋼筋混凝土水力自控翻板閘10扇,每扇寬8m,高4m。
2.1.1 平板閘方案孔口比較
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提出的大壩安全鑒定結(jié)論中涉及水力自控翻板閘的意見和建議為:水力自控翻板閘閘體各部件結(jié)構(gòu)及止水效果完好,運行正常。但閘前無攔污設施,閘上無交通橋,易發(fā)生閘門卡阻,難以監(jiān)控閘門運行狀態(tài)。曾有方案采用新建左岸上壩公路和壩下游澄江大橋解決交通問題,但水庫運行管理人員仍不能對水力自控翻板閘的運行實行有效控制,水情自動測報系統(tǒng)即使再先進,也不能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無法滿足水庫調(diào)度管理的要求,降低了水庫安全運行的可靠性?;谝陨显?,取消左岸上壩公路及相應匹配的澄江大橋,將水力自控翻板閘改為平板閘,增設壩頂交通橋能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峻山水庫溢流壩建成并運行多年,為使溢流壩閘門改建工程實施后與原溢流壩堰型、前緣總寬度、樞紐總布置(構(gòu)筑物相互關系)等相協(xié)調(diào),不留明顯的改建痕跡,以保持大壩工程較為完美的外觀形象,擬對溢流壩前緣總寬度(80m)以及堰頂高程(242.00m)不做改變。
在閘門擋水高度為4m的條件下,根據(jù)金屬結(jié)構(gòu)閘門孔口高寬比的要求,其寬度宜在4m~10m之間。在維持原溢流壩前緣總寬度及堰頂高程不變的情況下,共做了以下三個方案比較:
方案一:每孔凈寬8.8m,中墩厚2.6m,邊墩厚1.4m,共7孔,6個中墩,2 個邊墩,溢流壩前緣總寬度為:7×8.8+6×2.6+2×1.4=80m。
方案二:每孔凈寬7.5m,中墩厚2.5m,邊墩厚1.25m,共8孔,7個中墩,2 個邊墩,溢流壩前緣總寬度為:8×7.5+7×2.5+2×1.25=80m。
方案三:每9孔凈寬6.5m,中墩厚2.4m,邊墩厚1.15m,共9孔,8個中墩,2 個邊墩,溢流壩前緣總寬度為:9×6.5+8×2.4+2×1.15=80m。
三個方案的閘墩均長7m,墩頂下游側(cè)設交通橋,寬4m,閘墩下游邊緣超出原非溢流壩頂下游邊緣2m(原非溢流壩頂寬5m),因此,將右岸 0+027.5~0+070(長 42.5m)以及左岸 0+150~0+207.35(長 57.35m)兩段共計99.85m長的非溢流壩加寬2m,與溢流壩交通橋銜接,同時在兩岸壩肩均設回車場以滿足防洪搶險交通要求?;剀噲鰯M平鋪0.2m厚碾壓級配碎石,其上澆筑0.2m厚C20混凝土。在壩右岸新建180m上壩公路與原公路連接,上壩公路按山區(qū)四級公路標準設計,采用混凝土路面,路基寬4.5m,行車道寬3.5m,公路縱坡i≤8%。
2.1.2 平板閘方案比較
以上三個方案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列于表2.1。
由表中可以看出,方案二即8孔7.5m方案投資比方案一少1.58萬元,比方案三多1.87萬元,三個方案的投資相差不大,原左岸上壩公路建筑工程費用685.25萬元;平板閘方案二建筑工程費276.98萬元,金屬結(jié)構(gòu)設備及安裝費208.52萬元,水情自動測報系統(tǒng)121萬元,合計606.50萬元;比原左岸上壩公路建筑工程費用少78.75萬元??紤]到方案二的布置與原水力自控翻板閘水力邊界條件相近,設計洪水位與校核洪水位與大壩安全鑒定結(jié)論接近,因此方案二較方案一和方案三為優(yōu),因此本次設計采用方案二為推薦方案。
水庫溢流壩段現(xiàn)狀堰頂?shù)乃ψ钥仄胶夥彘l為10孔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閘高4m,總長為80m。水庫正常水位為246m。據(jù)水利部江河公司1994年提供的資料,翻板閘的啟動水位為246.026±0.05m,全開水位為247.20m。水力自控翻板閘泄流曲線系根據(jù)《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峻山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報告》得出,其泄流曲線見表1和圖1。
表1 水力自控翻板閘Q~H曲線表
平板閘方案維持溢流長度80m以及堰頂高程242.00m不變,布置8孔凈寬7.5m平板閘。平板閘方案不改變原溢流壩堰面曲線,僅增加中墩及邊墩,因此認為平板閘方案中流量系數(shù)與原溢流壩敞泄時流量系數(shù)相同,并增加中墩和邊墩側(cè)收縮系數(shù)計算泄流曲線,其公式如下。
Q——流量,m3/s;
b——溢流堰單孔凈寬,m;
n——孔數(shù);
H0——計入行進流速的堰上總水頭,m;
m——流量系數(shù),同原敞泄流量系數(shù);
ε——側(cè)收縮系數(shù)。
將水力自控翻板閘Q~H與平板閘方案采用Q~H列于表2中。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低水部位 (水力自控翻板閘全開水位247.20m前)平板閘方案設計值的流量與水力自控翻板閘相差較大,平板閘方案的設計泄流量大于水力自控翻板閘方案;在中水部位(水力自控翻板閘全開水位247.20m~248.20m)平板閘方案值的流量與水力自控翻板閘設計值幾乎重合;在高水部位(248.20m~251.00m)平板閘方案設計值的泄流量較水力自控翻板閘設計值小。在水位為251.0m時相差279.78 m3/s,說明峻山溢洪道改為平板閘方案后在高水位泄流能力略小,根據(jù)兩個方案的泄流能力分別對水庫進行調(diào)洪計算,調(diào)洪后平板閘方案主壩校核洪水位(P=0.1%)為251.03m,而自控翻板閘方案校核洪水位為251.02m,兩方案校核水位高程基本一致,故認為通過水工模型試驗以及依據(jù)模型試驗進行的溢流壩平板閘方案的優(yōu)化,溢洪道過水能力滿足要求,泄流安全。
平板閘方案較好的解決了峻山水庫水力自控翻板閘閘前無攔污設施,易發(fā)生閘門卡阻,難以監(jiān)控閘門運行狀態(tài)的問題及閘頂交通問題。溢洪道頂水力自控翻板閘改為平板閘方案后其過水能力滿足要求,泄流安全。
[1]SL265-2001 水閘設計規(guī)范[Z].
[2]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峻山水庫樞紐工程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報告[R].桂林: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