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四時讀書樂》的文章,主要講述了一首“讀書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書的價值、如何讀書、讀書的人生意義都以寥寥幾句,說得清清楚楚。雖然,畫面的時代已經(jīng)不能穿越,但是至少我們油然而生幾分感慨。
一則,雖是勸學(xué),這篇課文卻沒有絲毫讀書為做官、讀書為光宗耀祖的過時思想,恰恰說出了讀書的高雅情趣。它把一年四季都視為讀書的好時光,勉勵眾人樂讀,這和我們倡導(dǎo)的全民閱讀不謀而合。
二則,過去,讀書是一種身份,當(dāng)時人人享有讀書機會,實屬民族之奮斗目標(biāo);當(dāng)下,人人讀好書,享受優(yōu)質(zhì)教育是教育改革之方略。
三則,“同學(xué)相切磋”,表明小組合作學(xué)習(xí)當(dāng)時亦有倡導(dǎo);“師長善教導(dǎo)”,道出了教師是教學(xué)和教育的重要向?qū)А?/p>
四則,“四時各相宜”,說明讀書是四季之事,貴在堅持,莫蹉跎光陰,以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從這點來看,老課本也在傳承古訓(xùn)。
五則,“萬事書中有”,清楚地道出,此處的讀書,非僅僅讀了教科書,一定是讀百家之言,百科之書;而讀書對童叟均不可少。
讀書是讀前人。前人讀更前人的書加實踐感悟成了老書,后人讀前人的書加實踐感悟成了新書,所以書延綿。知識和體驗的種子歷代發(fā)芽開花,果于后人。
讀書無禁區(qū),思想無國界,智慧跨世代。普世價值的覆蓋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