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芳/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
淺談幼兒保育專業(yè)音樂基礎課程的教學
董秀芳/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
音樂基礎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是幼兒保育專業(yè)學生學習鋼琴、聲樂、即興伴奏等后續(xù)課程的基礎。音樂基礎課程的學習情況如何,不僅關系到其它音樂相關課程的學習,更關系到將來的幼兒音樂教育。因此,幼兒保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學好這門課。本文從音樂基礎的重要性、音樂基礎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以及如何學習本課程三個方面來談筆者的看法。
幼兒保育專業(yè);音樂基礎;課程教學
隨著幼兒教育的綜合發(fā)展,社會對于幼兒教育專業(yè)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音樂基礎是幼兒專業(yè)音樂啟蒙的必修課程,也是其他音樂教育活動的基礎課程。學前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從事學前教育專門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好音樂基礎相關知識對于她們將來的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音樂基礎課程主要是講授基本樂理知識和練習視唱練耳,學習內容主要有樂理、視唱、練耳。其中,視唱練耳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辯和如何表現音樂的能力,是發(fā)展學生音樂聽覺、積累音樂語匯、提高音樂素養(yǎng)的一門重要課程。
幼兒保育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主要工作是幼兒園從事幼教事業(yè)的教師或者保育老師。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開設音樂基礎課程,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語言要素,提高音樂鑒賞力,為音樂相關的其他課程做好基礎和準備;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掌握重要的專業(yè)能力——音樂的即興彈唱的能力,做好幼兒音樂教育工作。
本文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幼兒保育專業(yè)音樂基礎課程的開展情況為據,對音樂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旨在了解現狀,查找問題,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的策略。
1.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缺乏主動性。通過幾年的招生情況調查分析發(fā)現,高職類幼兒保育專業(yè)中,只有少部分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過音樂的基礎知識和進行過視唱練耳的訓練。而高職院校幼兒保育專業(yè)在招生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音樂專業(yè)技能面試和考核,很多同學的音樂基礎水平相差很大。大部分同學存在基礎差、底子薄、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不強等現象。這對于高職院校幼兒保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講,《音樂基礎》這門課就相當于從頭學習。
2.課時安排較少,學生練習時間緊張。目前,我院幼兒保育專業(yè)的《音樂知識》課程采用大班化教學,每周2課時,開設2個學期,總計64課時。按照教材的內容講,時間已經不少。但是對于學生對音樂聽力和音樂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來講,就顯得時間很緊張。尤其是學生對音高的掌握和對視唱練耳的熟練程度,更是得不到很好的保證。
另外,學生課下投入練習的時間也有限,一方面是基礎的薄弱,另一方面是課業(yè)的繁重。對于這種需要熟能生巧的功課來講,有限的學習時間很難讓學生盡快掌握所有的知識和能力。因而實現課程教學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困難。
3.教學設施及資料匱乏,學生知識拓展有限。在先進出版的各類有關樂理視唱練耳的教材中,很多都是沿用具有較高音樂基礎的高師和音樂學院學生適合的教材。這些教材普遍存在專業(yè)性強、教學內容多、學習難度大等特點。這對于音樂基礎相對薄弱的高職幼教專業(yè)的學生來講存在學習的難度。同時,基礎“樂理視唱練耳知識的崗位應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幼兒教師即興彈唱的頻率很高,幼兒學唱和欣賞的曲目題材多樣,時代感很強,很多的曲目都緊跟當下流行。很多小朋友對于流行的幼兒歌曲接受能力強,教師更需要很熟練的練耳和視唱能力。
1.以職業(yè)崗位為目標,有針對性地做好課程教學設計。新形勢下的高職幼教專業(yè)必須體現市場需求,強化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崗位技能培養(yǎng)。所以,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從職業(yè)崗位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yè)為導向,努力實現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的重點應放在兒童歌曲視唱和節(jié)奏韻律訓練上,以適應行業(yè)的崗位要求。如要求學生樂理論基礎知識,通過節(jié)奏、音準、視唱等訓練使學生熟練兩升兩降號調的視唱曲目,并能靈活運用到聲樂、器樂、鋼琴等課程的學習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實現幼兒保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2.有的放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樂理視唱和練耳是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課程。尤其是視唱練耳,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把它們連在一起進行教學。針對學生的基礎現狀,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從熟悉的兒歌或者流行歌曲開始練習歌曲的視唱,由唱歌唱改成唱歌譜,使學生能夠以歌詞帶動曲譜的視唱。在練耳中,鼓勵學生將熟悉的歌曲曲調先模唱,然后在鋼琴上將模唱的曲調彈奏出來,再根據彈奏的琴鍵唱出曲譜。
在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正面教育原則。教師應該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給予鼓勵、支持、肯定和贊賞,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使學生不斷增強個人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克服在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中產生的畏難情緒和急躁情緒,增強學習的信心。
3.多途徑完善教學資料,加強教材建設。在教材的選擇上,不拘泥于國家規(guī)劃教材或者普通本院校的教材,而應選擇難度較低、實用性、時效性較強的教材,并增加幼兒韻律節(jié)奏訓練、音準訓練以及兒童歌曲的簡譜視唱和識譜唱詞等操作性和實用性強的內容。
除了選定的主教材,還可以多途徑完善教學資料,加強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和經歷。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欣賞經典古典音樂作品并能夠對經典片段達到背唱的程度。加強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聽、曲譜視唱、練耳視唱可以使學生逐漸熟悉曲調,加深音程之間的聽覺印象,以及感知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力。
以學生喜歡的歌曲為依托,訓練學生視唱練耳的能力。收集近些年比較普及的流行歌曲,如《小蘋果》、《青花瓷》等,還有《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兒童風靡的影視作品的主題歌,針對學生對這些歌曲的熟悉和喜愛,鼓勵學生對這些歌曲曲譜的視唱和練耳。
此外,利用交互性多媒體、網絡課程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為起點,不斷推進課程和教學的信息化進程。
音樂基礎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對音樂作品的視唱練耳,更為后續(xù)《鋼琴即興伴奏》、《音樂創(chuàng)作》等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視唱練耳和樂理基礎是緊密相連的,必須同步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作為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應當不斷深化該課程的教學研究,使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視唱練耳的技能。
[1]宋成貴.師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視唱練耳有效教學改革初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龍春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新探[J].藝術教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