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玲,陳遠芳
(吉林醫(yī)院學院附屬醫(yī)院神經科,吉林 吉林 132013)
·教學研究·
臨床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沈春玲,陳遠芳
(吉林醫(yī)院學院附屬醫(yī)院神經科,吉林 吉林 132013)
臨床教學;興趣;培養(yǎng)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在學習中占有的作用有多大。如何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充分調動醫(y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醫(yī)學生受益終生,是臨床教學中一直在探討的問題。臨床教學有別于其他教學,有其特殊性,醫(yī)學發(fā)展飛快,知識不斷更新,要求醫(yī)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地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實數內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醫(yī)學生掌握更多知識。針對這一問題,從提高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出發(fā),進行理論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學習動機的不同,加強學習目的意義教育。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應有充分的了解,可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學者調查,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可分為求知進取型、社會奉獻型、就業(yè)與生活型、報答型、害怕失敗或消極回避型,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心理,采取不同的說教方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學生只有對學習充滿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這樣就可以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從老師的知識中吸取養(yǎng)料。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種教學手段可應用于臨床醫(yī)學生的教學中,如多媒體教學,可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所學習的內容,使同學們記憶深刻。在采取高科技手段教學的同時,也應同時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如可采用“換位教學法”,師生角色可適當互換可明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角色互換可使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在自己理解的同時,如何能使別人認同自己的講授,使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同時也能促進醫(yī)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鍛煉。而聽講課的學生則會更加認真地聽講,為講課的學生指出不足,并提出指正,互相督促學習?!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同學們互相學習,共同發(fā)展,從而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聽學生說:“某某學科老師不僅課講得好,而且還特別和藹可親,所以我喜歡這科?!睘榇耍诮虒W中要想使學生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就首先和學生做朋友,使他們不畏懼、不生厭。使他們聽課是出于自己的本愿,而不是為了出勤率而不得不來聽課。如是為了保證出勤率而不得不來聽課,就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反過來會影響老師講課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和老師上課的雙方面被動,使上課成為老師和學生共同的負擔。相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做學習上的好朋友,使班集體產生溫馨和諧的氣氛和奮發(fā)向上的生機,使師生攜手并進,共同進步。正如我國古代的《學記》所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苯虒W相長,使教師快樂地教學,不斷完善自己,積累教學經驗,而學生快樂地學習,使師生關系不斷融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提起華人首富李嘉誠,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有人說李嘉誠的成功在于幸運,在于機遇。但機遇是偏愛有頭腦有準備的人的。曾有一個商人問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是靠什么呢?”李嘉誠非常肯定地回答說:“靠學習,不斷地學習,并把所學的東西充分地應用到實踐中?!笨梢妼W以致用多么重要。臨床醫(yī)學生最終面對的群體是患者,鼓勵醫(yī)學生業(yè)余時間多參與到臨床工作中去,把其所學的知識,到臨床中得到驗證,同時在患者身上遇到暫時解答不了的問題,又促使學生向老師請教或自己翻閱相關醫(yī)學資料來找尋答案。曾有一位課間實習的學生說:“老師,以前看神經病學腦出血這一篇時,看后總是留不下什么印象。昨天看你搶救腦出血患者時,心中有好多疑問,回頭看書,心中的疑問一一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教材真的是很經典??!”類似的話在很多業(yè)余時間來和我一起值班的學生口中都有說過,學以致用,反過來,用以致學。使學生認識到醫(yī)學是一個終生學習的職業(yè),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使自己強大起來,將來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疾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要培養(yǎng)臨床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第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第二,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段,如“換位教學法”,調動學生的興奮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能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鍛煉。第三,臨床教學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和學生做朋友,快樂地教學,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第四,學以致用,要課內課外結合,在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臨床中去,知其不足,后用以致學。醫(yī)學是一個不斷飛速發(fā)展的學科,要求廣大醫(yī)務工作者不斷地學習,才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診療水平。“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yǎng)臨床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將受益無窮。
1673-2995(2014)01-0073-02
吉林醫(yī)藥學院教育研究項目.
沈春玲(1982-),女(漢族),醫(yī)師,碩士.
G624
A
201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