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穎,高 麗
(甘肅省慶陽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慶陽 745000)
冬油菜是慶陽市播種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油料作物,2014年全市播種面積4.3萬hm2,預計總產14.02萬t,總產值將達7.01億元,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為滿足油菜生產的需要,通過品種優(yōu)勢提高產量和品質,促進冬油菜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慶陽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于2010年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了國內第一個白菜型雜交冬油菜新品種白雜1號示范推廣,產量達3 693.0 kg/hm2,經濟效益達18 465.0元/hm2,目前已累計推廣0.67萬hm2?,F將其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冬油菜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中性、微酸性土壤上種植時油菜籽的含油量較高,在堿性土壤上種植時含油量較低。一般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塬地、梯田、川臺地種植,以中性、微酸性土壤為好,忌堿性強的河灘鹽堿地。前茬以2~3 a連茬冬小麥為好。
7月上旬冬小麥收獲后,及時深耕25~30 cm曬土。8月中旬,一般地塊撒施尿素300kg/hm2、普通過磷酸鈣750 kg/hm2;土壤肥力較貧瘠的地塊,撒施磷酸二銨300kg/hm2、尿素150 kg/hm2,或廄肥37 50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300~750 kg/hm2、碳酸氫銨300~750 kg/hm2。肥料撒施后立即深耕25 cm左右,使土、肥混勻,然后耙耱平整。
播前將種子放在干燥場地曬種2~3 d,以殺滅病菌、消滅蟲源。地下害蟲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可按50%辛硫磷乳油10 mL對水0.3~0.5 kg拌種5.0 kg的用量進行拌種處理。
慶陽市正寧縣、寧縣、合水縣及西峰區(qū)的南部、鎮(zhèn)原縣的南部于8月15—25日播種,西峰區(qū)的北部、鎮(zhèn)原縣的北部,慶城縣、華池縣、環(huán)縣于8月10—20日搶墑播種。機播時為了下籽均勻,可摻入一定量的細沙或熟谷子,間隔堵塞播種機籽眼。采用人力推拉滾動式播種器點播,行距40 cm,旱塬區(qū)株距10~15 cm,灌溉區(qū)株距12~17 cm,播種量3.0~7.5 kg/hm2。要求播行正直,接行準確,下籽均勻,深淺一致。播后一般不耙耱覆土。
苗齊后,2~3葉期間苗,4~5葉期結合中耕定苗,保苗24萬~27萬株/hm2。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冬油菜青葉受凍干枯時及時將行間土壅到播種溝內,掩埋生長點。
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油菜返青后采用耬耙方式在行間追施尿素300 kg/hm2,但注意不要讓耬鏵割斷油菜根莖,追肥后及時耙耱整平。若遇干旱天氣,有灌溉條件的區(qū)域可灌大水1次。從冬油菜始花期開始,晴天早晨或傍晚葉面輪換噴施1~2 g/kg硼砂溶液和1~2 g/kg磷酸二氫鉀溶液,間隔5~7 d交替噴施1次,如噴后遇雨則應待天晴后重噴。
9月中下旬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黃曲跳甲、黑縫葉甲。翌年4月初開花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跳甲、蚜蟲,間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油菜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 kg/hm2對水450 kg噴霧防治。
翌年6月上中旬,當全田70%~80%的植株黃熟、角果呈黃綠色時收獲,收獲后堆放3~5 d,使其充分后熟后晾干脫粒,待油菜籽含水量8%~10%時入倉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