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弢
摘 要: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比賽中,北京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筆者獲得個人一等獎。碩果累累源自于積極的備戰(zhàn)和平時的積累。比賽備戰(zhàn)的真正收獲并非最終名次,而是過程中對教材教法的梳理和熟悉。同時,在整個過程中發(fā)現了很多不足,并及時地彌補。
關鍵詞:體育教師;技能比賽;備戰(zhàn);積累;收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1-0029-02
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比賽內容涉及面較廣,包括廣播操、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專項技能、教學設計與評課、模擬教學(微格教學)、隊列等六大項。老師們完美的示范動作、清晰洪亮的口號、整齊劃一的隊列、豐富新穎的教法等,無不映射出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一、碩果累累
本次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北京代表隊由來自西城區(qū)、東城區(qū)、朝陽區(qū)、通州區(qū)的六位選手組成,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和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一等獎;北京隊六位選手中有1名中學教師和2名小學教師,共計3人獲得個人一等獎,2名中學教師獲得個人二等獎,1名小學教師獲得個人三等獎。我們在全國體育教師面前展示了首都教師的高水平和高素質,同時也為北京84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爭了光!
我作為43歲的“高齡”教師,賽場上勇于拼搏,克服重重困難,發(fā)揮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教態(tài)和藹自然等優(yōu)勢,最后以優(yōu)異的技能表現、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獲得了中學組個人一等獎的好成績。這一成績在體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特別印證了作為體育教師保持終身體育習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不辭艱辛、積極備戰(zhàn)
從2013年3月參加西城區(qū)教師基本功培訓到11月參加北京市教師基本功展示,再到12月底參加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比賽,歷時10個月。其間,我要面對初三畢業(yè)班體育中考的壓力,面對每周25課時的工作量壓力,面對年齡偏大的心理壓力,面對賽前的大運動量壓力,面對賽場上年輕人挑戰(zhàn)的壓力等等。尤其是全國大賽賽前的備戰(zhàn)很緊張,短短一個月需要準備很多內容:
1.三套廣播操(七彩陽光、舞動青春和英雄少年武術操);2.一套太極功夫扇;3.六個田徑教材;4.六個體操教材;5.九個球類教材;6.六個武術教材;7.三個舞蹈教材;8.教學設計及評課;9.微格教學;10.隊列隊形;11.排球專項。
面對如此多的內容,市區(qū)教研員制定業(yè)余時間的訓練和準備計劃;請來多位市、區(qū)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幫我一起出謀劃策;北京三帆中學的領導和同事們也十分支持,在賽前最后一周為我停課、代課;每天從早到晚我的工作和備課時間超過14小時。針對廣播操不熟練的情況,我每天安排9次以上的練習,每次練習都能達到中等以上的負荷強度(心率150次/分 左右,滿頭汗水)。這一個月下來,我竟然瘦了10多斤。面對繁重的精神和體力壓力,我心里也有過放棄的念頭??墒敲慨斚肫稹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的古訓時,我就會擦去額頭的汗水,挺起胸膛向著所熱愛事業(yè)的最高目標前進!
三、積累最重要
本次比賽抽簽我抽到的是排球專項,說實話賽前沒有重點準備。一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二是因為我覺得專項能力靠的是“童子功”,僅靠賽前的準備意義不大。在實際比賽中也證明了這一點。在與年輕教師進行的“老頭進網吧”式的比賽中,我這個身高1米86的“老將”仍然取得了93分的好成績。
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數模擬教學(微格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了。每位選手在前一天晚22:30抽簽,取得十大教學內容中的一項(含三個具體教學內容)。也就是說,前一天晚上要準備三個教學內容;比賽當天的出場前10分鐘,參賽選手再抽取三個具體教學內容的其中一個;上一位選手10分鐘的模擬教學結束后,下一位參賽者進入場地開始比賽。
有意思的是,整個體操館的走廊里的各個角落里充斥著備課的參賽者。他們有的在“背臺詞”,有的在“演課”,甚至有的在對著鏡子練表情,那個場景就像置身于電影學院的入學考試的考場。但是,這個賽場畢竟是體育教師的賽場,評委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凡是“背課”“演課”的老師最后的得分都不是很理想。
那么,哪些老師的得分高呢?答案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具備教態(tài)自然、口令清晰、示范正確優(yōu)美、教學組織活而不亂、教法步驟清晰、因材施教、評價準確有效等優(yōu)點。更可貴的是他們做到了心中有學生、眼神能交流、身有教師范兒,處處透著自信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做到這些非要在長期而嚴謹教學中不斷的積累不可。戰(zhàn)國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勸學篇》中就有這樣一句話:“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如果沒有認真學習和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及日常教學的長期積累,靠“背課”和“演課”是萬萬不能取得好成績的,所以說積累最重要。
四、名次非收獲
一方面,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在本次比賽的最大收獲其實不是名次,而是在準備過程中通過對教材的梳理和熟悉,達到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的效果。雖然我在以往的教學中,涉及了體操、田徑、球類、武術等內容,但是并沒有對這些教材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通過這次比賽的賽前準備,我不但進一步梳理和熟悉了各教材的內容,而且對教學指導思想及各個內容的教材教法也都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細致的研究。例如,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安全意識;根據各教材的鍛煉價值,結合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制定合理的教學步驟和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實行高效可行的分層教學;運用游戲巧妙地進行導入和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在賽前的準備中通過反復練習,加強了廣播操、體操等相對弱項的示范能力。例如,在模擬教學比賽的器械體操環(huán)節(jié)中,我展示的“雙杠前擺挺身下”這節(jié)課示范優(yōu)美、口令洪亮、講解清晰、導入巧妙、教法完整,最后獲得器械體操組的最高分。
以上這些收獲無疑將對我今后的教學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教學設計無論從指導思想、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制定與達成等方面都會更加合理;教學過程無論從組織教法、場地布置、學生高效練習等方面也會更加完善。
五、驕傲掩不足
多年來,北京市三帆中學的體育教學工作在西城區(qū)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平日里在潛意識中我不自覺地產生了一些驕傲情緒,認為自身教學能力已經很強,無需再付出更多的努力。通過參加北京市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和本次全國比賽,我汗顏地發(fā)現了自己存在的諸多缺點和不足。
首先是廣播操和隊列的不足。與全國兄弟省市相比,我們北京代表隊的廣播操和隊列兩項比賽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廣播操比賽在30個代表隊中僅僅名列第13位,這成為給全隊拉分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我個人在武術、舞蹈等項目上的不足。本次比賽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共十大項(30個小項),其中田徑6項、球類9項、體操6項、武術6項、舞蹈3項。在備戰(zhàn)過程中,面對武術和舞蹈內容時,無論是示范水平還是教學設計,都顯得比其他項目吃力,極大地減弱了我參賽前的信心。
這些缺點和不足就像一面面鏡子,不斷提醒我要進一步完善自我。這正如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兒曾經說過的:“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不足?!笔前?,唯有不斷學習,才能經常發(fā)現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為此,作為年富力強的中年體育教師,我會謹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進取精神,向著自己所愛事業(yè)的最高目標前進!